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活动”是语文课堂基本教学形态等

更新时间:2024-01-18 点赞:6788 浏览:2308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生:我觉得他作了一个很强烈的比较,以“为人五;为窗八”到“为字共三十有四”,用那么多的东西和“而计其长,曾不盈寸”作比较。
生:我以为他还是给读者带来很深刻的印象,由于前文如此细腻的描写都是分开来写的,以一个空间的顺序来描写的,也许我们看着并不觉得雕刻了多少内容,可是最后一段话一统计,我们就感觉到,哦,那么小的桃核,雕刻了那么多的内容。给读者一个很深刻的印象。
师:我们看看,最后一个自然段“为人五;为窗八;为翁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句式看似非常单调,但是思想感情却是——
生:(齐答)非常强烈。
师:强烈的什么之情?
生:(齐答)赞叹。
师:再请一位同学把这种强烈的思想感情读出来。
(生朗读,其他学生都沉浸其中)
师:好的,就是这么小的一个桃核(老师再拿起那枚橄榄核。展示给学生),雕刻了这么多的内容,王叔远的技艺真是非常的高超、奇巧啊。王叔远的这枚核舟,他没有起名字吧?我们来给它起个名字好吗?
生:游赤壁。
师:为什么?
生:由于第一段写的最后一句话,“盖大苏泛赤壁云”,这枚核舟讲的就是苏轼去赤壁游玩的场景,所以为它起名为“游赤壁”。
师:哦,“盖大苏泛赤壁云”,原来王叔远已经起过名字啦。那么大苏泛赤壁。大苏是谁?
生:(齐答)苏轼。
师:苏轼这里有了。在船头。那么“泛”字在哪里呢?老师看不到啊!
师:“泛”字本义是漂浮。哪里体现出舟是漂浮在水面上的呢?
生:“舟尾横卧一楫。”舟子并没有在划船,而是让船自己在漂。
师:舟子在干什么?
生:烧茶和摇蒲葵扇。
师:(笑)烧茶和摇蒲葵扇,这是一个人吧?还有一个人在干什么?
生:啸呼。
师:那么这两个人有没有在划船?
生:没有。
师:舟子没有司其职,说明船是怎样的?
生:随波逐流。
师:对,是漂在水上的。那么“泛”字也有了,“赤壁”在哪儿?我也没看到啊?
生:第二段中的两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和“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赤壁赋》和《后赤壁赋》里面的句子。
师:是的,一枚小小的核舟,我们不仅看到赤壁,仿佛还看到了“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刚才老师朗诵的就是《赤壁赋》中的句子,多么优美的意境啊!我们不得不感叹王叔远构思的奇巧啊!
师:这节课我们欣赏了两件精品:一是王叔远的雕刻杰作,另一个是魏学洢的这篇文章。假如没有王叔远,就没有这么奇巧的核舟;假如没有魏学洢。这份奇巧就不能保存下来。王叔远用雕刻体现出“大苏泛赤璧”这一主题,以而给人以艺术美感的享受。当然,我们享受这艺术美感的时候,还必须要感谢用文字将这“奇巧”体现出来的人——
生:(齐答)魏洢。
师:好,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李海林(以下简称“李”):你这是《核舟记》第二节课吧?
王荣(以下简称“王”):是。
李:那你第一节课是教的什么?
王:第一课时,我主要是教了一些字词和难理解的句子,先容苏轼、佛印和鲁直。
李:你具体是怎么教的?
王:我是让学生解释每一句话。一个学生负责解释一句,其他同学补充。这大概用了半节课的时间,然后我归纳了课文中出现的几个语法现象,一字多义呀,通假字呀,表示数量的句子翻译的时候要留意的一些呀,再讲苏轼、佛印和鲁直这几个人。
李:第一节课疏通了一下课文,可不可以理解就是“语言学习”。
王:就是搞清字词句,大体了解课文的内容。
李:课文读懂了,字词句通了。该掌握的语法也似乎讲到了。你第二节课想教什么呢?
王:实在也不能说就懂了。由于文言文的意思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表面的,就是字面意思;一是它的文化内涵。我的第一节课实在只是把字面的意思疏通了一下,但没有讲到它的文化内涵。
李:你所说的这个“文化内涵”是指的什么?
王:就是这个核舟。
李:以何种作用上说它是个文化的东西?
王:这个核舟是艺术品,体现了中国古代工艺品的精巧。
李:你这节课就是教“中国古代工艺品的精巧”,是不是?
王:是呀。
李:这有个名词,叫“文化传承”。
王:哦。
李:第一节课“教语言”。第二节课“教文化”,文言文教学就是这两个目标。第一个目标就是“语言学习”,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第二个目标是“传承文化”,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例如教《邹忌讽齐王纳谏》肯定要教中国的“谏”文化,教《出师表》肯定要教中国的“臣”文化。教《陈情表》肯定要教中国的“孝”文化。所以你这堂课,教学目标是对的。
那么你这堂课是怎么教文化的呢?你能把你的课向我描述一下?我刚才听了你的课,但我还是想听听你怎么描述你自己的课。自己描述自己的课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我有这种经验,发现听一个人描述自己的课比单纯听他的课要获得更多的信息。
王:这堂课我先让学生搞清楚“核舟”的这个“核”是很小的,然后……
李:你是用什么办法让学生搞清楚这个“小”的?
王:备课的时候,我正在吃橄榄,吃完一看,发现课文里的“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大约也就是这个橄榄核这么大,就把它带到课堂里,放在一张纸上,给学生看。
李:哈。你喜欢吃零食,没想到这个爱好对你的教学有帮助。这样学生印象就深了,这叫“体验”:你看,这么小。你为什么要让学生体验这个“小”呢?
王:我不是想教“中国古代工艺品的精巧”吗?这个东西这么小,上面还刻这么多东西,还刻得那么好,这不就是“精巧”了吗?
李:对。实在告诉学生中国古代工艺品是很精巧的,可以用这样的办法:同学们,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是很勤劳很聪明的,他们在很小很小的核上,刻了很多东西,刻得也很好,你们看课文,看看刻得多么好多么好。这样教,也行的。我听过一些《核舟记》,似乎大致上也就是这样教的。你是这样教的吗?
王:我开始也是这样教的。
李:开始?
王:我这不是第一次教《核舟记》,第一次教真的就是这样做的。但是我发现教完了,学生一点反应也没有,并没有觉得这个“核舟”有什么了不起,效果不太好。这一次要上公然课,我想换一种方式。我叫学生先在课外用一张纸折一个船,上课的时候让学生对照课文,把课文上写到的内容都画到船上去。
李:然后再让学生对照王叔远的核舟,说说自己画得怎么样,有什么感受,是吧。这一部分,你花了20多分钟,是你的教学重点吧。
王:是。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王叔远的这个
[1]2[3][4]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