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战略同盟探讨

更新时间:2024-02-17 点赞:17887 浏览:8155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高等教育大众化给地方高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目前多数地方高校或多或少存在核心竞争力不足,资源缺乏的问题。本文综合运用竞争理论、大学核心竞争力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等相关理论,以地方高校战略同盟为研究对象,主要对地方高校战略同盟形成的动因、同盟构建、同盟管理、同盟绩效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为地方高校战略同盟的构建发展提供了有效参考解决方案。本论文的研究主要分成八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提出了地方高校战略同盟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系统归纳总结了高校战略同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给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部分为战略同盟的基础理论概述。首先对战略同盟所涉及的主要基础理论知识进行先容,包括竞争理论、大学竞争力理论、社会网络理论;然后对企业战略同盟和高校战略同盟的内涵、特征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为地方高校发展环境与战略同盟动因分析。首先对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地方高校的发展环境进行了分析,然后就地方高校战略同盟形成的动因进行了探讨,阐述了为什么地方高校会选择战略同盟作为自己发展战略选择。第四部分为地方高校战略同盟的可行性和障碍性分析。首先对地方高校战略同盟在理论上和实践中的可行性分别进行了探讨,然后就构建同盟可能存在的一些障碍进行了分析。第五部分为地方高校战略同盟的构建。主要就同盟构建中伙伴选择问题、组织模式问题、支持体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实际解决方案。在同盟伙伴选择方面,根据地方高校战略同盟的特点,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同盟最优伙伴选择原则和评价方案,然后利用关系理论和蚁群优化算法进行战略同盟伙伴选择。在伙伴选择的基础上,提供了地方高校战略同盟参考的同盟组织模式,最后对地方高校战略同盟运行的支持体系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地方高校战略同盟运行的信息技术支持框架。第六部分是战略同盟的管理问题。主要探讨了同盟运行中的可能出现的管理问题。首先对同盟的伙伴关系问题提出了硬性管理和柔性管理两种方法;然后就同盟激励管理问题从宏观、中观、微观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可供参考的解决方案;接着就同盟运行中出现的界面问题提出了基于模糊理论和信息技术的界面管理方案:最后就同盟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进行了一些分析,并提出了可供参考的风险控制和规避方案。第七部分为地方高校战略同盟的绩效评价。主要对地方高校战略同盟绩效的定义和评价问题进行了研究。从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和协同效应的角度出发,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地方高校战略同盟的绩效进行科学全面地评价,并分析了盟员高校的资源和知识对同盟绩效的影响。第八部分是本文总结和研究展望。【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地方高校战略同盟同盟构建同盟管理绩效评价
【论文提纲】:摘要4-6ABSTRACT6-12第1章导论12-241.1研究的背景及目的与意义12-161.1.1研究背景12-151.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5-161.2国内外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与评述16-201.2.1国内外关于战略同盟的研究16-181.2.2国内外关于高校战略同盟的研究18-201.3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20-241.3.1研究目标211.3.2研究内容21-231.3.3研究方法23-24第2章地方高校战略同盟概述24-442.1高校战略同盟的理论基础24-332.1.1竞争理论24-282.1.2高校核心竞争力理论28-322.1.3社会网络理论32-332.2战略同盟的内涵33-382.2.1战略同盟的定义33-342.2.2战略同盟的特征34-352.2.3战略同盟形成的机理35-382.3高校战略同盟的内涵38-432.3.1地方高校战略同盟的定义38-392.3.2高校战略同盟与高校合作、合并的关系39-402.3.3战略同盟提升高校竞争上风的机理40-422.3.4地方高校战略同盟与企业战略同盟的差异42-43本章小结43-44第3章地方高校发展环境与战略同盟动因分析44-633.1地方高校发展环境的机遇44-463.2地方高校发展环境的挑战46-563.2.1资源困境46-533.2.2生源的竞争53-553.2.3竞争带来的威胁55-563.3地方高校高校战略同盟动因分析56-623.3.1基于生态学理论的地方高校战略同盟动因分析56-583.3.2基于能力资源观的地方高校战略同盟动因分析58-62本章小结62-63第4章地方高校战略同盟可行性与障碍分析63-794.1地方高校战略同盟的可行性分析63-764.1.1国外高校战略同盟的鉴戒性63-654.1.2国内高校校际合作的奠基性65-674.1.3地方高校战略同盟的理论上可行性67-694.1.4地方高校战略同盟经济上的可行性69-704.1.5地方高校战略同盟政策上的可行性70-714.1.6地方高校战略同盟管理上的可行性71-734.1.7地方高校战略同盟的现实可行性73-744.1.8地方高校战略同盟效应的数学分析74-764.2地方高校战略同盟的障碍分析76-78本章小结78-79第5章地方高校战略同盟的构建79-1095.1地方高校战略同盟伙伴选择79-945.1.1战略同盟伙伴选择原则79-815.1.2战略同盟伙伴选择指标81-865.1.3基于蚁群优化算法的战略同盟最优伙伴选择86-945.2地方高校战略同盟的组织模式选择94-1015.2.1已有高校战略同盟和联合办学模式94-975.2.2地方高校战略同盟可能的组织模式97-1015.3地方高校战略同盟的支持体系101-1085.3.1战略同盟运行的政府支持101-1035.3.2战略同盟运行的技术支持103-1075.3.3战略同盟运行的契约支持107-108本章小结108-109第6章地方高校战略同盟的运行管理109-1496.1地方高校战略同盟组织关系管理109-1186.1.1同盟关系管理的硬性方法110-1116.1.2同盟关系管理的柔性方法111-1186.2地方高校战略同盟的激励管理118-1296.2.1同盟宏观激励机制121-1226.2.2同盟中观激励机制122-1256.2.3同盟微观激励机制125-1296.3地方高校战略同盟的界面管理129-1376.3.1界面管理的动因131-1336.3.2基于信息技术和模糊论的界面管理133-1376.4地方高校战略同盟的风险管理137-1486.4.1风险管理概述137-1406.4.2地方高校战略同盟的风险内涵与外延1406.4.3地方高校战略同盟风险的诱因识别与分析140-1456.4.4地方高校战略同盟风险的规避与控制145-148本章小结148-149第7章地方高校同盟的绩效评价149-1777.1战略同盟绩效评价综述149-1537.1.1战略同盟评价指标综述149-1507.1.2战略同盟绩效一般评价方法述评150-1537.2地方高校战略同盟绩效评价153-1567.2.1地方高校战略同盟绩效的定义153-1557.2.2高校资源与能力投入与核心竞争力提升情况综合评价155-1567.3地方高校同盟的核心竞争力绩效分析156-1607.4地方高校同盟的协同效应分析160-1667.4.1地方高校战略同盟的协同效应定义和评价指标160-1617.4.2战略同盟协同效应模糊综合评价161-1667.5地方高校战略同盟绩效影响因素分析166-1757.5.1基于资源的视角167-1707.5.2基于知识的视角170-175本章小结175-177第8章结束语177-1798.1总结1778.2主要创新点177-1788.3展望178-179致谢179-180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论文180-181参考文献181-188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