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感培养对策探讨

更新时间:2024-01-27 点赞:5962 浏览:202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语感培养是我国语文教学界的一个历久而弥新的话题。随着我国语文教学革新教学论文的不断深入,人们更加关注起“语感教学”这一话题,并把它与现代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以及教育学、哲学等联姻,以论述与实践上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掀起了一股语感研讨热。《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先后多次提及有关“培养语感”的不足,并把它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明确提了出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什么是语感?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由语言文字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熟悉活动的过程,是人们直觉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可见,语感对一个人学好语文、接受或输出语言文字信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的语感增强了,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力、鉴赏力、表达力都会相应地得到提高。总之一句话,假如有了敏锐的语感,就能一听就懂得,一说就清楚,一读就明白,一写就通顺。
那么,我们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语感培养呢?笔者以为,主要可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措施。
一是指导学生诵读名篇佳作,培养语感
初中语文课本中选有很多名篇。这些文章词句优美,生动形象,加强对这些文章的诵读,是帮助学生积累知识,丰富语感的重要途径。诵读,是中华民族学习语文的优秀传统,也是培养语感的一个重要途径。探讨表明,由于诵读中语调、节奏、语流的反复刺激,便会在学习者特定的精神上留下“声音映像”,这种内在映像如碰到外界的刺激,熟悉的语言流便自然而然地会以记忆中溢出。因此,我们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当少一点浅析讲解,多挤出一些时间指导学生诵读语言材料,尤其是出色语段,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教学小说《最后一课》的最后一部分时,让学生联系上文进行反复诵读并组织评读,无需老师浅析讲解,学生自能较好地理解韩麦尔先生的形象。尤其是其中的“‘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一句,通过诵读,学生自能把两个破折号作出正确理解:那是由于感情过于激动,喉咙受阻所造成的语塞、停顿。学生通过诵读,可以清楚地感悟到韩麦尔先生那种痛苦不堪的表情和无比激动的内心,深切地感受到他的那股强烈的爱国热情,这是教师抽象枯燥的讲解浅析所难以达到的效果。又如教学小说《故乡》一文时,让学生运用不同语气诵读闰土这一人物形象,学生就会深切感受到少年闰土的活泼、勇敢、机智和“见多识广”,感受到中年闰土的迟钝麻痹,生活的重负给他造成的痛苦,封建等级观念对他精神上的摧残,而这一些感受单凭教师讲解学生是难以感受到的。再如在教学李白的诗歌《行路难》一文时,文中描写李白在面对仕途坎坷而对前途倍感茫然的重点词句,可先指导学生诵读,如采用分读、齐读、轮读等多种形式,让他们推敲、品味“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引导他们想象宴会时的情景,感受作者的心事重重,犹豫彷徨,再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感受主人公空怀豪情壮志的惆怅无奈。只有通过诵读,学生才能悟出语言材料中人物的真实思想感情,面对前途的满腹愤懑,而豁达的人生态度终极让他发出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言壮语。
二是创设教学情景,为学生搭建领悟语感的平台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感能力,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离不开学生的悟性。教师要积极创设语感情景,让学生学会浅析、琢磨,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在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的介入下达到对语言材料的内涵及语言组织形式的深层把握,使主客一体,让读者与作者达到“心神合一”的境界。如教《钱塘湖春行》一诗时,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体味诗中的美感,教师或可以先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录音,去感触诗中所体现的美妙境界,或可以由教师或朗读水平高的学生范读,让学生以中受到感染。为了使感彩更浓,还可以配乐朗读。这样运用多样的形式朗读,加深学生对诗的意境的感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养成学生的语感能力。又如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教师可以精心搜集关于杜甫、安史之乱的资料,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听其声、感其形,在音乐、画面、解说中声临其境,零间隔触摸作者的心路历程,再引导学生浅析、推敲,让学生独立思索,专心用情去体验、感悟,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使学生由浅入深,以迷茫走到开朗再到顿悟。通过情景的创造,立体化的教学,使学生深刻理解杜甫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时刻心怀天下苍生的崇高情怀。这样,学生的语感也得到了进一步锻炼。
三是引导学生凭借想象,以而获得语感、体验情感
语感是基于生活经验,通过联想和想象产生的,想象是获得语感的一条重要通道。语感教学需要大量形象思维的介入,形象思维能力是语言感觉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凭借想象,将语言文字在脑海中还原成(或接近于)作者所记叙、描绘的那一客观事物,使其产生一种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临其境的心理状态,形成一种内心视像,以而获得语感、体验情感。如教学李清照的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时,可以要求学生一边读作品一边想象:看到了哪些景物?听到了哪些声音?大家通过想象,能以短短三十三个字的词里,看到夕阳、荷塘、亭子、小船、沙鸥、白鹭、饮酒畅谈、杯盘散乱、酒后醉态等十五种景物,听到嘻闹声、划船声、击水声、水鸟惊飞声、荷叶相撞声等八种声音。想象使学生们由词入画、入境,似乎也亲身经历了作者那次极富生活情趣的游历活动,和作者一同乐饮、一同迷途、一同惊醒,以而进一步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又如在向学生教学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卖炭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以两处启发学生展开想象。一是比较想象:“衣正单”与“愿天寒”;“牛困人饥”与“翩翩两骑”;“一车炭,千余斤”与“半匹红绡一丈绫”等等。二是后续想象:卖炭翁后来怎么样了?通过想象,学生们对卖炭翁的悲惨遭遇和封建社会“宫市”掠夺的本质就会有更深刻的熟悉和理解。
四是挖掘教学内容,进行多途径的语感实践
语感是建立在一定语言内容基础上的,“语感要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感知”。因此,教师要留意在教学内容的挖掘上下功夫,指导学生进行多途径的语感实践,使学生领悟语感。如在教学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文时可作这样的引导:作者仕途受挫,多次被贬,经历过“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还能够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对未来布满理想,同学们,你们经历过困难吗?挫折吗?不幸吗?你又是如何做的呢?这样学生就能结合自己的实际畅谈感受。学生通过感受和体验学习,就可升华情感、态度、价值观。又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中父亲买橘子一段时,教师可变读有关句子(如把“蹒跚”、“慢慢”、“用两手”、“用脚”、“努力”等词语略去),让学生对照课文,比较少掉了什么,这些语词有什么作用,通过讨论学生就会明确:“蹒跚”说明父亲老了,腿脚不灵便;“慢慢”、“用两手”、“用脚”说明行动艰难;“努力”表示父亲竭力克服艰难。在浅析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品味这感人的父子深情。再如教学小说《变色龙》一文时,可让学生结合小说的结尾,设想奥楚蔑洛夫穿过广场时巧遇将军的哥哥的情景,然而把小说的情节续写下去。这样,学生通过续写,就能加深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培养语感,并还可提高语言交际的能力。
五是指导学生背诵名篇佳作,积淀语感
诚然,生活经验和自身的知识积累是语感的源泉,但初中学生由于生活经历不足,实践经验有限,所以,勤记多背,积累知识,将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言语,将是积累、丰富语感的重要途径。初中语文课本上选自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很多,文章精美,语言规范。教师要指导学生朗读成诵,让他们真切领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揣摩文章语气、情感的变化,体味文脉的起伏文气的贯通,进而充分吸收文章精华,使他们便于学习鉴戒。假如没有背诵,我们就无法实现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积淀。背诵的策略多种多样,但我们尤其要重视“感知与试背结正当教育论文”,即对要背诵的材料,先品读上几遍,然后就尝试回忆,接着再品读,品读后再尝试回忆,如此循环往复,直到把材料能回忆起来为止。如在背诵《以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关于童年乐园的一段时,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文章唤起学生的想象,使他们在头脑中展现百草园景象。然后再细细品读,品读中理解这段文字使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这样一组互相关联的句式。接着让学生再尝试回忆几次,就能轻松地将所背内容记住。学生通过背诵,就能领略李白的豪放、李清照的婉约、陶渊明的田园之情和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这样学生就能在“品”中积淀语感。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语感是一项较为漫长而又细致的工程。我们只有在语文的教学实践中重视对学生的语感的培养,并施之于有效的练习策略,才能使语文教学有声有色。为了使我们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真正姓“语”,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必须以“应试”怪圈中走出来,少一点浅析讲解,多一点语感培养,切实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素质,让他们能在语文天地里自由翱翔。
阮仁浩,语文教师,现居浙江诸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