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城市男男性行为人群性伴特点与艾滋病病毒/梅毒感染情况

更新时间:2024-03-14 点赞:7471 浏览:2116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男男性行为者(menwhohesexwithmen,M)是艾滋病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感染与传播的高危人群之一。M人群的艾滋病病毒传播不仅与自身高危行为有关,还与性伴类型、性伴交往模式、性伴的高危行为等因素相关。目前对于M人群性伴特征与其艾滋病高危行为以及HIV感染关系了解不足。目的了解M人群性伴艾滋病高危行为特征,以及HIV与梅毒感染的现况,分析M人群性伴交往模式与无保护性行为的关系,探索M人群HIV/梅毒感染的相关因素,为今后制定针对M人群的干涉措施提供基础信息。方法本研究选择北京市、哈尔滨市、郑州市与成都市作为研究现场。通过同伴驱动抽样方法与滚雪球方法招募调查对象。采用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来收集调查对象的人口统计学特征、艾滋病相关行为特点,无保护性伴特征,以及HIV和梅毒感染状况。用描述性分析统计M人群HIV与梅毒感染率;通过χ2检验比较不同场所类型M的性伴特征,不同年龄与场所交往模式与无保护性行为关系,以及不同婚姻状况M的性伴与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人群HIV及梅毒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本次调查对象80.8为20~39岁,汉族占95.5,同性性取向比例为65.9,未婚者占74.5,约50.0的人月收入为1000~3000元,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者有46.0;50.0者最常通过互联网寻找性伴。最常去酒吧寻找性伴者以非本市户籍为主,低年龄段较多,性伴数较多,有偶然性伴及贸易|教育教学论文|性伴比例较高,比例也较高。最常去浴池与公园寻找性伴者年龄较大,收入较低,双性性取向比例高,已婚者比例高,同性偶然性伴较多,无保护与无保护交比例高于其他类型者。最常通过互联网寻找性伴的M以大学文化程度居多,同性固定性伴比例较高。通过聚会及社团活动等寻找性伴者离异/丧偶者居多,大学文化程度者居多,单一性伴、同性固定性伴比例较高。在婚M无保护主动、无保护被动以及无保护交的比例均高于非婚组(52.4vs.44.1,42.5vs.33.7,82.8vs.65.6)。M对与之发生过无保护性行为的性伴(sexualpartnerswithwhomtheyhadunprotectedsexualcontact,SPUSC)的艾滋病高危行为了解不足。全部3787名列举的SPUSC中约50.0是贸易|教育教学论文|或偶然性伴。81.8SPUSC的HIV感染状况,94.1SPUSC是否有贸易|教育教学论文|性行为不为调查对象所知,近60.0者是否感染性传播疾病的情况不为调查对象所知,1/3的SPUSC静脉吸毒状况不被了解。约1/3的SPUSC有偶然性伴;近一半者不能坚持使用安全套。浴池型与酒吧型M在性伴的年龄选择上倾向于随机性,公园型、互联网型和聚会型M的性伴年龄选择倾向于同质性。不同年龄交往模式与无保护的关系不明显。M与来源于浴池的性伴间的无保护比例高于性伴来源于其他场所者。拥有不同类型性伴的M亚群之间相互关联,核心亚群为拥有贸易|教育教学论文|性伴亚群和拥有异性固定性伴亚群。不同性伴类型间的无保护性行为率不同,最高的是与女性固定性伴,然后由高到低依次为与男性固定性伴,男性偶然性伴及贸易|教育教学论文|性伴。四城市M人群HIV均匀感染率为6.7,其中成都市的最高为11.1,哈尔滨市的最低为4.5,郑州市与北京市的分别为5.5,6.0;以上四城市M梅毒感染率分别为8.7,9.9,18.9,12.6。HIV感染者的梅毒合并感染比例为27.2。M人群感染HIV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大于40岁,文化程度低,拥有比自己年龄大10岁及以上的性伴,有无保护被动行为。M感染梅毒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大于40岁,文化程度低,有无保护被动行为。依据《中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框架》中艾滋病知识水平的评估方法,调查对象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达到91.2,但根据联合国大会艾滋病特别会议(UnitedNationsGeneralAssemblySpecialSessiononHIV/AIDS,UNGASS)《核心指标构建框架》中以5道知识题全答对率作为高危人群艾滋病知识考核指标,调查对象全答对率为53.7。约50.0M主要从互联网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信息。50.0以上的调查对象在最近1年接受过艾滋病预防相关的同伴教育,发放的安全套或宣传材料等。在出现性病相关症状时,有39.6的M采用自行买药治疗或去私人诊所等方式来处理。结论1.M人群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普遍,不同场所M人群性伴及性行为特点不同。酒吧型与浴池型M高危行为较为突出。2.浴池型M性伴交往的年龄选择较其他类型的M更倾向于随机性,同时M与来源于浴池的性伴间无保护比例高于性伴来源于其他场所者。这两个特点更加突显在浴池活动的M亚人群是感染/传播HIV的高危核心人群,浴池也应成为M人群行为干涉的重点场所。3.拥有男性贸易|教育教学论文|性伴的M与拥有异性固定性伴的M者,更多拥有男性偶然性伴、女性贸易|教育教学论文|/偶然性伴;而不同类型性伴间的无保护率不同。使得拥有此两种类型性伴的M构建了艾滋病从高感染率的贸易|教育教学论文|性行为者播散到同性偶然性伴,同性或异性固定性伴的桥梁。4.M对其SPUSC的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普遍不了解。反映了M人群对自身HIV感染的危险意识低;同时由于对性伴高危行为状况了解缺乏,而无法对与性伴发生性行为时的感染风险做出有效评估,从而影响其主动采取减低危害的行为。5.M人群HIV、梅毒感染率较高,普遍存在的无保护、无保护交,以及不同感染风险亚人群间的性行为可促使艾滋病/性病进一步蔓延。【关键词】: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病毒梅毒性伴危险因素
【论文提纲】:中文摘要5-8英文摘要8-11研究背景11-15研究目的15研究方法15-25研究结果25-46调查对象特征25-29M人群性伴特征29-41M人群HIV/梅毒感染状况41HIV/梅毒感染相关因素分析41-46讨论46-52研究的创新与不足52-53结论53-54建议54-55参考文献55-60致谢60-61综述性网络与男男性行为人群HIV传播61-70个人简介70-71在校期间发表论文71-72附录1××市同志健康调查知情同意书72-73附录2健康调查对象筛查表73-74附录3健康调查登记表74-75附录4××市同志健康调查表75-86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