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比较策略刍议

更新时间:2024-01-29 点赞:8600 浏览:336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比较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08)01(B)—0040—01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是教师以指导学生阅读课内外文章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活动,始终处于教学的中心地位。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仍为主体,很少考虑到学生的介入,这样就难以实现学生知识的转化和阅读能力的提高,势必会出现教和学脱离的现象。怎样转变这一现象呢?笔者以为,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异中求同和同中求异不同角度的比较辨析策略,去开拓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一、异中求同比较

异中求同比较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找出内容、人物或写法上的共性,以而熟悉规律,掌握“定法”,使他们在学习时感到新的学习内容是与以往学习相联系的,是可以根据基本结构加以组织的。
如教学《守财奴》一课时,根据金钱对人的异化,教师可让学生在其他文学作品中寻找类似的人物形象,如,果戈里笔下的泼留希金和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等。并与葛朗台进行比较即可发现,三人的身份不同,三人贪吝的特点也各不相同,但敛财时的贪婪和用财时的吝啬是其共性。这三个人的灵魂都被金钱所腐蚀,成了金钱的奴隶。
这种异中求同的比较,可以是某个人物、某个事物、某种写法,甚至某个标题等等。它可以使学生将新旧知识自然地联系起来,并能提高他们对原有知识的认知能力。按照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说法,就是对原有知识信息加以“顺化”,“进行组织和再组织”,最后是把学习环境中得到的、经过重新构造的信息顺应到认知结构中去,以而形成新的知识系统。

二、同中求异比较

求异,就是探寻不同的途径,寻求既公道又别具一格的答案。同中求异比较的目的在于通过比较,让学生找出文章或人物独特的个性,以便寻求差别,掌握“变法”。
教学《再别康桥》一课时,为了体验徐志摩诗歌的清新飘逸,教师可把诸多离别诗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以送别对象、营造的情感氛围、意象的选择三个方面探讨,比较异同。以送别对象来看,《再别康桥》作别的是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等自然景物,摆脱了送别诗中叮咛、嘱托的场面,显得清新飘逸。以营造的情感氛围来看,《再别康桥》这首诗只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的、悄悄的、沉默”渲染了一种寂然无声的氛围,排除了离别诗中的沉重感,营造了轻松的氛围;以意象的选择来看,《再别康桥》这首诗选用金柳、青荇、榆荫下的潭水等自然景物来抒怀言志,意象新奇独特。这样比较浅析,使得徐志摩诗歌的风格更加清楚。
求同比较与求异比较是语文阅读中经常使用的两种比较策略,以信息加工方式的角度来看,求异思维注重搜寻对策,这种对策的留意面较广,并可以把已有的各种图式联系起来。而求同思维则只注重于留意某些特定方面,并很快地局限在某一特定领域之内。所以,以信息加工的方式看来,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是学生使用贮存信息的两种不同策略。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有机地运用比较策略,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向知识的广度、深度进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进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活力。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比较策略到文章中寻找矛盾点,还要引导他们到生活中去寻找矛盾点,使教书和育人统一起来。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