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家庭文化资本对儿童受教育情况影响

更新时间:2024-01-29 点赞:34435 浏览:1576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西方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人们对教育暗含着这样一种乐观的假设:不仅教育本身是好的,而且它还能消除社会上的不同等。但从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起,人们逐渐发现绝对意义上教育机会的扩充,并未消除根植于社会不同等的相对意义上的教育机会的不同等,更未能出现如人们所期望的消除社会不同等的奇迹。无论教育机会怎样扩大,不同职业群、不同收入组、不同性别、不同种族,在入学机会和学业成功机会方面差别都很大。教育上的不同等引起就业、收入、生活水平上的不同等,终极造成恶性循环。为解释这种不同等是怎样发生的,人们开始批判地审视教育。“文化再生产理论”以为|教育论文网|,不同阶级的儿童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受到不同的“初始教育”,这种教育与其家庭所传递给他们的“文化资本”有很大的关系,这种“初始教育”使不同阶级的儿童处在了不同的起跑线上,从而也影响到儿童在学校教育中的学业成绩与地位。学校教育所传播的文化与统治阶级的文化更为接近,统治阶级的习性被转换成学校的一种想当然的文化资本,这样那些已经拥有统治阶级文化资本的人就更轻易取得学业的成功。学校在再生产文化的同时,也再生产了不同等的阶级结构和社会关系。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给了我们一种分析现有教育制度的新视角。在我国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迅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农村家庭占有的文化资本固然也在逐渐的增多,可是这对于我国农村的孩子受教育能有多大的影响?又是怎样影响的呢?我们也许可以鉴戒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来做些简单分析。本文引用了很多现有的研究成果,也进行了一些访谈,站在文化再生产的角度,对我国农村的家庭文化资本怎样影响农村儿童的受教育状况进行了浅析。【关键词】:教育文化再生产文化资本
【论文提纲】:内容摘要4-5Abstract5-8引言8-10第一章文化资本——布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中一个核心的概念10-21一、文化再生产理论概述10-13(一)马克思再生产理论10(二)文化再生产理论10-13二、布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中的几个核心概念13-21(一)文化资本13-18(二)习性18-19(三)场域19-20(四)三者关系20-21第二章家庭文化资本对儿童教育影响的重要性21-23一、家庭经济因素对子女教育的影响并不明显21二、文化因素对教育机会的影响往往比较“顽固”21-23第三章我国农村家庭拥有的文化资本23-33一、农村家长的文化素养23-26二、农村家庭拥有的客观形态的文化产品26-28三、农村父母对子女教育期望28-29四、农村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投入29-31五、农村家庭社会化模式31-33第四章农村家庭文化资本的特征与其成因分析33-37一、农村家庭文化资本的特征33二、成因分析33-37(一)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33-35(二)我国义务教育存在极大的城乡差别35-37第五章我国农村家庭的文化资本对儿童受教育状况的影响37-58一、农村孩子家庭文化资本对学龄前儿童受教育状况的影响37-45(一)对婴幼儿进行早期教育的重要性37(二)我国农村孩子的早期教育的现状37-38(三)学龄前,农村家庭的文化资本对儿童受教育状况的影响38-43(四)一个个案43-45二、农村家庭文化资本对学龄后儿童受教育状况的影响45-58(一)家庭文化资本与学校文化资本的间隔46-501.学校的课程设置46-492.教师的教授方式49-50(二)学龄后,农村家庭的文化资本对儿童受教育状况的影响50-581.农村儿童的文化资本与学校文化之间的间隔继续拉大50-512.对农村儿童综合素质的影响51-523.对农村儿童在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的影响52-534.对农村儿童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受教育机会的影响53-58第六章一个有关农村家庭文化资本的访谈58-63第七章结论与思考63-64一、结论63二、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63-64结语64-65附录65-66主要参考文献66-69后记69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