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点化”——漫谈语文教学两个层面

更新时间:2024-03-08 点赞:6677 浏览:2198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念经”人人都会,“成佛”却未必人人都能如愿,在语文教学的两个层面中,“语言”比如是念经,“文学”比如是成佛,语言层面的“教”是一种传授,而文学层面内的“教”是引导和点化。本文试图以语文教学的两个层面,探讨高中语文教学中语言教学和文学教学的地位以及他们的呈现方式,让学生有所学,有所悟。
【关键词】语文教学;两个层面;传授;点化
我个人以为,“语文”两个字的作用内包含着两个层面:一个是语言层面,一个是文学层面,所以我把“语文”诠释为语言和文学。语言和文学是断然不可分的,正如鱼和水、血和肉那般不可分割。但是,语言和文学以本质方面看还是分属于不同的范畴,语言的主要功用是交际,文学作用在于情感的喧嚣,固然两者难舍难分,但毕竟各有所归。每个人都必须学好语言,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文学家,社会也没有那么多的需要,所以我以为把语言和文学分开来谈是更恰当的,那么和“语文”教学相对应的应该是语言的教与学和文学的教与学两个方面。
有句俗话说:“念经的多,成佛的少”。经是佛祖传的,但法力无边的他只能教会人人念经,而对于“成佛”一样无能为力。我想根本理由是“念经”是能够教会的,而“成佛”则是无法教会的。如此的道理具体到语言与文字两个方面来看,那么语言便是“念经”,而文学便是“成佛”了。你能够教会学生说话、写字的语言知识,但你肯定教不会你的学生文学的。打个比方,语言如同知识,是能够被教会的,而文学则如同聪明,要教给学生聪明则是很难很难。
仅仅只看“语文”教学里的语言的教与学不足,应该是相对简单的。对于只学习语言的运用而不是探讨语言的中学生而言,语言的层面更多的只是一个知识的层面,知识是有比较绝对的正误之分,语言正是如此。语言的三个主要部分:语音、词汇、语法事实确都是“约定俗成”的知识或系统而已,它们作为教学的内容是相对固定不变的。作为教师只要能够确定自己的语言知识是正确无误的,那么他便可以放开胆量去教,而学生同样能够放开胆量去学。既然教学内容不变,那么语言的教学唯一要专心思去做的便是寻求一种最有效的传授方式,以便能够非常顺利的把语言知识正确无误的传授给学生。所以教师可以不拘一格、随心所欲地采取各种方式,只要知识无误、方式有效便无可非议,所以我说语言的教与学是相对而言比较简单的。
但文学的教与学便不一样。学习语言,只要不是那种有生理缺陷的人,都是能够学会的。很多几岁的孩子都称得上是语言的大师,权威的语言学家们都不能忽略他们天生的奇妙的语言;但是学文学,学了几十年的人说不定都未能初窥文学的门径,更不用说登堂入室,悟到文学的真谛。举个例子说明:最了不起的“红学”专家都无法让一个中学生去深刻的理解《红楼梦》。为什么呢?不是他读不了字,而是他缺乏生活的阅历的感悟。例子恰说明了一点:文学绝不是运用一种语言写些串到一起的语句而已。文学的涵盖是很深很广的,文学内有人、物、事,有性情,有情感,有,有哭,有笑,有爱,有恨,有生活,有人生,有阅历,有感悟。实际文学内最重要的东西不是语言,不是写作,乃至不是才华,不是能力,而是生活以及人自身,特别是人的生活阅历和人对生活阅历的思索与感悟。你再擅长教,都不能把你的阅历装到学生的肚子里去,把你的感悟填入他的脑子里。你最多只能夸大阅历、感悟的重要,但你再夸大你都不能代替他去经历,去感悟。而他没有亲身的阅历和感悟,纵然你所说的他都能背过了,但那依然不能内化成他自己的文学特质。一个历经风雨饱经沧桑的老人纵然他一辈子未能和文学沾过边,但是他只要识的字,读得了《红楼梦》,他便能够比任何一个初涉社会的高等学校文学专业的学生更能看透《红楼梦》里的人生百态,更能深味作者的“辛酸泪”,那绝不是他的什么老师能够教会他的,而是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让他自悟了的。以此作用说:文学是无法传授的,是不能像语言的教学那样去教的。
我既已说文学是不能教会的,那么是否是说我们对语文教学内关于文学层面的教学便无所作为了?不,不是那样的。“无所作为”里面已经涵盖着“为所欲为”。我们固然不能指望我们自己能够把学生“教”成一位天才的文学家,但是我们至少可以想法让学生自己去把自己培养成一名文学家,说白了便是想法让他去自悟。我们的方式只有一种:引导,更深点说是“点化”。引导学生自己去经历人生,体味生活,启迪学生自己去学会思索和感悟。一旦我们把学生引导着走向一条正确的路,并且点开了他们的心窍,那么作为文学的“教”——更正确的说是引导和点化——便完成了最了不起的任务。它和语言层面的“教”之间的区别是:语言层面内的“教”是一种传授,而文学层面内的“教”是引导和点化;语言层面内的“教”起根本的动力作用,“教”便能会让他学会,而文学层面的“教”则只是辅助的动力作用,是促使学生自悟。
作为文学层面的“教”,即引导和点化并不是一件轻易的事。艰难的第一点是面对文学和学生,我们几乎没有什么可以像语言教学那样“教”的,即没有什么可以直接传授的,我们能够做只是去引导、启迪和点化(纵然你自己便是一位了不起的作家也只能如此)。艰难的第二点是引导和点化比起语言知识的传授不知难了多少倍。作为教师,你要点化一个人,除了你自己要达到很高的层次外,最难的是你要有能耐看到学生所达到的层次,然后才能一口有效的去点化。你只能循序渐近的引导他向他所达到的层次迈进。他不可能一口吃成个胖子,不能指望他一步登天。打个比方说:权威的“红学”专家之所以无法把关于“红学”的深刻的东西传授给孩子,理由是孩子的理解感悟水平很低,他再努力,每次都只能达到一个比他原水平稍高的水平,他不可能以很低的层次一下子奔腾到很高的层次。假如你硬要让他理解那深刻的东西,那无疑是对牛弹琴,白费力气。打两比方说明:一个人只能消化他自己能消化的东西。你给他吃的东西再好,但他不能消化,他吃了只会胀坏他的胃,吃坏他的肚子,难受的时候他肯定要骂你是忘八;但是你把好东西给了一个能够消化的人吃,他吃饱喝足,赞不绝口的同时对你会感激不尽的,所以点化只能是“捅破一堵墙”。两个比方之间的区别是:第一个比方里双方之间隔的是一堵墙,你再用力都无法用指头捅破一堵墙;而第二个比方里双方之间隔的只是一层纸(正由于有那么一层窗户纸,他才看不见外面的出色世界,固然那只是很薄很薄的很薄),但你只要轻轻用指头一点,纸破了,他便能看到窗外另一个世界,所以你出力未几而效果非凡。我们点化与引导只能指望一层一层去捅破窗户纸,捅破无数层窗户纸便相当捅破了一堵墙,他便能无数次的发现新世界。说白了只是一种循序渐进的因材施教而已,只是此处“材”说的是层次或水平的作用而不是平常所说的那种“材”。然而艰难的还有第三点那便是作为知识的语言的传授与文学的引导和点化是不同的。学生如同一张白纸,你教语言尽管放开胆子,你传授的语言只会为白纸添色添彩,而不会为白纸抹黑,纵然偶有失误,很轻易擦去的。但文学则不同,文学关乎做人,关乎思维,关乎阅历,关乎人的感悟,你必须很慎重的去引导,去点化。千万要仔细地判定你用以引导和点化他们的那些东西是不是真正的真理,要知道你传授知识出了错大不了改正重教,但你若是一旦把他引错了方向,那则是了不的了,如同白纸被墨汁浸透了,你用什么样的橡皮都很难擦掉,好不轻易擦去,纸已经损伤了原有的面容。正如人们所说的,走得慢没有联系,走错了路那可不得了!再举个普遍的事实说明,今天的中学生里很多人谈及文学作品,有一个普遍的阶级论调,而且对文学作品最宏观的论调往往是揭露什么阶级和歌颂什么阶级,听着他们一口的阶级论调时,令人哭笑不得。究竟有多少学生真正地理解阶级论是怎么回事,而有多少人能以阶级论覆盖一切的隐形网内逃出,弄点别的什么确确实实的东西反映文学的真面目?可以肯定要花很长的时间他们才能根除阶级论的负面影响。为什么会如此呢?教育使之然也!所以文学的引导与点化,千万要谨细慎微,如履薄冰。最妙的不过于给学生引出一个新的视角或领域,但千万别去贸然断定优是非,很可能引着学生“进一步退数步”!
我以为,语文的教学,除了语言的教学可以放开胆子去寻求一种最巧妙的方式进行传授之外,别的东西最好要引而不教,启而不发,点而化之!与其硬教文学,莫如教学生做人,教学生生活,教学生去思索感悟。为文正是为人,为人功底不到,所谓的为文尽是胡扯,打肿了脸都只能称作是玩弄文字游戏罢了。所以,文学的“教学”——更正确的说应是引导和点化——最高明的做法可以用八个字概括:“含而不尽,点到为止!”
【参考文献】
[1]《语文常谈》,吕叔湘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年9月第一版。
[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下册),叶圣陶著,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10月版。
责任编辑:王轶萌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