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方式多元化探讨

更新时间:2024-01-28 点赞:4275 浏览:1286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大学语文》是高等院校的一门公共课。在日益重视基础教育、素质教育的今天,大学语文教学质量以总体上来看不是很理想,大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缺乏浓厚的兴趣。其理由主要有这些:首先,现有的《大学语文》教材,以选文的内容上看,通常是选择名家名篇,与中学语文教材有着相当程度的重复,这难免使学生感到乏味,学生对教材没有新鲜感。其次,由于在升学、就业等方面过分夸大外语的地位,使得英语一科独大,冲击了其他学科的教学,这是不争的事实,在上《大学语文》课中经常会发现学生看外语书。现在不少大学生往往有个误解,以为中学里学的汉语知识足够了,以为学好了外语,学好了专业课就有了一切。他们往往满足于一知半解的所谓语文知识,重外语轻母语,重专业课轻基础课。殊不知中国人离开了汉语单一地去学习外语,基础课不扎实就去学专业课,犹如空中建楼阁,没有基础,何以砌墙立柱?这道理是明白的,可惜不一定都能接受。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不重视,这无疑是搞好大学语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思想障碍。第三,由于《大学语文》在大学里面的尴尬位置,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不愿意花太多心思,使教法趋于老套,课堂气氛烦闷。学生不约而同地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大学语文的教法较之高中语文没有太大的新意,学习兴趣自然不高。更新大学语文教材的内容也并非轻易。由于升学、就业压力的有着,让学生不重视外语和专业课也不现实。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授课方式至关重要。教师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积极性,显得十分关键。大学语文没有应试的束缚,教师上课有很大的发挥余地,所以大学语文教学应呈现多元性。

一、以语文、人文之美吸引学生。

《大学语文》是一门具有浓郁的美育特点的课。那一篇篇具有情感震撼气力、飞扬着灵性的小说、散文,一首首或清雅、或激昂、或蕴藉的诗歌,既有知识之美,也有情感之美,更有艺术之美。它们无不熏陶着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得到由内而外的美的享受。因此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在审美感知中获得这种美,在美的熏陶中进展语文能力。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体味语文之美、人文之美。儒家有积极入世的现实美;道家有遁世超脱的自然美。前者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后者如“此地动归念,长悲倦游。”(王籍《入若耶溪》)那些经过作家审美处理的自然美景,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那些感人至深的社会生活美,如革命英烈的彪炳业绩和感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即使课文所描绘的只是平凡人的平常事,但其中蕴含的浓浓情意却也感人心扉。前者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后者如“希望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还有流光溢彩的语言艺术美如语言的体现之美、鲜明的形象美、各具特点的结构美、情景交融的意境美、竞放风采的风格美等。假如大学语文教学与多媒体相结合,就能充分发挥课件表达形式的“美的感召力”。例如《前赤壁赋》等一类写景抒怀的课文利用多媒体课件,完全可以勾画出一幅幅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色,可以虚拟出一幅幅动人的画卷。以而变抽象的文字叙述为优美的、诗意的画境,它带给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官上的极大享受,能很好地把语文之美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尽情领略,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想外语课、专业课在这点上是很难和大学语文竞争的。

二、以爱憎、喜忧之情感动学生。

凡是有艺术感染力的文学作品,都是作者饱蘸着感情之笔写成的。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学特别夸大情感活动,语文教育要努力形成教学风格,你只有渊博的知识还当不好语文教师,你必须会传达,能绘声绘色,以独特的魅力来感染学生,来产生情感的共鸣”。授课时必须只有讲授者动了情,才能调动听课者的爱憎、喜忧之情。爱上了课文,就轻易“心声”相通,加深理解,掌握技艺教学论文,陶冶情操。试举《陈情表》一文为例。我以为全文上下,几乎都是“乌鸟”之情。作者用以情牵理的手法,去感动晋武帝的心。他一面剖明心迹,一面拒绝应召,以而在夹缝里求得存活。如此拳拳哀悯之情,娓娓恳挚之辞,假如离开了“情”,也就失去了“艺”。假如弄懂了作者的苦衷,也就能以积极的一面吸取“养料”。不同内容的作品,应有不同形式的讲授,形式多样,而原则不变——同样应该“动之以情”。比如《谏逐客书》一文,它是以其严密的逻辑气力,点出秦王想统一中国的雄心,以而说服秦王收回“逐客令”。假如作者仅仅是罗列昔日秦国重用客卿而致强大,本日秦王所好之声色珠玉都产于异国的事实来证实逐客之举的“过失”,而没有满腔的感慨、惋惜、慷慨陈词之情,并点到他欲“跨国内”需要大批人才的“痛”处,我想秦王也许不会动心而收回成命。

三、以国家、民族之理感动学生。

大学语文具有无可替代的道德熏陶与思想教育的功能,这种功能不能靠空洞的说教,而要使学生在古今文学精品的感染下,促成思想境界的升华和健全人格的塑造,培养其爱国感情与高尚的道德情操。如儒家传统一贯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爱国、爱乡、爱校的感情。一个人的爱国感情,要以修身、齐家开始。一个不孝敬父母,不爱自己家乡的人,很难成为真正的爱国者。再如结合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培养学生关心民生疾苦的情感。今天的大学生,将是未来的国家栋梁,应让他们关心民生疾苦,尤其是下岗工人、贫苦农民的安危冷暖。这些以小受父母、家人庇护的一代青年,应让他们像乌鸦返哺一样学会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现在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上的娇生惯养和学习上的一帆风顺,使他们很少经受挫折锻炼,独立生活能力较差,大学生活与梦想上的落差,以及同学之间生活上的差别,很轻易产生心理上的不稳定,要结合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潇洒旷达的人生态度的教育。苏东坡可谓是潇洒旷达的典范,遭遇“乌台诗案”,他被贬到黄州,就写下“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初到黄州》)被贬岭南,他又自我解嘲,“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司马迁身受腐刑,忍辱写成了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不朽著作《史记》。他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之言激励一代又一代学子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四、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什么、怎么教,不仅仅取决于教师本人的知识和经验,还要重视学生的价值。教师不应占据了所有的时间、讲授了“所有的”知识,而要教会学生利用时间,自主获取知识。教会学生不要迷信权威,要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教材告诉学生诗人林逋一生不仕不娶,种梅养鹤,人称“梅妻鹤子”。究竟诗人有没有爱情、婚姻、后代?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再如可让学生讨论历史上的周瑜是否像《三国演义》所描写的智短才拙(与诸葛亮相比)、心胸狭窄?鲁肃是否真的是才智平庸的老好人?当时社会环境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应该批判还是认同?曹操到底是英雄、奸雄还是奸贼?《红楼梦》中秦可卿的原型是否像刘心武先生所说的是康熙的孙女?类似这样的先容、讨论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树立怀疑精神。比如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还可以让学生先容自己的观点,可以在课前让学生先容自己阅读的作品,大胆发表与前人、同学和教师不同的看法,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进行辩论、交流,然后汇总。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了启发,引起了思索,自然他对这门课程也就会产生兴趣。
1[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