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语言艺术魅力

更新时间:2024-02-23 点赞:30698 浏览:1439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要想讲好课必须讲求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优秀的课堂语言,犹如一首动听的名曲,余音绕梁,又具有人文内涵,循循善诱。优秀教师语言的魅力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能给学生过“耳”不忘的感受,并且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中学语文课堂上,老师若能通过其教学实践探讨语言艺术的路径,提高语言的启发性、形象性、趣味性、激励性,达到言之确凿,证之有据,推之有理,谈之成章,书之成文,学生就会像磁铁般被吸引着,与老师一同走进艺术的殿堂。

一、课堂语言的启发性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继诱导。”有这样的一个比喻,它形象地说明了启发性的含义:假如把知识比作果实的话,那么“教师不把果实塞到学生的嘴里,也不把果实放在学生手里或伸手就能逮住的地方,而把它挂在学生跳起来才能够得着的位置,让学生自己费点神去摘取。”思维规律告诉我们,思维启动往往以惊奇和疑问开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启发性的语言,创设不足的情境去点燃学生的好奇之火,去打开学生思维的门户,用语言把学生的心点亮。为此,教师课前要设计好预习习题和课间提问不足,让学生带着不足去看书,去听课。课堂上要留意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深入浅出,多用疑问性提问、疏导性提问、铺垫性提问,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受到启迪,探求新知识,掌握新内容。如讲授小说中的人物与环境的联系,应当以人物为主体,采用以“境”显人的启发手段。教学《祝福》,应以祥林嫂反复念叨“我真傻”上,启发引导学生熟悉祥林嫂傻在哪里,要启发学生以自然界的狼吃掉阿毛,进一步联想到封建的社会习惯势力的“狼”吞噬了祥林嫂。

二、课堂语言的形象性

李燕杰教授曾经说过:“讲到最典型的人物,最生动的事例,最感人的情节,要绘声绘色,细致刻画,使听众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语言生动形象,就能将抽象化为具体,深奥讲得浅显,枯燥变得风趣。《论语》记载有这样一件事:大教育家孔子的学生冉有、季路做了把持鲁国朝政的季康子的家臣以后,季氏欲讨伐境内小国颛臾,发动不义战争,两个学生在孔子的责问下欲推脱责任,孔子即言道:“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谁之过与?”意思是说:“老虎犀牛闯出笼子,龟甲宝玉在匣中被毁,这是谁的过错呢?”这个比喻形象道出了季氏与冉季二人,鲁国与颛臾小国之间复杂的联系,同时也收到了委婉的批评效果。再如一位语文老师在讲授《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时,之前先向同学们朗诵了这篇散文中的一段生动的景物描写,将学生带入一个优美的画面中,然后交待作者、篇名,引入正题,这样在学生脑海里却兴起了形象思维的想象空间,活跃了大脑,并起到了兴起下文的作用。

三、课堂语言的趣味性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我国古代最早和最有影响的教育家孔子,也曾指出:“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既然兴趣在学习中起到如此重要作用,教师便应该巧妙驾驭好课堂语言,切忌平铺直叙,平淡无奇,尽量用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才能使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也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使学生能以原以为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乐趣。教师应当使自己的语言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时轻时重,时缓时急,抑扬抑扬,只有声情并茂、和谐动听的语言,学生听起来才舒服动听,津津有味,才能在课堂上精神饱满,兴趣盎然,提高教学效果。教学经验和有关探讨表明:教师的语言假如使堂课都处于高亢和兴奋的求知状态,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大大增强。试想,假如你能说一口抑扬抑扬、声情并茂、标准的普通话,如在讲《渔歌子》时能顺手画一幅“春江垂钓图”;在讲《白毛女》中张口唱一段《北风吹》,那么你的学生怎会不受到艺术的熏陶,怎会不觉得你的课有趣,这样的课堂气氛怎能不活。

四、课堂语言的激励性

心理学家伯利纳通过实验证实:受到激励的学生学习劲头足,主动性很大,自信心也有所提高,学习成绩不断进步;而缺乏激励的学生,学习没有劲头,体现消极,学习成绩有下降的走势。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无意中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由此可见,教师的激励语言对培养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多么重要。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舍得给学生用褒扬的词语,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感受到成功,享受到尊重,以而提高学习兴趣,强化学习效果。例如当某学生的答案与正确答案有出入时,教师简单粗暴的指责及烦躁情绪只会使学生更加紧张,甚至思维停滞,倘能亲切和蔼地对他(她)说:“你的思索方式很有特点,但与这个不足的思路有些出入,换一个角度想想,或许会有新的发现。”然后对全体学生提醒说:“大家也想想看,实在,这个不足倘以某某角度思索不是很简单吗?”这时,那位同学往往会成为第一个回答者,其他学生也会纷纷踊跃思索。这种语言既激励了被提问的学生,使他有了进一步思索的信心,又鼓励了群体,也推动教学论文了课堂不足的尽快解决。
总之,好的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应当是鲜活的、生动的、具体的、有生命力的,因此,要成功地上好每一堂语文课,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熟练掌握语文教学语言运用技艺教学论文和艺术。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