语文教学经验谈

更新时间:2024-03-18 点赞:19616 浏览:9165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教学需要“相机而动”。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所谓“相”,就是发现,而“机”,则是教学的时机。善于发现和捕捉教学的最佳时机,体现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更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聪明。
对于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而言,“相机而动”都应该贯串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但语文教学又有其特殊性,语文教学中的“相机而动”更主要体现为讲于当讲、问于当问、补于当补、读于当读、品于当品等几个方面。

一、讲于当讲

传统的教学有三个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45分钟都是以教师为主,以教定学,教师带着学生走。而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则夸大以学生的个体进展为中心,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介入意识。于是,我们有些语文教师在对待自己课堂讲解方面变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了。他们一方面担心有些内容不讲,学生无法掌握;另一方面又害怕由于自己讲多了而与新课程的精神相违背,结果招来非议。如今,传统作用上的“讲课”被贴上了“只注重知识灌输,不注重能力培养”的标签,成为人们批判和摒弃的对象,不少人已经不愿再谈“讲课”,甚至谈“讲”色变。
语文教师要敢讲。由于我们所说的“讲”并不即是“灌”,我们也根本无须以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讲”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手段,理应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以某种角度来说,语文课还“非讲不可”!只要讲得活,讲得精,讲得透彻,讲得引人入胜,那“讲”又何妨?或许,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的一番话能带给我们诸多启发:“教师不是来讲书的,尤其不是来逐句逐句地翻,把文言翻成口语,把口语翻成另外一种口语的,他的任务在指导学生的精读,见不到处给他们点明,轻易忽略处给他们指出,需要参证比较处给他们提示。当然碰到实在搞不明白处,还是给他们讲解。”以这里我们不丢脸出,叶圣陶在反对讲的同时,又是非常注重讲解的。

二、问于当问

提问是最常用的课堂教学手段之一,是教师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策略和师生会话沟通的主要途径。它既是一种言语行为,也是教师启发学生,打开思路,开发智力的钥匙。但是,时下的语文教学似乎以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由传统的“满堂灌”进展到了现在的“满堂问”,支离破碎的、毫无作用的师生对话充斥着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有人曾统计过几节公然课,一节课短短的45分钟,教师的提问就多达

五、六十次,均匀一分钟不到就提出一个不足,不足的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课堂提问要精心设计,体现价值;课堂提问也要把握时机,要遵循“问于当问”的原则。那些随意提问、“为问而问”的做法,充其量只能是“应景”。
问要有价值。概括地说,语文教学的课堂提问主要有两大功效:一是围绕所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提问,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掌握;二是通过提问,来启发、扩张学生的思维,增加学生思维的深度、扩大学生思维的广度、铸造学生思维的强度。像《卖炭翁》中的“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样看似前后矛盾的一句,就值得去问,由于一问一浅析,学生就能理解为什么卖炭老人“衣单但希望天寒”的矛盾心理,就能触摸到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这就是提问的价值!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一石激起千层浪”!

三、补于当补

语文教学要守住语文的“一亩三分地”。而现在的语文教学却多了一点东西,多了一点语文之外的东西。由于提倡“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由于夸大“大语文”的教学观念,由于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理念,所以,在当今的语文教学中,资料的补充、内容的拓展与延伸泛滥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只要和文本教学稍有关联的内容,教师都想方想法“牵引”进语文课堂。或许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或许是为了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很多教师将大量的非语文元素源源不断地搬进了语文课堂,结果造成语文教学“肥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
对于这种现象,有人很形象地称之为语文教学的“红杏出墙”。
语文教学当然需要资料的补充,语文教学也不能就文本论文本,还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延伸和拓宽,但凡事过犹不及,实施时既不能盲目,也不能因循守旧,而要视具体情况“补于当补”,既要适度,也要适时。
补,要适度。语文教学中相关资料的补充、教学内容的拓展延伸,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以外养内”,为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内所学,并终极形成能力,因而要以适度为原则,不能本末倒置,冲淡主题,更不能泛滥,以而导致主阵地“失守”。
例如学习文言名篇《出师表》,假如学生了解了当时魏、蜀、吴三国局面,假如学生对三顾茅庐、隆中对、白帝城托孤等历史史实有所了解,假如学生对后主刘禅昏庸无能、宠信宦官知晓一二,那么理解“亲贤远佞”的文章主旨也就轻易得多。而这些内容,就需要我们去“补”,但又不能滥,不能毫无节制地将这些资料的补充演绎为另一版本的“三国演义”。这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适度”二字。
品,夸大预设;品,关注天生。语文文本教学中,值得品味的地方很多,语言可以品味,形象可以品味,意境可以品味,情感可以品味。如此,余秋雨《羽士塔》中的“我好恨”值得“品”,朱自清的散文《绿》中为什么作者将梅雨潭的“绿”称之为“女儿绿”就值得去“品”,《史记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