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本”到“童本”:小学语文教学求“本”之道

更新时间:2024-02-22 点赞:25234 浏览:11098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来深读课文探讨一下好吗?”于是有的学生找到了写天都峰特别高的第二小节作依据,说明“爬”比“登”好。由于“爬要手脚并用,正体现出这山的高,只能爬”。教师便伺机抓第二小节研读感受。有的学生说由于登山的“我”是个孩子,还有一个是老爷爷,这一老一小要登山多不轻易,就只好“爬”了。教师便因势点拨学生深读课文的第三至第七小节。有的学生还以课文的第八至第十小节,说明这一老一小是依靠了互相鼓励。“以别人身上汲取气力”才上了天都峰,不是轻易上去的。用“爬”更能说明这一点……就这样,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了满足。生命潜能得到了充分调动,用自己的学习解决了自己的不足,而老师的“教”只是渗透在“导学”的过程之中。实践证实,教师很多“教”的行为都是可以转化为“学”的活动的。应当说,“以学代讲”是实现“为了不需要教”的一条可行渠道。
儿童是“脚”。教学是“鞋”
比喻总是跛足的,将“儿童”与“教学”的联系喻为“脚”与“鞋”的联系,似乎有些俗,但它的可比性却颇为形象。“鞋”应当为“脚”服务,“鞋子”合适分歧适,只有“脚”最清楚,别人是不会明白的。我们都知道要为自己的脚寻找最舒适的鞋子,这很重要。由此我们就不难懂得。为孩子提供合适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说起“脚”和“鞋”的联系。我们就可能会联想到两个成语:“郑人买履”和“削足适履”。前者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那位买鞋的郑人,由于忘了自己量下的脚的尺码,而竟然不相信自己的脚。要回家去拿那个尺码。只信尺码不信脚,就如教学中我们只信“本本”而不信儿童,只在课文中“深挖洞”。而根本不顾及儿童的接受和需要。应当说,心中唯“书”,目中无“人”(儿童),正在成为当下小学语文课堂难以承受之痛。另一个成语“削足适履”,出自《淮南予·说林训》“削足而适履,杀头而便冠”,鞋子不适合,太小,竟不是换鞋子,而是要给脚“动手术”。更可怕的是假如帽子分歧适,还要“削”头使其合适(古义此处的“杀”即“削”)。可是在教学中如“削足适履”一类的事却并不少见。我们不难发现对儿童的抱怨,觉得他或他们不适合教学,却很少去考虑如何为他或他们提供合适的教学。
听一位教师在导读《五彩池》(人教版第七册)这篇课文时。有一位学生问:“五彩池能不能游泳?”教师先是一愣,觉得这似乎与学习这篇课文无关,继而一想,既然学生有这样的好奇心,何不来个因势利导,顺学设教,转变一下自己的教案。在略加思索后,教师便说:“这个不足提得很好!确定五彩池能不能游泳,要取决于四个基本条件,一是池子的大小,二是池子的深浅,三是池水是否干净,四是池底有没有危险的障碍物。让我们来仔细研读课文,看看课文中有没有这方面的信息。”于是。学生以课文的第二小节中找到了答案:“大的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过一丈”;“小的像个菜碟,水很浅,用小拇指就能触到池底”(太小、太浅)。又以课文的第三小节中读到了“水都来自同一条溪流”(水质应当是干净的)。还以课文的第四小节读懂了“原来池底长着很多石笋,有的像起伏的丘陵,有的像险峻的山峰,有的像耸立的宝塔,有的像成簇的珊瑚”(池底有危险的障碍物)。于是学生就自己学懂了课文,自己解决了不足,得出了结论:五彩池不能游泳。何况这样奇异的自然风光,应当得到很好保护,即使能游,又怎么能让很多人去游泳。于是,学生针对自己的质疑读懂了课文。
我十分钦佩这位老师能当堂为孩子“换合适的鞋子”,使“脚”感受到了舒适和欢快。学生的不足总会显示着某一学习需求。现已得到了满足的答复,而大家又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深读课文的探究任务。这正以另一方面显示了“童本”课堂的魅力所在。看来,好的教学是用50种策略教一个孩子;而不好的教学,是用一种策略教50个孩子。
以儿童中来,在儿童中做,到儿童中去
教学是农业生产,小学语文教学当然也不能例外,要顺应自然之境和自生之律,而不是工业生产上的“流水线”。语文课堂更要有田野性格,寄希望于让儿童自己去学会,多为大家找“无师自通”的机会,让每一个儿童在这里自由地扎根发芽、长叶拔节。调动他们“内化”的生命动力,这是完全可能的。由于儿童在学语文课程之前,已较好地掌握了口头语言;加上语文教材的编排是螺旋式的,一篇课文,绝大部分的字词句都已经熟识;课文内容又不是对某一知识的抽象叙述,而是来自生活中可以感悟的动人故事……这就不难确定实现“童本”课堂的基本“路线图”,可以是“以儿童中来——在儿童中做——到儿童中去”。所谓“以儿童中来”就是教师的课前预设,要以儿童的学习实际出发,学儿童最需要学的东西,不可因过度的“文本细读”、广开资源,而导致“目中无人”。在课堂上。更应关注儿童的学习需求和矛盾,做到“因学设教”。“在儿童中做”,也就是凡儿童能做的尽量让儿童自己来做,教师决不越俎代庖,把最充分的时间留作儿童学习实践。“到儿童中去”当然指“童本”课堂的一切教学行为都应当归宿于儿童的有效学习和长大教育论文教育论文进展,课堂教学的终端在儿童身上,教师应有实事求是之意而不可存哗众取宠之心。
《人民教育》2008年第18期刊载的刘发建老师《将相和》的课堂实录,就较好地体现了“以儿童中来,在儿童中做,到儿童中去”的“童本”教学思想,《人民教育》同年的第24期还专门组织了这个教学实录的讨论。刘老师执教《将相和》,始终把课文当作故事让学生读,使整个教学过程置于“在儿童中做”的那种自然状态。宏大主题的话语构架被摆脱了,绵密细巧的教学过程被隐身了,就让学生来读故事、讲故事,却悄悄地让孩子走进了故事深处。当一位学生以为“既然是故事,就要读出讲的味道”时,刘老师不失时机地说:“对!你说得太妙了,故事是用来讲的。讲故事就是要娓娓道来。让听故事的人能够人情入境。”并就此提出了三条小倡议:一是叙述的语言适当慢一点,二是留意故事里的人物语言,三是要心里装着听众。就这样,教师把引领与点拨,无痕地融入学生读、讲故事的过程之中。让学生以读懂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到读懂其他人物。以读懂故事末尾之“和”到明白隐含于整个故事中的“和”。于是,在近乎读、讲故事的游戏活动中,实现了“以儿童中来。在儿童中做”和“到儿童中去”,体现了“童本”课堂中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进展。
英国诗人布莱克早在两百年前就在《小学生》一诗中,为在枯燥、压抑的课堂里的儿童写下了愤愤不平的诗句:“为了欢乐出世的鸟。怎能坐在笼中歌唱?”让小学语文真正成为儿童语文吧。把欢快的语文重新还给儿童,在“童本”的语文课堂上应该让每一朵花儿都开放,让每一只鸟儿都歌唱!
(作者档案:周一贯,语文特级教师,曾任浙江省绍兴市教研室副主任,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探讨会副理事长等职。长期以事中小学语文教学和探讨,发表语文教育探讨文章1000余篇,出版《语文教学策略论》等著作多部。)
[1]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