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值得重视几个不足

更新时间:2024-03-01 点赞:24153 浏览:10803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实施新课程革新教学论文以来,涌现出一大批积极投身教学实践的语文教师,他们观念前瞻,勇于开拓,敢于革新教学论文。但是在他们身上,我们也留意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共性不足:多媒体喧宾夺主;合作讨论哗众取宠;提问对话流于形式;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虚化等。这些不足值得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予以高度重视。
关键词:多媒体辅助教学;合作讨论;科学教育策略;新课改实效性
随着课堂教学革新教学论文的不断深入,涌现了一大批积极投身于教学论述探讨和教学实践革新教学论文的优秀教师。然而,由于教师个人素质的差别,解读新课程理念的能力各不相同。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曲解了教学革新教学论文的本意,仅仅在形式上大做文章,这种现象令人深思。我以为,语文教学革新教学论文任重道远,应留意以下几个不足。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要注重实效性

当今运用多媒体教学似乎已成为一种潮流,很多教师甚至以为这就是现代教育,这就是课改。我以为,持这种观点的老师不自觉地走入了下面几个误区。

(一)多媒体课堂教学不能华而不实

一些教师制作的课件,一味追求表面上的新奇、花哨、动画等效果,可以说做到了图、文、形、声并茂,以视频、动画到音乐、色彩都非常精美。课堂上热热闹闹,学生大开眼界,书本、笔记基本没用,教学效果却不高。因此,教师在课件的制作过程中,要选材适当、典型,紧扣教材,突出重、难点,掌握好分寸,宁精勿滥。

(三)课堂目标不能主次颠倒

一些教师在教学当中,把课件变成了中心,教室成了电影院,学天生了观众,教师成了放映员。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的自主介入、师生的情感交流都不见了。而且很多课件实际上只是板书的翻版。这种现象实则本末倒置,遗忘了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才是主导,是灵魂,是核心。因此,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中,一定要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动摇,不能让多媒体喧宾夺主,成为课堂的主宰,否则就是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错误理解。

(四)应切实提高多媒体的运用能力

很多以传统教育走过来的教师,对于现在的现代信息技术,不可避免地有着着不适应和水平低的不足。当前,相当一部分教师上网仅仅局限于以网上下载教案、课件、习题等,对于与教学相关的一些知识,由于操纵不熟练而不能迅速查找。而且对于网络的文字、声音、图像等资源因教师自身水平的限制,不能公道地整理成有效的教学课件,直接影响了课堂效果。所以,提高教师对多媒体的驾驭能力已经是当务之急。

二、教学中的合作讨论不能哗众取宠

现在,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越来越多的教师以为,在教学中采用合作讨论的方式就是新课改的形式之一,这种想法实在并不成熟。与传统的教学相比,多点提问,多点师生互动,合作讨论确实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介入意识,也有利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但是,只要我们深入其中,就会发现,固然讨论场面随处可见,学生几人一组,七嘴八舌地进行讨论,课堂气氛看似活跃,实则这种流于形式上的讨论,只是表面上的热闹。有些学生根本没有围绕主题进行讨论,只是伺机放松一会儿,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采用合作讨论的教学方式,关键在于教师的设计是否具有实效性。
首先,教师在设计讨论这一教学环节时,应该做好充分的前期工作。教师设计的讨论题目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不足应有一定的深度,让学生有思维的空间。重点在学生们易错、易混的地方设疑,或结合教学内容,在本课的重点、难点处设疑等。
其次,学生们在互动的时候,教师怎样做才能达到最佳效果的师生互动?教师应该游走于教室的每个角落,但不宜太快太频。其目的是:1.可以维持纪律,让那些想伺机说话的学生没有机会;2.可以观察每个小组是否真的按照老师的要求在讨论不足,同时也能及时发现学生们的不足,利于解决不足。当然,教师还要保持最少干涉教育论文原则,让学生们真正能够讨论尽兴,发现不足。

三、教学中的提问对话不能搞形式主义

在新课改的大潮下,对话形式化的现象比较普遍。很多教师只追求提问的次数,课堂气氛的热闹,却忽视了实际的教学效果。提问时,教师考虑更多的是学生的答案离标准答案有多远,固然也会用到启发式,但为的是启发学生说出教师想说的话。
就学生而言,最有价值的不足是由新熟悉、新现象与其既有熟悉的矛盾冲突产生的不足。因此,教师所设计的不足,一定要经过充分的准备,避免随意性。而且要适合班里绝大部分学生,不能过于单一。在学生回答完不足后,教师应做好小结,可以是教师自己说,也可以是学生自己说,这样更易于学生理解。

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不能虚化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中要求:“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语文学习的大目标与德育目标是一致的,就是陶冶美好情操培养优良品德,优化生命质量,建构高尚的人格。即通过语文课程学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提高学生的审美境界与探究能力,通过提高语文素养,实现熟悉自然、熟悉社会、熟悉自我、规划人生、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大目标。
总之,在新课程革新教学论文的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革新教学论文迫在眉睫。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每位教师都要不断充实、进展和革新教学论文,消除熟悉偏差,避免走入误区。既要敢于大胆实践,又要善于思索和总结,以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