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上运用

更新时间:2024-02-27 点赞:3259 浏览:859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适当运用,将会对传统的语文教育产生巨大的推动教学论文作用,将有助于传统语文教学的革新教学论文。本文主要针对一些语文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上的误区,进行浅析,希望多媒体技术对语文教学有更多的推动教学论文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教学运用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语文课堂越来越多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收到了良好效果。多媒体教学具有容量大、展示直观和过程生动等优越性。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多媒体教学在日渐显示其优越性的同时,一系列不足也相继出现。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

无论什么样的课堂都要以学生为中心。在多媒体教学中,“人”、“机”的交流是单向的,缺乏能动的情感交流,这就决定了人机交流不能取代师生交流。那么,用课件的演示代替老师的讲解,用事先设计的课件流程取代学生思维的进展轨迹,学生在台下仰着脖子当观众,这种做法就是错误和有害的。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时,要突出教师“教”的主导地位,而不能简单以“机”去代替。

1.随机应变。

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就会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比如传统教学不能逐一写在教案上一样,多媒体教学也不可能逐一预设在幻灯片上。处理这些不确定的因素,靠的是教师的随机应变。而随机应变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要看教师是否具有丰富的知识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以这个作用上讲,多媒体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更不轻易把握。

2.关注学生情感。

教师要关注课件运行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的进度方式,用积极的情感交流带动知识的学习运用。一切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的运用,都是为提高学生的能力服务的。

二、运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宜有针对性

多媒体教学以其生动、直观、高效等特点,给教学革新教学论文注入了活力,其对教学的辅助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然而,随着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多地走进课堂,它的辅助功能被过分利用,凡公然课、观摩课必言多媒体,否则便跟不上形势,便没有“档次”,便与奖项无缘。于是很多老师盲目追求课件的复杂性和可观性,没有摆正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地位,没有浅析语文与其它学科不同的特点,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上出现了不少误区,这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1.认清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是用来支持教学工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解决一些传统教学中不易解决的实际不足的。教师不应满足于将它作为一种“新鲜事物”,而应该明白,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像黑板粉笔一样,是一种教学工具,我们应深刻理解它的强大功能,再以本学科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运用它来辅助教学。例如:利用多媒体为语文课堂创设一个合适的情境,这是一般语文教师用语言很难做到的。

2.多媒体的运用应有的放矢。

传统教学要求以本(课本)为本,以人(学生)为本。同样,课件制作也必须以本为本,以人为本。这里所要夸大的是课件制作者,不仅在制作课件之前要吃透教材,而且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必须立足于现实,立足于学生。假如离开了教材,脱离了学生实际,制作出来的课件,声音再动听,图像再吸引人,演示过程再生动,也只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会给教学锦上添花。假如对于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好的课件,学生只是被画面所吸引,课堂气氛活跃非凡,台上台下热热闹闹,究竟思索了什么,领悟了什么,得到了什么,说不清楚,那么这样的教学有何作用呢?如此多媒体教学,偶然为之,以新鲜感上看,学生会接受,但长此以往,学生肯定不答应。

三、图像与语言文字、边沿知识与语文知识的联系

1.图像的运用要遵循只取所需、适可而止的原则。

语文是一门讲究形象思维的学科,文学艺术注重形象可感。在语文课上,老师为了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感受课文内容,选取很多图像制作课件,但是往往忽略一个不足:语文不是图像,老师要做的是让学生在阅读理解语言文字时感受到文章的思想情感及由此带来的美的愉悦,也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生动形象的描述激发自身的形象思维——想象,在大脑中呈现出相关的具体图像。这个图像因人而异。老师用现成的图像给学生以形象直观感受的动机是正确的,但是也要留意到这样做的同时也以自己或学生的想象取代他人,忽视了个体差别性,制约甚至剥夺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因此在制作语文课件时,图像资料的运用要遵循只取所需、适可而止的原则。第一,对学生比较陌生与课文理解密切相关的内容,可以在课件中加以呈现。第二,要引导学生利用语言文字的描述在脑海中想象和再现有关图景。例如在诗歌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指导学生用图画体现感受到的生动画面,再用实物投影仪等设备展示出来。这样,既给学生以形象直观的感受,又保护他们的想象力,还使他们得到美的熏陶。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的任务不是简单舆图解课文描述的人和事物,而是借助图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把语言文字还原成生活图景,并加以感受或表达,其终纵目标是用图像唤醒语言文学的感受,进而创造新的生活图景,丰富情感体验。所以展示图像不能代替阅读主体的想象,观看电视剧不能取代阅读文学作品。这样看来,在教授《林黛玉进贾府》时,用几十分钟看《红楼梦》片断来导入或浅析人物形象,显然是不够科学的。
2.正确处理边沿知识与语文知识联系。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为了体现工具性及其在各个学科中的运用,语文教材内容选材广泛,天文地理、历史风情都有涉及,学生的知识面显然不足以覆盖这些。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势必要补充相关资料,创设相关情境。特别是一些科学性说明文,老师往往会利用多媒体课件先容说明对象,先容相关背景知识,加深学生对它的熟悉。这里就要留意把握标准,由于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假如不能正确处理好边沿知识和语文知识的联系,在课件中常常就会出现:语文学科知识弱化,其他学科知识突出。例如,有老师在制作《神奇的极光》多媒体课件时,收入了大量的“极光”图片,意在使学生对极光有一个较为直观的了解,却忽略了这篇课文的重点是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筛选信息,而极光图片无助于学生筛选“什么是极光”、“极光是怎样形成的”等课文信息,展示大量的极光图片会使学生的留意力转移,使学习任务的重点转移,使语文课上成地理课,走入“边沿”误区。
正确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是传统教学方式不可替代的。多媒体教学中的优美动听的音乐、图文并茂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演示,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转变学生对这门学科教学的不好印象,这是传统课堂教学无法达到的效果。因此,语文老师要正确发挥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知识向课外拓展,把不足向课外延伸,培养学生的革新教学论文精神和发现、革新教学论文的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