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探讨

更新时间:2024-01-18 点赞:17681 浏览:8065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高等教育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世界各个国家都在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中国高等教育却存在资金短缺、机构低效的问题,这不仅制约了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更严重的是制约了整个国民经济长期、快速的发展。中国高等教育资金短缺、机构低效问题所反映出来的是众多矛盾现象的存在:社会资金闲置和高等教育资金供给不足的矛盾;经济增长对人力资本的强烈需求和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现象日益严重的矛盾;高等教育经费短缺和高等教育资源浪费严重并存的矛盾等。这些矛盾现象长期困扰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并且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而加重。这些矛盾现象是内在制度缺陷的反映,表明原有的单一政府投资体制无法解决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因此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制度创新,即建立多元化的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本文以经济利益理论为基础,从三个方面对高等教育投资体制进行研究:(一)从高等教育产品的混合物品属性分析入手,分析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公道性;(二)从利益动机和激励机制的角度,分析高等教育多元投资主体结构的效应,提出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资体制能够提高高等教育投资效率的论题;(三)利用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国际比较对本文的论题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研究显示:(一)高等教育产品的混合物品属性,决定了高等教育需要建立政府、个人、私人部分、教育机构等多元化投资主体的高等教育投资体制,以克服市场失灵、政府失灵、教育投资外部性以及市场机制中的机会主义等问题;(二)广义的高等教育投资可以分为两种投资方式,教育机构产权投资方式和非教育机构产权投资方式,教育机构产权投资者可以通过产权制度安排激励和约束教育机构的行为,而非教育机构产权投资者则从消费选择的角度对教育机构的行为进行激励与约束,不同的投资方式对教育机构的服务效率具有不同的影响效应。(三)高等教育机构是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利益实现的载体,不同的投资主体具有不同的利益追求,影响投资主体对教育机构激励与监视的动力,从而影响教育机构的效率。政府以宏观利益为主要目标,这会导致政府对教育机构的激励与监视不利,而个人和私人部分投资者投资高等教育具有直接的利益动机,这些投资主体具有对教育机构的效率进行激励与监视的动力,因此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资体制改革能够提高教育机构的服务效率。本文以为|教育论文网|,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必要的,综合应用各种投资主体的激励与监视效应有利于提高高等教育投资的效率。【关键词】:高等教育投资高等教育产品教育机构效率
【论文提纲】:摘要8-9Abstrcact9-11第1章导论11-191.1问题的提出11-151.1.1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矛盾11-131.1.2中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理论争议131.1.3问题的提出13-151.2论文的逻辑思路与论文的章节安排15-171.2.1论文的逻辑思路151.2.2论文的章节安排15-171.3论文的创新与不足17-19第2章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研究的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19-392.1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研究的文献综述19-302.1.1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及其投资利益研究的文献综述19-282.1.2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效率研究的文献综述28-302.2基本概念的界定30-342.2.1高等教育投资的界定30-332.2.2高等教育投资效率的界定33-342.2.3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界定342.3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高等教育投资的相关理论34-392.3.1马克思、恩格斯高等教育投资方面的相关理论34-352.3.2理论关于高等教育投资的相关论述35-362.3.3经济利益理论关于高等教育投资的相关论述36-39第3章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资体制效率的理论分析39-543.1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必必然性的内在逻辑39-453.1.1高等教育产品的特殊性39-403.1.2高等教育产业的特殊性40-433.1.3高等教育机构市场主体地位的有限性43-443.1.4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必然性44-453.2高等教育投资中的利益关系和投资主体利益实现模式45-493.2.1高等教育投资中的产权关系45-473.2.2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利益实现模式47-493.3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资体制改革的效应分析49-543.3.1制度与教育机构的效率49-503.3.2政府投资低效的成因分析50-513.3.3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资主体的激励与监视效应分析51-54第4章政府投资高等教育的激励与监视效应分析54-734.1政府投资高等教育的多重利益目标54-634.1.1政府投资高等教育的宏观经济利益54-584.1.2政府投资高等教育的微观经济利益58-604.1.3政府投资高等教育的社会利益60-634.2政府投资高等教育的激励与监视效应分析63-684.2.1政府调控高等教育发展的手段634.2.2政府投资比重及激励与监视效应63-644.2.3政府投资方式及激励与监视效应64-684.3政府投资高等教育存在的缺陷68-734.3.1政府投资的多目标性存在的激励与监视缺陷684.3.2政府教育机构产权投资中存在的激励与监视缺陷68-704.3.3政府公共拨款机制中存在的激励与监视缺陷70-73第5章受教育者投资高等教育的激励与监视效应分析73-925.1受教育者投资高等教育的经济利益动机73-785.1.1受教育者投资利益的计量73-745.1.2受教育者收入中的绝对上风与相对上风74-775.1.3受教育者成功机会的增加77-785.2受教育者投资高等教育的利益实现机制78-795.2.1人力资本效应机制785.2.2信号筛选效应机制78-795.3受教育者投资高等教育的激励与监视机制79-815.3.1“成天职摊”制度的实施与“消费者权威”的建立79-805.3.2“消费者权威”的建立与教育机构的成本控制80-815.3.3“消费者权威”的建立与教育机构的服务质量815.4受教育者投资高等教育的激励与监视效应分析81-895.4.1受教育者“成天职摊”定价机制的两种理念81-825.4.2“成天职摊”市场机制定价状况82-835.4.3“成天职摊”差异定价及其激励效应83-865.4.4受教育者融资方式变化及其激励与监视效应86-895.5受教育者投资高等教育存在的缺陷89-92第6章私人部分投资高等教育的激励与监视效应分析92-1046.1私人部分投资高等教育的利益动机92-936.1.1私人部分投资高等教育的利益及利益实现途径92-936.1.2私人部分教育机构产权投资利益的争议936.2私人部分投资高等教育的非营利性问题考察93-996.2.1高等教育机构非营利性的历史根源考察94-966.2.2高等教育机构非营利性的组织解释96-996.3私人部分投资高等教育的方式及其激励与监视效应99-1016.3.1私人部分投资高等教育的方式99-1006.3.2私人部分投资方式的激励与监视效应100-1016.4私人部分投资高等教育的逐利性及其缺陷101-104第7章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效率的国际比较104-1277.1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动因分析104-1097.1.1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及扩张的动力104-1077.1.2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适度问题107-1097.2高等教育体制扩张适应能力的国际比较109-1117.2.1国家间高等教育体制规模扩张适应能力差异的根源109-1107.2.2国家间不同投资体制规模扩张适应性的比较110-1117.3高等教育资金来源结构与教育机构效率的国际比较111-1197.3.1代表性国家高等教育机构资金来源的变化趋势111-1147.3.2高等教育机构的性质与资金来源的差异情况114-1197.4政府投资与高等教育机构效率的国际比较分析119-1277.4.1政府投资比重与政府的控制模式120-1217.4.2政府投资方式与教育机构的效率1217.4.3政府投资与教育机构效率的案例分析121-127第8章中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政策选择127-1458.1中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历程127-1318.1.1政府投资体制的改进127-1298.1.2受教育者“成天职摊”制度的发展历程129-1308.1.3私人部分教育投资制度的演进130-1318.2中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131-1388.2.1中国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资体制改革的现状131-1348.2.2中国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资体制中存在的激励与监视缺陷134-1388.3中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政策选择138-1458.3.1重建政府、市场与教育机构之间的关系138-1418.3.2完善受教育者个人投资的金融支持系统141-1428.3.3吸引私人部分投资高等教育142-145参考文献145-155后记155-156论文独创性声明156论文使用授权声明156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