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驾驭能力探微

更新时间:2024-03-05 点赞:6132 浏览:203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教学质量能否提高,教学任务能否顺利完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绝大部分都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因此,课堂教学是教师表演的平台,是教师驾驭教学的主要载体,提高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至关重要。本文就实际教学中如何驾驭语文课堂作了一些探讨和实践,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应变措施。
【关键词】课程标准;语文教学;驾驭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10)06-0063-02
教师的一支粉笔,就像是船桨,熟练者因恰当的使用,就能很快把船驶向彼岸;相反,陌生者运用不恰当,费尽周折,却不能把船靠岸,这是我第一次“划船”时的感想。语文课堂正像变幻无常的的海洋,有时风平浪静,有时波涛汹涌。教师能否驾驭课堂,取决于他的教学艺术手段的高超与否。

一、善于对症下药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在关键时刻,往往会出现学生答非所问的现象,这个时候,教师就应当正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发现不足的症结所在,而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补救。讲《孔乙己》时,教师问道:四周的看客对孔乙己这样一个深受其害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嘲笑、挖苦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说明四周的看客没有怜悯之心。学生为什么这样回答呢?由于他们的共同思路都是以当代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来考虑答案的。这时教师就应该立即引导他们的思路:同学们想一想,孔乙己四周的人生来就这么冷酷无情吗?这个不足就为理解四周看客的嘲讽挖苦说明了什么指出了一条思路,应该以社会有着和人们意识之间的联系这一点上来思索不足。沿着这条思路问下去,学生很快懂得了是封建统治、封建制度使四周的人麻痹愚昧失去理智。
对症下药,可以使学生的错误熟悉迅速得到纠正,使思维障碍迅速得到排除,也是课堂灵活机智的一种主要对策。

二、善于调节难度

当老师预设的不足过于艰深,超过了学生思维的承载能力,或者过于浅易,失去对学生思维的锻炼效能时,教师可以通过适时地变换或追加不足,机智地调节不足难度,来实现教学的预期目的。
在浅析《项链》一文时,教师这样问道:作者刻画路瓦栽夫人在当时有什么现实作用?这个不足学生一时难以回答。这时教师就可随机增设几个有梯度的不足。如:路瓦栽夫人是怎样一个人?学生很快回答:是一个追求享受、梦想过着豪华生活的小资产阶级的妇女形象。教师再设一问:法国当时的社会现实是怎样的?学生答道:当时法国在工业革命后,随着生产力的进展,资产阶级的豪华奢侈、讲究排场、爱慕虚荣之风大盛。问道这里,第一个不足就很轻易解决了。
对难度的及时调节,可以使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过程与教师的思维保持同步,使师生双方的活动配合默契,这是一种常用的应变手法。

三、善于逆向推导

由于学生质疑的相对不可预知性,有时学生打破了教师预设的教学程序,先提了内在逻辑联系紧密的材料中的后面的不足,这时不妨将计就计,就以后边的内容入手,加以引导,然后再涉及前面,进行寻根追源式的逆向推导,以而再形成对全文整体的理解把握。
如教学鲁迅的杂文《拿来主义》,一开始学生提出的不足是:“鱼翅、、烟烟灯和姨太太”有什么含义?这个不足是作者在谈拿来主义应该有的正确态度时的内容,属于此文解决不足部分。假如先把这个不足搁置一下,未尝不可,但将计就计顺势逆向推导也不失为一种策略。这时先引导学生把此段与上段结合起来整体阅读思索,再组织讨论,学生会顿悟,原来作者是把文化遗产喻作大宅子,先以“孱头”、“昏蛋”、“废物”三类人对待大宅子的态度喻指对文化遗产不正确的态度,先破错误作法;然后再用大宅子里的物——“鱼翅”“”等来喻指文化遗产中的精华与糟粕,以此表明对待文化遗产吸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正确态度。“怎样拿来”的不足解决了,教学环节就追根究底,要求学生探寻作者怎样阐述“要拿来”及“为什么要拿来”,即以作者的观点如何表述、用怎样的论据和策略阐述这个观点进行启发,进而转入对前边内容的质疑、浅析、讨论,以此构成对全文的学习。

四、善于层层推进

有些作品的构思往往极为巧妙,它的内容的安排往往极有深意,对其内容的涉及,可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故而可根据学生的提问捉住其一点,再把其它的不足与此相联系,层层推进,进行引导,组织教学。
像教学白居易的《琵琶行》,在以声传情的朗读深深感染学生之后,学生自然会为这长篇叙事诗塑造的琵琶女的形象和诗人的形象所感动。如何随机应变地把学生的理解、感受推向一个鉴赏的更高台阶,让学生在课堂上更深地感受这首诗的无穷魅力呢?捉住此诗的音乐描写,以此为切入点,层层剖析,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在对此诗的整体感知后,学生在开始的提问中都留意到里面较多的名句是涉及描写音乐,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此时无声胜有声”等。有学生就提出了诗歌是如何描写音乐的,这时就顺势围绕音乐描写展开讨论,交流诗人那绘声绘色地用视觉、听觉来比喻描摹以再现千变万化的音乐形象。在学生为之赞叹、沉醉之时,进而探讨音乐描写的作用。理解了它的目的是体现琵琶女演奏技艺的高超,以此与自叙身世形成对照,体现琵琶女的身怀特技却飘零沦落,引出有着相似遭遇的诗人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无穷感慨,以而带出了人物形象的塑造与主题的理解。然后就学生提出的诗中的还有二次音乐描写与这音乐描写有何不同,其起什么作用,进行讨论。明确第一次的音乐描写是暗写,启发学生想象:这一次音乐弹奏的基调该是怎样的?以联系后文琵琶女“绕船月明江水寒”的寂寞与开头那感动“惨将别”的主客之心的乐声以及那秋月之夜萧瑟景象、饯别感伤气氛等的渲染得出是悲凉的结论,并在浅析中连带出情景交融等特点的理解。第三次音乐描写是明写、略写,以正面琵琶女的再次音乐弹奏与侧面听众及自己的反应那强烈而感人的艺术效果来进一步渲染突出诗人为之无穷感慨的诗歌主题。这样,有关音乐描写的讨论交流带动了全篇,完成了以人物形象、主题体现及艺术手法等的欣赏。

五、善于绕道迂回

走路常常碰到高山江河阻断道路,这时又没有渡越的条件,人们常常绕道而行。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碰到类似情况,不足一搁浅,再启也不发,讲又很费劲,此时同样可以采取这种“绕道术”。
讲《祝福》一课,教师在浅析祥林嫂死后,鲁四老爷骂他的那句话时,问道:“‘不早不迟,偏偏在这个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以这句话里可以看出鲁四老爷是怎样一个人?”经过思索,学生仍然答不出,教师就采取“绕道术”,暂且存疑,以侧面问道“同学们想一想,鲁四老爷在‘偏偏要在这个时候’的后面理应说什么?”学生中有的说“死了”,有的说“老了”。教师问道:“鲁四老爷为什么不说死了?”学生答道:“由于他忌讳极多,在祝福时是不允许提死亡一类的事的”教师又问:“那鲁四老爷为什么不能说老了?”学生说:“由于‘老了’含有尊敬死者的意思。”问到这里,鲁四老爷这个既不能犯忌,又不能失了体统的形象也就活脱脱地站了出来。至于“以这句话可以看出鲁四老爷是怎样一个人”这个不足也就不攻自破了。

六、善于当机立断

当学生的发问或回答出乎意料之外,而根据教学需要又必须做出明确的答复时,则应当机立断,给予果断的肯定或否定。
在一篇习作中有这样两句话:“转过身来可以瞥见对面山顶上稠稠的像雪一样的一大片一大片的什么向另一山头缓缓流去,仔细一看,原来是云,是云呀!他离我这样近,似乎纵身一跃,就可以把它搂住,把它掬起,我想那一定很软、很润的。”一个同学说:“这个‘瞥’字应该改成‘看’。”要改“望”字合教师的想法,但改成“看”字也不佳。后来,同学们就改成‘看’还是改为‘望’进行了争论,最后取得了改成‘望’字的一致意见。
到此,本以为不足解决了,但这时有一个同学发言了:“我以为这个字还是不改,就用‘瞥’字是对的。”“说说理由看”,“后面说‘仔细一看,原来是云,’可见先看的匆忙,也就是才好瞥上一眼。”经他这么一提醒,我再一读原句,觉得“瞥”字确实不应该改。于是当机立断,转变诱导目标。再次发问:“请同学们考虑一下这意见。按照他的想法,作者看云景是有一个过程的,先是最初接触一刹那的一瞥,后再仔细地看。能在句子中找出理由来印证这里确实写的是最初那一刹那印象吗?”一个同学回答:“‘一大片的什么’,这个‘什么’说明他还没有看出是云,由于刚看到那东西。”教师接着浅析:“对的。用一个疑问代词‘什么’来代替眼前的东西,可见他还没有判定出那是什么。为什么没有判定出?就是由于刚把视线转移过去,可见这里用‘瞥’字对。后来‘仔细一看,原来是云,’也以反面证实了这里该用‘瞥’。同学们,关于这个‘瞥’的讨论经历了一个一个由否定到肯定的过程,可以说是跌宕起伏,扑朔迷离。这给我们什么启迪呢?写作文一定要下功夫,一定要字斟句酌反复思量。”
当机立断,可以使学生对所讨论的不足是非分明,可以避免因教师犹豫未定所带来的课堂混乱与学生思想上的彷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