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更新时间:2024-03-04 点赞:13793 浏览:5797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教师的角色应是调动学生主动思维和主动介入的积极性。尊重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教师必须相信学生有潜在的尝试能力,对学生的探讨活动要布满信心,循循善诱。每个学生都愿意学有进步和获得成功。只要我们巧妙运用各种策略和手段,就能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习兴趣;教师角色;求知欲
中图分类号:G63

3.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1)01-0083-01

在素质教学的今天,应多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兴趣的潜在因素。做到一上课就牢牢地捉住学生的留意力,激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很快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这是上好课的关键。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以为应当以以下一些入手。

1、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教师的角色应是调动学生主动思维和主动介入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协助者。例如教学《翠鸟》一文,第三自然段是写翠鸟行动的灵敏,这一段学生较难理解。教师可设计这样一个不足:“以哪些地方看出翠鸟行动的灵敏?”学生很快找出“难以逃脱”、“锐利”、“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等词句,但不一定能找出"只有苇杆还在摇摆,水波还在荡漾"这样的关键句子。此时,通过演示翠鸟钓鱼的情景,使学生如身临其境,看到翠鸟活了、飞了,动作是那么灵敏。教师顺势提问:“苇杆的摇摆和水波的荡漾持续的时间长吗?翠鸟到哪里去了?”学生茅塞顿开,理解了句子的含义。再反复朗读课文,品味作者用词的正确、生动、精炼。

2、教师要关注学生差别,让每个学生得到全面进展

尊重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想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信赖、喜欢的老师,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特别是一些平时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教师更应该留意关注并善于发现他们偶然迸发出的“闪光点”,及时把它放大,让它由此成为学生学习的转折点,成为今后不断向上的驱动力。在一次作文批改中,偶然发现一平时成绩很差的男生在这次作文的一个情节叙述中,极其精确地用到一个形容词“就在这一刹那间”,我立即兴奋地写下一段评语,称赞这个词用的好,是一个只有在写作大师的文章才会出现的不可有第二个形容词替换它的正确描述,真正达到了传神般的效果。作文发下去后,这个以不细看老师批语的学生发现这一次老师的红笔批语特别长,就认真读了一下,之后他兴奋地对我说:“老师,我的作文以未得到过这样的夸奖,今后我一定多努力,写出更多让您满足的好句子”。听这话,我知道自己这段批语的目的达到了。

3、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严谨活泼的课堂氛围

教师必须相信学生有潜在的尝试能力,对学生的探讨活动要布满信心,循循善诱。一次在课堂上,我发现坐在最前面一个学生似乎有点不耐烦,就急中生智地请他上台表演了一个节目:课文中描写老鹰翱翔的一连串动作。我配音朗读,他依次表演,学生的出色表演赢得听课师生的热烈掌声。一个随意的安排,竟成为一个亮点,唤起其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知不觉的进入教学内容之中。

4、让学生在享受成功的欢快中激发学习兴趣

在一堂语文自习课上,一女生懒得做练习册上的那些机械重复的题目,只对造句和看图作文感兴趣。聚精会神中全然不知我已悄然来到她身边,并抽走了她的练习册。霎时间,她惶恐不安,如临大敌。然而我并没有由于练习册上大片大片的空缺而大发雷霆,却对小女孩造的句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句子是这样的:“花骨朵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倾听春天。”看到此,我柔柔的朝小女孩一笑,夸赞道:“非常好,很有想象力,多有灵性啊!”随后又问道:“为什么不说‘倾听春天的脚步’呢?”小女孩第一次受到如此夸奖,心头一暖,胆大了起来,反驳道:“有时候春天来时是没有脚步的,是披着绿纱乘着风来的。”我没有说话,只是轻轻地拍了拍她的头,走上讲台,她的练习成为讲造句题的范本。欣赏和鼓励带给这个女生无穷无尽的动力,在以后的日子里,她学习热情特别高涨,特别用功,语文成绩一跃成为班内的佼佼者。由此说明:十次说教不如给学生一次表扬,十次表扬不如给学生一次成功。每个学生都愿意学有进步和获得成功。

5、让学生在质疑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

思索和质疑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质疑是动脑思索的结果,也是学生创造的起点。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不足比解决一个不足更重要。”例如教学《诚实的孩子》一文,在讲到第三自然段时,有个细心的男生提了个不足:“为什么姑妈问花瓶是谁打坏的时候,表兄妹回答‘不是我’,句末用的是感叹号,而列宁回答‘不是我’却用的是句号呢?”这个不足提得很好,我马上做了个小实验,指着一块本来破碎的玻璃问一学生:“是你打坏的?”学生不假思索地说:“不是我!”这时学生明白了文中感叹号表示表妹没有打坏的语气十分肯定,列宁的回答用句号,表明了他撒谎,语气不十分肯定。这时学生感受到了自己提问与自我解决不足的乐趣,于是纷纷举手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共同讨论并得出了较满足的答案。可见在教学中,教师鼓励质疑,会大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只要我们巧妙运用各种策略和手段,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