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结课内课外同盟,推动语文教学腾飞

更新时间:2023-12-25 点赞:16363 浏览:7049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言自然是与生活相联系的,它产生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它作为一种工具,用来反映人们生活中获得的知识、印象、思想、感情等等。
语文学习,也不能脱离生活,脱离了就会枯燥乏味,劳而寡欢。只有与生活相联系,才能生动活泼,学得又快又好。学生学习主要在课内,固然课内也要联系生活,但毕竟以学习书本为主,而且受到课堂的制约,联系有限。要想学得好,还必须到课堂以外的广阔生活空间里去学习。一是课内,主要以书本里学习语文的规律和运用的策略,一是课外,带着课堂上学习所得的到生活中去学习语文的实际运用,两者相辅相成,同样重要。只要课内不要课外,或者重视课外忽视课内,语文教学都是不完整的,都是跛脚的。打个比方,课内和课外,是语文教学的双翼。只张开一翼,自然飞行无力,只有双翼并举,才能自由翱翔。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课堂教学程式化、刻板化,枯燥乏味,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题海战术又使学生苦不堪言。如何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精要、有效,又使一篇篇精选的课文发挥最大的教学作用?尽量施行培养读写能力与课外衔接,与生活结合。可以用以下三种策略:内引、外联、比较。
1、内引。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到阅读中来。例如学习《天安门广场》,教学开头要求学生谈谈他所了解的天安门广场。学生有的谈身处广场的所见所感,有的谈媒体中见到的白天和夜晚的广场,有的谈关于天安门广场的历史资料等,由此引入课文,让学生联系亲身经验理解对天安门的描写,理解词语运用的妙处。有很多课文适合这么内引,例《恐龙》、《海底世界》、《春联》等等。
2、外联: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到阅读中来。例如于永正老师讲解《庐山的云雾》之后,要求学生运用“有……有……尤其……”的句式先容家乡的特产,学生饶有兴趣地模仿刚刚学到的句型做起了广告或导游,这不仅激起了学生的自豪感,产生强烈的“说”的,而且使语言文字的练习有章可依,有法可循。再例如《槐乡五月》一课中对槐树开花的描写极其优美。这时,恰好是紫藤开花的季节,紫藤花和槐花有很多相象的地方,要求学生按“远望……近看……”的顺序观察紫藤花。来到花廊下,学生见到美丽的花,迫不及待地用刚刚背熟的句子赞美起紫藤,那架势俨然是自己有感而发,独创的一样。
3、比较:通过与生活的比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也更理解生活就是艺术。在中秋这天,学习了根据苏轼的《水调歌头》改写的《希望人长久》一文后,我要求学生尽情地欢度中秋,再写出《我家的中秋节》。第二天,学生的作文各呈异彩:有《爸爸妈妈不在身边的中秋节》,文中写到“一静下来,我想起了爸爸妈妈,没有他们的中秋节,我似乎兴奋不起来。但转念又想,我有爷爷奶奶和众亲戚在,我是幸福的。睡觉时,我和爸爸妈妈通了电话,了解他们怎样过中秋节的,随后进入了甜美的梦乡。”多懂事的孩子;还有孩子写了《中秋夜——我家的良辰美景》,文中写到“我们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正是一种享受呀!我情不自禁拿出二胡拉起《良宵》,乐曲中的月亮似乎变得更美了,我觉得此时此刻真的是‘良辰美景’。”多么热爱生活的孩子;还有《热闹的中秋节》,“今天是中秋节,我家在‘太阳岛’火锅店里吃晚饭。我在火锅店门口还碰到了我的朋友——圆圆。一走进火锅店大门,就有股股香味来诱惑你。就在这时,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锅里‘咕嘟,咕嘟……’只冒泡,什么好吃的都有。什么百叶啦,虾啦……还有我最爱吃的牛肉。火锅店除了吃的、喝的,还有玩的、乐的。会让你精神愉快地度过一个中秋节。”多现代的中秋节,当然也有传统的“这天晚上,奶奶做了几块千层饼,奶奶说,千层饼代表着人活的时间能越来越长,过的中秋节能越来越多。”学生在享受中表达,在比较中感受苏轼的孤单,豁达。
阅读教学与生活相联系,与课外相衔接,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更好地理解课文,感受词语的运用,并且运用学习所得写自己的生活。这样做,不仅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学到运用语文的真正本领。自然,并非要求讲每篇课文都必须联系,要自然,要进行口语文练习,要讲求实际。
语文教学要联系生活,只靠课内是不行的,还必须把脚伸到课外去。
首先,多读课外书。老师竭尽所能营造浓浓的读书氛围,让读书的概念深入每个学生甚至每个家长的心,为学生推荐明朗有益的作品,指导学生阅读的策略。最重要的还需要不断地定时地通过各种活动推动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有欣赏类活动:让学生把阅读中自己最喜欢、最感人的部分通过讲故事、朗读、背诵片断、表演等方式表达出来。谈天说地类:说感想,谈感受,交流获得的信息。摘抄展评类:学生摘录好词好句,写下读后感,绘制插图,定期展开评选,张贴。以种种活动推动教学论文学生的阅读兴趣。
除了看书,还应组织学生收看电视,关于看电视能拓展视野的重要量不必再多谈,老师所做的应该是如何引导,如何督促。首先推荐学生一些栏目,如《焦点访谈》,《科技博览》,《探讨与发现》等,还有一些反映关于当前时势的节目,如奥运,印度海啸,伊拉克局势。然后,利用班会课,晨会课展开评论,发表意见。学生一发现好节目会互相打电话通知,第二天教室里就有小小评论员,学生或激动,或气愤,或慷慨地立观点,摆事实,讲道理。吸收与运用在同时进行。接着有更多的人去关心这个栏目、这件事。
课内得法,课外练功,课内长骨,课外长肉,学生只有课内和课外双翼齐飞,才能如大鹏那样“搏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