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语文探究性教学浅谈

更新时间:2024-01-23 点赞:8067 浏览:3278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结合我新昌县境内丰富的乡土史料和风景旅游资源所构成的社会素材,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性教学,旨在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各种能力。
【关键词】乡土史料旅游资源探究性教学
《新课程标准》在“实施倡议”部分中,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作了明确的表述:“自然风光,名胜古迹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新昌,山川秀丽,风光旖旎,文化底蕴深厚,李太白歌吟天姥云霞,杜子美留恋剡溪秀色,白乐天称道东南眉目,唐诗之路以这里穿过,影视基地在这里兴建,这样一份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值得我们专心去利用;这样一本丰厚的乡土文化大书,值得我们专心去品读;这样丰富的乡土史料和风景旅游资源为开展语文探究性有效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以新课程理念为支撑,探讨“乡土史料和风景旅游资源与语文探究性教学相结合”之路,引导学生共同开发语文第二天地。近两年来,具体作了如下尝试:

一、游览名胜古迹,教学更开放

我县境内名山沃洲、天姥、石城、南岩、穿岩环布其间。东晋以来,高僧名士,隐居栖止;墨客骚人,驻足盘桓。诸多名胜古迹,近年来逐渐被旅游部分开发为旅游景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带领《绍兴晚报》小记者们,有目的地组织了教学活动:如以“了解新昌,爱我家乡”为主题的;“欣赏美好风光,保护自然环境”为主题的;并请旅游局专业人士为辅导员对学生讲解这些景观的原因、历史、价值及我们应该在怎样保护情况下开发利用等知识,对学生宣讲有关旅游资源保护的的道德要求和法律法规,并据景点实际,组织诸如“自然赋家乡以美景,我们应该怎样做?”“假如你发现了一棵价值百万的长寿木,你会怎样想?”等道德和法纪知识讨论,不仅提高了语文综合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美好感情和文明消费;如说明文的教学中,教《故宫博物院》一文时,我先以文本了解故宫博物院宏伟壮丽的建筑群,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然后利用大佛寺或沃洲湖等学生熟知的景观资源,要求写出游踪路线,以中学习说明文的策略。这样,本课的学习有效利用了景观资源,在宽松愉悦的教学中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他们纷纷投入其中,很快列出了路线,掌握了运用空间顺序先容建筑物的策略,教师轻松地达到了教学目标;又例如结合新教材和读本上的文化散文,让学生感受我们身边的文化文明。如读汪曾祺的《胡同文化》、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余秋雨的《老屋》,让《绍兴晚报》的小记者们在我的带领下参观类似于胡同文化的澄潭老街、石城古刹、拔茅的桃源仙境等古迹,通过解读它们的外在形态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来理解当地人们的情感思想,在评价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古迹承载的文化与文明,变抽象为具体等等。

二、探寻历史名人,教学更新奇

我县俊杰辈出,1992年入新昌县志者536人,其中有传者53人。如冒死直谏,弹劾奸相的石公弼、石公揆兄弟;明代治政秉公居官清廉的甄完;清代有不恋富贵潜心竹雕艺术的潘西凤。他们或以兴办义学,教化一方而流芳百世,或以操守忠贞,造福百姓而传诵千秋。现代即有中华苏维埃法制建设开拓者之一,革命先烈梁柏台;宁死不作汉奸的民国时期浙江省省长张载阳;著名地球物理学家,我国地磁科学奠基人之一陈宗器等。历代先贤展现出来的那种自强不息、勤劳节俭、知耻而勇等传统美德之精华,是生活在这方土地上人们引以为自豪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楷模。如采用听(请文化馆、党史办、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有关人士作报告)、看(参观有关纪念地和古迹)、议(组织讨论)、写(把感受整理成文)等办法;如在“讲述名人故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以已知的名人故事入手,达到拓宽语文课程的目的,学生不仅走进了身边的历史名人,还感受到名人的人格魅力,不仅提高了听说读写的能力,还推动教学论文了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的形成;如探访古地,集家乡的名人逸事,如尉健行故居水弄堂,求伯君老屋西山等村……了解了名人丰富的精神世界,感受名人给我们的人文素养。

三、演绎风俗习惯和民间传说,教学更生动

我县民间传说颇丰,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有积极的作用。其中如王罕岭、康乐里、四相潭、真君殿等传说,反映了人们对先贤的怀念;徐偃王的传说,反映了对爱民如子的仁义君王的爱戴;朱熹讲学于大佛寺隐岳洞、作诗于醉园半亩塘、写书于祥棠村的故事,反映了对理学的崇尚;剥皮亭的传说,表达了对舍身为民的清官的尊敬;大佛寺三生圣迹和绳锯岩的传说,是对坚忍不拔的意志与毅力的赞扬;挖吊兰的传说,则是对贪得无厌者的讽刺和警告。结合丰富的地域人文资源,开展各类探究性活动:让学生在“民间掌故”中受到乡土文化的熏陶:“民间掌故”指在民间流传的历史上的人物事迹、制度沿革等,它们以古老的方式流传着很多美丽动人的传说,这些都是我们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得天独厚的资源。
以历史影踪中加强文化熏陶,探究新昌的进展,师生共同开发丰富地方的课程资源,可以使语文教学更加生动活泼。
例开展“民谚民谣知多少”朗诵会,“民间故事会”大比拼等活动,使学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德的熏陶,还提高语言运用和想象表达等能力;我还组织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探究和挖掘,学生们有的查阅《乡土志》,有的采访本村上了年纪的老人,最后还真搜集到了很多资料,如“‘台头山’村名的来历”、“穿岩山百郎洞的传说”、……学生在此基础上,编辑了一本属于学生们自己的《民间故事》,俨然成了一个个小历史学家,小考古队员;例在“乡情民俗”中感悟淳朴的乡情:风俗人情在我县有着深厚的底蕴,以此为学习资源,独具风味。活动中,学生们个个成了有心人,“正月十五为何吃亮眼汤”、“端午为何裹粽子,吃汤包”……这些平时生活中的小事都成了学生们学习的对象。而一篇篇散发着泥土清香的习作:《又到端午节》、《“白术”风波》、《难忘的真君殿庙会》……则充分展示了学生们课外学习的成果。

四、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使教学更丰富

开展一项专题探讨,一次专题采访,一个调查报告,一件文物先容,一个主题绘画,一套摄影作品等等多种多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如“先容新昌小吃”、“天姥骄子─一身正气的尉健行”、“话说古戏调腔”等,通过调查、访问、搜集等方式来呈现学习的过程,并以说、写、画、编、演、展等方式展示各自的学习成果。例学生设计出琅琅上口的广告词:如“新昌大佛寺,寺佛大过神”,“香香的、滑滑的、一溜下芋饺”……大大丰富了教学活动。
面对境内丰富的乡土史科和景观资源,可以说博大精深,难窥一斑;我越来越感到自身文化底蕴不够,对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筛选鉴别能力不够,如何把散见的资源化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的组合变通能力不够。但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我将继续探讨“乡土史料和风景旅游资源与语文探究性教学相结合”之路,开发利用这一“聚宝盆”,使课
程资源在不断地开发、整合、利用中,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素养。
(浙江新昌县城关中学;312500)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