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知识时代教学设计框架

更新时间:2024-01-08 点赞:3633 浏览:1026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论文根据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的发展走势,以知识时代对人才素质要求的偏向为参照,以促进学习者发展为宗旨,针对客观主义教学设计范型的局限,建构了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研究以为|教育论文网|,随着知识时代的发展,基于产业时代和客观主义的传统教学设计范型,日益凸显其时代和熟悉论的局限,在今天已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需求。于此,传统的教学设计范型面临重新建构的严峻挑战。为了获得时展的生命力,教学设计研究必须自觉与社会发展协同演进,积极回应现实的挑战。本论文所做的研究,是回应挑战的一种积极尝试。论文考察和分析了教学设计的发展历程及其走势,揭示了客观主义和建构主义教学设计范型的典型特征,在熟悉设计和教学设计本质的基础上,重构了教学设计定义,批判性地反思了传统教学设计范型的局限,建构了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模型。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根据知识时代的特点,建构了知识时代人才素质的偏向模型,描述了促进学习者发展的指向。研究以为|教育论文网|,素质教育、建构主义和现代信息技术是构建教学设计框架的三大支柱;连续统思维是教学设计的独特思维方式;学习环境设计是框架研究的重心;使用者设计是教学设计的运作模式和回归教学主体的必由之路。为此,本研究阐述了三大支柱的内涵和作用,论述了连续统思维的内涵、特征和应用方式,深入探究了学习环境设计的理论基础,建构了学习环境设计的实践框架,讨论了基于技术的学习模式构建与应用,论述了教学设计方式走向使用者设计模式的理由和方法。【关键词】:
【论文提纲】:图表索引14-18引言18-26第一章教学设计的发展历程与走势26-58第一节世纪检视:教学设计发展历程考察26-34一、安闲孕育期:20世纪30年代以前26-28二、诞生兴起期:20世纪40~60年代28-30三、正式发展期:20世纪60年代末~80年代30-31四、转型发展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31-33五、教学设计发展历程总括33-34第二节客观主义:传统的教学设计范型34-41一、客观主义的基本假设34-37二、典型的教学设计模式37-41第三节建构主义:发展中的教学设计范型41-48一、建构主义的基本假设41-43二、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模式的倾向:CLEs43-48第四节发展走势: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的嬗变48-58一、处在变革气力|教学论文范文|的激荡中48-49二、基本假设倾向建构主义49-50三、重心转向学习环境设计50-51四、重视以学习者为焦点51-52五、吸纳多学科研究领域养分52-55六、关注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55七、多元哲学倾向的模式构建55-56八、与变革的社会协同演进56-58第二章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58-89第一节现实审视:传统教学设计范型的反思58-66一、无法回避的现实思考58-61二、传统教学设计批判61-66第二节本质揭示:设计与教学设计66-83一、设计的意蕴66-73二、对教学设计的熟悉73-78三、教学设计定义重构78-83第三节模型建构: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83-89一、框架与框架模型83-84二、框架模型的基本假设84-89第三章促进学习者发展:知识时代教学设计的主旨89-128第一节背景:知识时代的特征描述89-94一、信息时代与知识时代89-91二、知识时代的典型特征91-94第二节特征映射:人才素质结构的偏向模型94-108一、模型的建构94-99二、模型的阐释99-103三、模型的隐喻103-108第三节发展指向:学习者高阶能力的发展108-117一、发展与高阶能力发展108-111二、核心能力:高阶思维111-117第四节假设探究:发展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117-128一、基本假设117-120二、高阶学习120-122三、知识建构122-126四、问题/任务设计126-128第四章构建教学设计框架的三大支柱128-159第一节理念支柱:素质教育128-133一、素质教育的定义与核心理念128-130二、主体性教育130-131三、新课程的教学理念131-133第二节理论支柱:建构主义133-145一、建构主义的十大理念133-137二、建构主义的知识、学习和教学隐喻137-141三、当代学习理论的要素框架141-142四、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关键词网络142-145第三节技术支柱:现代信息技术145-159一、技术的隐喻与作用145-148二、用技术支持学习148-154三、技术与课程整合154-159第五章连续统:教学设计的思维方式159-192第一节概念弹性:连续统与连续统思维159-162一、连续统定义及其隐喻159-161二、连续统思维161-162第二节思维映射:教学设计中的连续统162-170一、教学设计中的基本连续统162-166二、基本连续统的类型和思维倾向166-170第三节多维思考:教学设计中的连续统群170-187一、划分连续统的依据170-172二、教学设计中的连续统群172-187第四节实践视角:教学连续统应用模型187-192一、一种可能的教学连续统应用模型187-189二、教学连续统应用模型的思维视角189-192第六章学习环境设计的理论基础192-223第一节意义阐释:学习环境的隐喻与定义192-200一、学习环境:一种发展中的教学隐喻192-196二、学习环境的定义196-200第二节结构视图: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200-205一、多种要素观分析200-202二、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202-205第三节多元统整:学习环境设计的理论框架205-218一、多元理论视野205-207二、情境认知理论207-210三、活动理论210-213四、分布式认知213-215五、一种可能的理论框架统合215-218第四节学习给养:学习环境设计的宗旨218-223一、有意义的学习218-221二、支持有意义的学习221-223第七章学习环境设计的实践框架223-261第一节建构视点:实践框架模型设计223-226一、一种可能的实践框架223-224二、实践框架的阐释224-226第二节交互融合:有效教学原则与技术应用226-233一、有效教学原则研究226-230二、作为技术应用的框架230-233第三节真实要素:任务、情境与问题233-240一、任务233-234二、情境234-236三、问题236-240第四节要义诠释:相关构件分析240-252一、资源与工具240-241二、知识的建构241-244三、学习共同体244-246四、互动246-249五、评价249-252第五节角色重构:教师-学习者关系变革252-261一、教师的角色252-256二、学习者角色256-257三、教师-学习者关系257-261第八章促进高阶能力发展:基于技术的学习模式构建261-294第一节内涵剖析:基于技术的学习模式261-268一、概念分析与旨趣261-263二、基于技术的学习模式类型263-268第二节语义网络:模式变革的取向与特点268-278一、学习模式变革的必然268-272二、变革的取向与特点272-278第三节思维视域:基于技术的学习模式构建278-294一、模式构建的思维框架278-280二、用技术支持自主学习280-283三、用技术支持探究学习283-286四、用技术支持协作学习286-290五、用技术支持反思学习290-294第九章使用者设计:教学设计的运作模式294-324第一节模式演进:使用者设计理念的兴起294-299一、使用者设计阐释294-298二、使用者设计意义298-299第二节深度理解:走向使用者设计的理由299-308一、教师运用理论的情形299-302二、教师的阐释学处境302-303三、教学设计是劣构问题303-305四、教师的教学风格305-307五、隐性知识的显性化307-308第三节实现手段:使用者设计的反思工具308-324一、反思与反思工具308-312二、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反思工具312-315三、客观主义教学设计反思工具315-318四、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反思工具318-324结语324-332参考文献332-351后记351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