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审美情趣

更新时间:2024-04-01 点赞:5305 浏览:1865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教学必须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极大地推动了审美教育的实施。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实现人格的完美和心灵的和谐,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1 发现和挖掘作品中的语言美
语言是构成文学作品的物质材料,缺少语言的表达,即便构思再新、立意再深,也成不了—篇好文章。朴素自然之美。语言的朴素美,离不开作者的精心加工,但又不能夸饰堆砌,而是来自生活,出自肺腑,朴素自然。如鲁迅在《秋夜》一文的开头是这样写的:“在我家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看似平淡,却有着强烈的艺术效果。
清新流畅之美。清新的语言,如春风拂面,爽心怡人。像王维的诗清新而又空寂,朱自清的散文清新而又自然,冰心的文章清新而又明丽等等,让我们感受到阅读的清新和流畅。
委婉蕴藉之美。要让文章意蕴深邃,就须蕴藉的表达,寄寓言外。如李白离开长安时,壮志未酬,当他独坐敬亭山,品味清幽的风景,不禁感慨万千,脱口而出“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怀才不遇的寂寞情怀只能向敬亭山倾诉。
音韵和谐之美。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有以下一段描写:“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短短四句话,竟使用了七个叠音字,四个比喻,两句比拟,再加上是非句的交错排列,平仄的巧妙相间,便有一种节奏起伏,读来有音调和谐的美感体验。
2 发现和挖掘作品的结构美
文学作品在结构布局上讲究的是把语言材料公道地组织起来,因此,文学作品的结构安排必须具备美的准则。
整洁对称之美。中国传统美学讲究整洁对称。如鲁迅的《药》,全文以药作为作品的中轴,以双线为结构,平行舒展,其中华老栓、康大叔、夏瑜三方人物分居中轴的各边,构成一个结构严谨的三角形,均衡对称,以而有力地体现了作品鲜明的主题。
错综参差之美。整洁对称虽是形式美的主要法则之一,但有时不均衡,同样可以产生美感。如秦牧在《土地》一文中“骑着思想的野马,纵横驰骋,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引出一个个土地的传说与故事,古今中外,纵横交错,而不显混乱,在参差中激发起读者的无穷情思。无怪乎美学家荷加斯以为,错杂也产生美。
金线串珠之美。作家秦牧曾说:“思想像一根线串起了生活的珍珠,没有这根线,珍珠只能够弃散在地。”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全诗描绘空山新雨的景色特点及诗人归隐山林的志向。不管是静态(明月松间照),还是动态(清泉石上流),都似一粒粒的珍珠,熠熠闪光,经“天孙自可留”的金线一串,凸显清幽恬美的意境。
曲径通幽之美。文学作品采用曲径通幽的结构既能丰富作品的内容,又能使文章意蕴深远、耐人寻味。看吴伯箫的《难老泉》,作者并未直入主题,而是以山西概况写到省会太原,再以太原写到晋祠才收缩到“难老泉”,洋洋洒洒,写了五百多字,好轻易才写到主题,却又蜻蜓点水,写起“桐叶封弟”等传说,把“难老泉”像远景一样推向深处,曲折优美、意蕴无穷。
3 发现和挖掘作者自我形象的人格美
文学作品的风格实质是作家的风采、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体现。我们阅读作品时,就应细细品味作家自我形象的人格美。如古代作家:屈原的志洁孤芳,李白的傲岸狂放,文天祥的孤胆相照,历来为文人所称道。现代作家:像鲁迅的金刚怒目、魏巍的豪放激越、孙犁的淳美乐观,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子。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