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布满生活气味

更新时间:2024-01-29 点赞:11503 浏览:468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于进展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的一些策略和倡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化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是进展学生语感、思维,提高他们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教师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就应重视阅读教学,并贴近生活,让阅读教学布满生活气味,推动教学论文阅读教学的进展和小学生素质水平的提高。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一些策略和倡议:

一、以文本为基点,向生活化扩展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以语文教本入手,目的却在阅读种种的书”。在这里,课堂教学是“点”,社会生活为“面”,在教学内容上,引进社会生活的活水;在形式上联系实际,丰富生活见闻,让学生介入教学,带着生活的体验走进课堂。使阅读贴近生活,不但能使学生轻松地理解句意,更能深入地体悟全文的主旨。
如: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识字1》用“春天、春风、春雨;柳树、小草、嫩芽;布谷、燕子、蜜蜂;梨花、桃花、杏花”这几组简单的词汇,用白描的手法给我们呈现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图画,贴近学生生活与知识经验。在初读韵文后,引导学生说说这些事物给我们的印象,如:春风吹到脸上是什么感觉?春雨是什么样子的?桃花是什么颜色?你的鼻子能闻到它的什么等等。孩子你一言我一语,相互交流着,感知经验调动起来了。教师再引导:“小朋友,我们一起走进春天,看到河边……草地上……;走进桃园,让春风轻轻地吹到你的脸上,你闻到了……,
天空中……”教师创设了情境,学生走入了情境,优美的意境就读出来了。
由此可见结合教材中的文本例子,让学生介入教学,使阅读贴近生活,能够“因文解道,因道悟文”。阅读教学不仅可以巩固课堂所学到的知识,而且可以起到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扩大知识面等一举数得的效果。

二、关注生活,体验和感受四周的事物

教学形式应生活化,教师应引领学生走进生活,由课堂“狭小的笼”步入广阔的社会空间。如教读“小河与青草”,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与吸收不单靠理性的浅析来解决不足,特别是抽象思维能力还处于起步阶段的低年级儿童更是如此。我们可以首先出示幻灯片,展示小河与青草的风采,接着引导学生解读课文,通过反复的诵读感受小河与小草谦虚谨慎,甘于奉献,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这样水到渠成地引出托物言志的能力练习点。此外,通过演一演,也可以进一步体验和感受生活。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而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以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阅读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教学时应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留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眼前,以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使学生联系实际,多角度、多侧面的了解生活的历史和现实。

三、布置作业,让阅读走进生活

我们不能仅仅在课堂教学中重视读,同时也要把学生带入阅读更为广阔的生活空间。为满足每一层次的学生的需求,拓展学生的阅读总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乐读爱读,使阅读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使阅读成为人生心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让学生在阅读中产生更多的感悟,积累更多的人生经验。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熟悉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练习,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对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仔细观察季节的交替、景物的变化,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比如在教学一些描写自然景物等的文章,如“蚂蚁和蝈蝈”“锄禾”“小松鼠找花生果”等。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身边的自然景色往往不甚在意,甚至有的城区的学生根本就没有或很少走近大自然,造成他们对大自然的感知很浅,仅停留在表面,而且在写作时对这类景物的描写也是比较苍白的。因此他们对这类文中表露出来的那种对于大自然的特殊的感情难以理解,甚至产生不以为然的感觉。实践证实,通过一系列走近自然的活动,再向他们推荐一些描写相关景物的读物,能够有效增进学生对大自然的感情,拉近与大自然的间隔。
总之,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优化了教学过程,使以革新教学论文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在今后的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给小学生创造出一片任“鸟”翱翔的蓝天!
参考文献
[1]董蓓菲.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张庆.我的小学语文观[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3]杨姝.生活化阅读探讨[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4.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大垛中心校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