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对话”偏差

更新时间:2024-03-12 点赞:4161 浏览:1409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同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在课改实践中,对话教学日益成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打方式。对话教学,让师生在交流、碰撞中研读文本,切实转变了传统语文教学教师讲得多、学生学得被动的局面。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但是,实施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语文对话教学也产生了一些偏差。
偏差一:在思维的浅水区游戏,缺乏“对话”教学的深刻性
[示例]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二部分教学片断:
教师:马克思在哪些方面有伟大贡献?
学生:马克思的贡献有两个方面,论述的和实践的。
教师:第二部分中有没有关于这一点的概括性语句?
学生:有——“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教师:该句在本部分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学生:领起下文。
教师:这一部分第6段在结构上又起什么作用呢?学生:承上启下。
[浅析]
对于已经充分自读了全文的高中学生,教师不断提出这种几乎没有多少思维量的不足,学生脱口而出,表面对话热烈,双边活动丰富,实际上毫无价值,学生的思维只是一种动嘴不动心的“浅表思维”,甚至“虚假思维”。学生在这种思维“浅水区”里嬉戏,看不到学生对文本独到的深刻的感悟,师生之间更没有形成心灵的碰撞。学生思维得不到有效练习。因此,这一段教学对话,可以说是“伪对话”、“假对话”。
高中语文教学,应该是师生对文本独到感悟的一种对话。由于高中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历,具备了一定的阅读鉴赏能力。他们会对文本产生个性化的理解。这种理解,固然难免幼稚、片面、偏执,但它是真实的、独到的、有个性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就是这种个性化理解的沟通、交流、碰撞,是一种高于个体阅读的更广泛更深刻的对话。只有在熟悉的“深水区”产生思维的困惑、苦闷、碰撞,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才能得以提高。所以,理想的语文课堂对话,必须营造具有一定深度的思维场,语文教师应积极地引领学生进入对话思维的“深水区”,追求积极的深度的思维文化。
偏差二:在话语霸权的阴影里交流,缺乏“对话”教学的同等性
[示例]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八小节教学片断:
教师: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都驱逐他,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绝不在意,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赐与回敬。”怎样理解“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拂去”?
学生:(思索片刻)表明马克思善于战斗、勇于战斗。
学生:表明马克思轻视敌人、蔑视敌人。
教师:(总结)马克思对敌人的“绝不在意”,当做蛛丝“轻轻抹去”。表明马克思对敌人的极端蔑视,体现了马克思的大无畏精神。
学生:(主动回答,但声音较小)也可以表达马克思对自己追求的革命理想的执著。
教师:(斜视学生)不要再瞎引申了,下面我们来看……
[浅析]
“不要瞎引申了”,一语道破天机,教师是怕学生的无法预料的浅析影响教学进程,也怕学生五花八门的答案难以让老师判定正误。所以,强制性地掐断了刚刚显露出的真实对话的幼苗。事实上,学生悄悄回答的这一答案很有道理,“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拂去”确实体现了马克思在蔑视敌人的同时,对自己所追求的理想的一种韧劲、一种执著。这一答案,应该是拓展了教师的理解,该生思维开阔,既源于作品,又善于开拓,是一个非常值得肯定的课堂天生。只可惜,教师的一句话给已经闪现的思维火花当头浇了一盆冷水。
教学对话的一个基本要素是双方同等,没有了同等,何来真正作用上的对话?但是,我们的语文教学传统的惯性太大,总是摆脱不了“真理的拥有者”、“文本的权威解读者”的束缚,固然课程革新教学论文已经实施几年了,但是,语文教学对话过程中教师的“霸权”如影随形、若隐若现,钳制了学生的思想和话语,它像一股幽灵徘徊在语文课堂教学的上空,在这种“霸权”阴霾下的师生对话,又有多少真实的话语、鲜活的观点、灵动的思想呢?对话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职责是诱发对话、推动教学论文对话、同等对话,“蹲下身子倾听”,尊重学生的体验,尊重学生的发现。尊重学生的创造,甚至尊重学生的错误。教师和学生都应在对话中重建与自己、与他人、与世界的联系。
偏差三:在塑料花的芳香里事受,缺乏“对话”教学的真实性
[示例]
《项链》教学片断:
教师:路瓦栽夫人的命运是由什么造成的呢?
学生1:性格决定命运,路瓦栽夫人的悲惨命运源于她爱慕虚荣的性格。
学生2:生活中一些细小的、偶然的因素。可能就会转变一个人的生活。路瓦栽夫人的命运就证实了这一点。
教师:你们讲的都有道理,但是,同学们要知道,路瓦栽夫人是生活在19世纪中叶的法国社会,路瓦栽夫人的命运不能不烙上时代的、阶级的烙印,以这个角度来考虑。路瓦栽夫人的命运又是由什么造成的呢?
学生3:路瓦栽夫人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的妇女,要想爬上资产者的宝座,上流社会是无法接受的。因此。路瓦栽夫人对生活的追求是注定以失败归终。她的命运实际上是时代的悲剧、社会的悲剧。
教师:我们以路瓦栽夫人的命运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冷酷现实和腐朽本质。
[浅析]
这一段教学对话,粗看起来,师生默契,对话顺畅,但仔细推敲,对话过程中教师有明显的引导倾向。学生1、学生2的回答,是学生自我独到的感悟,是在没有教师任何暗示的情况下的真实理解,但教师对此一语带过。没有形成真正作用上的沟通对话。学生3的回答是揣摩了老师的意图的解答,可能并非出自学生初始的理解、真实的理解,只是一种迎合、一种默契,学生3已经成了教师手里操纵的牵线木偶。学生可能更多的是倾向于学生1、学生2的答案,由于中学生生活在今天的社会,路瓦栽夫人的命运揭示的是人生教训,他们对此更轻易产生共鸣。对于时代的因素、阶级的因素,学生不可能简单地接受,必须有一个理解的过程、思维的转换,需要师生的对话交流。所以这一段教学对话看似“风行水上”,实际上并没有触及到学生的心灵。
真实是对话的生命。没有了真实,在一片虚假的繁荣里对话,对话就失去了有着的价值。以本质上看,对话是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相互尊重、信任、同等的基础上,以语言等符号进行的精神上的双向交流、沟通和理解。这种精神上的沟通,就是阅读者个体对文本的真实的理解、个性化理
1[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