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审视

更新时间:2024-03-29 点赞:6923 浏览:2984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根据史书记载,从隋朝大业元年(605)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式废除,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周年。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继察举、荐举之后延续了1300年的一种选士制度,它打破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贵族”的权贵世族垄断仕途和用人任官大权,使中国社会文化和政治获得了某种发展的生机与活力,不仅维护巩固了中心集权的君主|教育论文网|统治,而且极大地彰显和弘扬了以忠孝廉耻、仁义礼智为核心的儒家道德。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本质上是为维护中心集权的君主|教育论文网|统治服务的,具有把儒家道德制度化并使教育服务于政治的特质。科举制度包含着大量的道德问题,不仅在考试的内容上以儒家经义为核心和主旨,而且在考试的组织和形式上也深受儒家道德的熏染和影响。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科举制度史,实质上就是一部儒家道德进入政治、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史,是一部儒家道德制度史。研究科举制度,需要也离不开学的视角和考察,必须而且应当结合道德特别是儒家道德的理解和把握来进行。舍此,就很难真正深入熟悉到科举制度的本质和旨归,也很难对其作出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分析与评价。中国科举制度以弘扬儒家的道德为己任,以传播、继续和发扬以“忠孝廉耻、仁义礼智”为核心的儒家道德为归宿,以维持和巩固皇权为终纵目的。选拔任用人才的标准主要是“德行”,即道德。隋炀帝于大业三年(607)下诏:“夫孝悌有闻,人伦之本,德行敦厚,立身之基。或节义可称,或操履清洁,所以激贫厉俗,有益风化。强毅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美秀,并为廊庙之用,实乃瑚琏之资。才堪将略,则拔之以御侮,膂力骁壮,则任之以爪牙。爱及一艺可取,亦宜采录,众善必举,与时无弃。以此求治,庶几非远。”明确指出科举考试重在选拔那些“德行敦厚”之士。崇德,落实到科举考试中,则是要弘扬儒家德义传统,从学理上阐明儒家道德的内在意义和价值,进而在为官为学中身体力行儒家道德。唐宋以降勃兴的科举考试,将儒家文化抬到很高的地位,统治阶级掀起了一次又一次尊孔崇儒的,引导无数考生乃至朝廷官吏学习儒家经典,弘扬儒家经义,并将其与国家的治理、个人的修养以及教育的普及连为一体,进而使科举考试成为推扩和宣传儒家文化的重要机制或手段。科举制度是一种连接教育与政治的选官制度,基本价值目标是选拔出优秀的治国理政人才,使国家政治清明,风俗醇化。就其终极的价值目标而言,则是弘扬和光大儒家“有道”的政治理想,实现化的政治和使政治化。科举制度通过特定的考试程序设计和公正理想追求,聚焦于社会的治理和风俗的醇化,以此来引导考生关心政治,建立并实现自己的政治道德理想。在历代的科举考试中,对儒家基本价值取向的熟悉以及如何应用儒家来解决实际问题,是其不变的主题。明清两朝盛行的八股文取士,也是牢牢围绕儒家经义而展开的。无论隋唐亦或明清,科举考试都推崇儒家思想,把儒家《四书五经》作为考试的权威文本,要求应考者按照《四书五经》的道路学习应考,以考出好的成绩,博取功名。八股文是由宋代的经义演变而成,它要求“代圣贤立言”,对儒家的微言大义进行具体的阐发,设身处地地贴着儒家圣贤的心理和思想去阐释论证儒家道德思想。1300年的科举制,对于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教育的关系,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均具有某种双刃剑的性质。我们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分析和唯物辩证的观点,认真总结科举制度中的利与弊,赐与公道的评价。整体上看,科举制度既有自身的历史进步性和公道性,也有自身的缺失和弊端。从历史进步性和公道性上讲,科举制对隋唐至明清1300年间中国政治、教育、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具有重大的影响,它以轻门第、重才学、任人唯贤实现了对特权制度的否定,以同等竞争的考试与人才选拔实现了社会各阶层的上下活动|教育教学论文|,科举制度使儒家获得的表彰和认可,同时也催生了士大夫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科举塑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形态与知识分子的性格和形象,而且为东亚国家的科举制和西方国家的文官考试制度所鉴戒,对世界文明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就其缺失和社会弊病上讲,主要体现在考试内容的陈腐和考试方式的僵化,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八股取士制度对个体价值确认的简单化、程式化等诸多弊病,使科举考试常常成了猎取功名的工具,儒家经典读得越来越熟,八股文写得越来越好,人品却越来越差,越来越多的读书人异化成了科举考试的奴隶和奴才。清朝后期,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中国则大大落后于时代的潮流和世界的发展,而科举制度仍鼓励考生埋头于《四书五经》及八股文,把科学技术看作为“奇技淫巧”而不屑一顾,严重脱离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和科技文化发展的要求,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后果。总之,科举制度及其所带来的道德效应,如同一块镜子的两面,不仅有善的一面,而且也有恶的一面。从历史发展历程上一般地说,早期是善大于恶,中期是善恶参半,晚期是恶大于善;从动机与效果、事实与价值上说,科举制度的原初动机是好的或者说是比较好的,而在其后来显现出来的效果则是不太好甚至是比较差的,科举制度的价值指向是道德的,而在事实层面上往往又有很多非道德乃至反道德的因素。科举制度使儒家道德制度化政治化,充分实现了儒家道德的现实价值和历史功用,但是制度化政治化的儒家道德恰恰有向封建中心集权和君主|教育论文网|献媚的一面,失却了儒家道德中“从道不从君”的道统精神,因此决定了制度化政治化儒家道德必然会随着科举制度的解体而解体,它比之理论或士林儒家道德无疑有着更多的历史局限性和现实的守旧|英语教学论文|性。科举制成为历史的陈迹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不管它在历史上起过何种积极作用。英国经济学家白哲特说,“整个文明史布满|英语教学论文|着那些最初十分珍贵而最后使人致命的主义和制度”。中国的科举制度就是那种最初十分珍贵,后来逐渐演变成使人致命的制度。今天,我们研究科举制度及其道德问题,是为了更好地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以服务于当代的道德建设。【关键词】:科举制度文化道德取向评价
【论文提纲】:中文摘要3-7英文摘要7-15导论15-291.科举制度蕴涵着大量的道德问题15-212.研究科举制度中道德问题的意义与价值21-263.本文的基本思路、结构与创新26-29第一章科举制度概说29-771.科举制度的含义和本质29-391.1科举制度的含义29-331.2科举制度产生的根源33-361.3科举制度的本质特征36-392.科举制度产生之前的仕进制度39-482.1周代的“世卿世禄”制39-412.2汉代的察举制和征辟制41-452.3魏晋的九品中正制45-483.科举制度的兴起、发展和废除48-773.1隋唐科举制度的创立48-573.2宋代科举制度的改革与发展57-643.3明清科举制度的成熟与衰朽64-77第二章科举制度与中华文化77-1361.中华文化以趋善求治为基本价值取向77-881.1中华文明发展的独特道路77-801.2以天为宗、以德为本的致思路径80-841.3中国文化是一种以善为核心的型文化84-882.科举制度以探寻善政、推行德治为旨归88-1222.1源远流长的德教和德治传统89-952.2推行德教和德治需要特定的人才选拔制度95-1092.3科举制度对德教和德治的促进与发展109-1223.科举制度使儒家政治化和政治化122-1363.1政治化和政治化的含义122-1263.2政治化和政治化是儒家崇尚的理想目标126-1323.3科举制度是实现政治化和政治化的机制和杠杆132-136第三章科举制度中的道德取向和追求136-1951.儒家文化成为科举考试的经典理论136-1631.1唐宋以后统治阶级对孔子和儒学的推崇136-1471.2《四书五经》成为科举考试的经典文本147-1531.3《四书五经》的核心是道德153-1632.科举考试中的命题与阐发163-1802.1命题文本以《四书五经》为依据163-1702.2答题以“代圣贤立言”为基准170-1732.3八股文的崇经尚义取向与追求173-1803.保证科举考试公平而采取的措施180-1953.1“取士不问家世”的公正目标和价值追求180-1823.2严肃考纪和考场规则182-1873.3对考官的选聘极其严格187-195第四章科举制度的评价195-2811.关于科举制度的评价是一个敏感的话题196-2111.1历史上关于科举制存废利弊的六次争论196-1991.2近代以来关于改革和废除科举的争论199-2021.3关于科举的功过是非的不同评价202-2112.科举制度的历史进步性和积极意义211-2402.1科举制度的进步性212-2202.2科举制度对国民性格和道德生活的影响220-2322.3科举制度对世界文明史的影响232-2403.科举制度的弊端与消极作用240-2813.1科举制度对封建君主|教育论文网|的维护及造成的官场腐败240-2543.2科举制度对文化教育的负面影响254-2633.3科举制度产生的道德流弊与世风沉沦263-281主要参考文献281-285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285-286后记286-287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