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校教育中隐性力探讨

更新时间:2024-03-20 点赞:3255 浏览:85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我国少数民族学校教育体系是整个国家学校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教育改革的成败。因此,少数民族学校教育一直是众多学者关注的问题。但是,从总体上看,与主体族群汉族相比,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学校教育发展相对缓慢,少数民族学生辍学率较高且学业成绩普遍偏低。根据很多专家的研究,归纳出了多种原因:或是师资问题;或是教育投入力度问题;或是经济贫困等等。政府和当地部分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如发展经济,提高少数民族家庭的教育负担能力;对贫困家庭的学生实行减免学杂费;加强义务教育的执法力度等等,并以为|教育论文网|上述措施一旦到位,严重的学生辍学状况和学生的学业成绩就将从根本上得到改善。然而,随着对少数民族学生辍学现象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职员逐渐发现,在那些辍学的孩子们中间,有相当一部分并不是由于家庭经济的原因或家里需要帮手,而是他们以为|教育论文网|在学校感到“不适应”,由此他们“厌倦”并“厌烦”了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和学校生活,并因此造成辍学现象的不断发生或学业失败。不仅如此,少数民族学校在为城市和产业社会培养和输送了一批人才的同时,也使一部分遭受到学业失败的学生既无法从教育的渠道进入国家体制,又无法认同和融入当地社区生活。他们满怀着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和憧憬,越来越阔别他们生身的土地和民族文化,成为乡土社会“熟悉的陌生人”。那么,少数民族学校究竟是怎样一种场所?在时间的流逝中,学校里究竟发生了什么?除了师资、教育经费投入和家庭经济等显性因素外,究竟还有哪些隐性因素在影响着少数民族的学校教育,使得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不适应学校教育而遭受到学业失败?学校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区分出“中心”与“边沿”?为什么会产生乡土社会的“陌生人”?他们又该何去何从?这些就是本文所要研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主要借助于社会空间理论为分析工具,运用民族学、教育人类学和教育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对影响少数民族学校教育中的隐性力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研究试图在大量已有文献的基础上,以翔实的田野调查资料为佐证,围绕国家和学校的结构性制约与学生能动性之间的张力进行研究,对少数民族学校教育做出教育人种志的调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少数民族学校教育中由国家、学校共同构成的隐性力如何对少数民族学生形成了宰制性的气力|教学论文范文|,以及学生对这种气力|教学论文范文|进行抵制的双向互动的过程,进而对少数民族学校教育中的隐性力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对策。全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是论文的导论部分。本章提出了论文的缘起以及所要研究的问题,在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本研究可能的突破与创新进行了阐释,并具体先容了教育人种志的研究方法和本文的研究过程。第二章对社会空间理论进行了详尽的先容和理论反思,指出了社会空间理论对于本研究方法论和分析工具上的重要意义。同时对研究的主要概念——隐性力、民族学校教育、学校空间和行动策略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在这些概念上确立了研究框架。第三章对本文所选择地点——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石龙乡的社会生活、生产和生活习俗、民族文化、学校教育状况进行了人种志的描述。学校处于一定的社会场域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并根据这些影响和制约不断调整自己内部的结构,从而与社会场域协调一致。由此,本章在对研究地点进行详尽考察的基础上,对学校所处的政治场域、经济场域、文化场域和教育场域进行了分析,指出:渗透国家权力的政治场域、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经济场域、以主流文化的“普适知识”与“身份文化”为价值取向的文化场域和考试主导下以精英教育为主的教育场域都介入到学校的运作过程中来,从而使学校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策略对所处的社会场域做出回应。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这三章分别对学校生活的常态,学校知识的选择、分类与传递以及学校利益的分配对学生产生的隐性力进行了分析,指出学校通过一系列的控制和权力的实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发挥着隐性但不可忽视的影响。第四章是学校教育中隐性力的第一个作用机制。在学校教育中,隐性力以制度化的形式在学校的生活常态中对学生进行渗透,潜移默化地将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根植于学生的心灵。而且,学校对学生时空的占据和控制,人为地割裂了少数民族学生与民族社区的联系,使学生越来越阔别他们生身的土地和民族文化。第五章是学校教育中隐性力的第二个作用机制。学校通过在公领域对课程知识的传承,完成了对学天生|教育论文网|为符合主流社会价值的人的规训和塑造,由此,少数民族文化和地方性知识消隐到了私领域,学生也成为乡土社会里“熟悉的陌生人”。第六章是学校教育隐性力的第三个作用机制。学校通过对学生文化资本的遴选,完成了学校空间内部中心和边沿的划分,从而实现了学校教育的再生产功能。第七章探讨了在学校空间中,学生通过不同的行动策略对国家和学校的结构性制约进行能动的反应。学生并不是被动地接受学校教育中隐性力的影响,他们会采用各种策略进行抵制。研究在对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学生抵制的五种策略:权宜策略、假发策略、戏谑策略、对抗策略和自我淘汰策略。第八章对研究结论进行了简单归纳,并对发展少数民族学校教育进行了思考:在多元文化背景中重新构建关于少数民族学校教育的理念;实现国家教育与地方性知识的有效整合;坚持以社会公正为价值取向,发展少数民族学校教育。【关键词】:民族学校教育社会空间理论隐性力抵制策略
【论文提纲】:摘要2-5Abstract5-13第一章导论13-41第一节研究缘起及论题说明13-18一、研究缘起13-14二、论题说明14-18第二节研究目标及研究意义18-20一、研究目标18-19二、研究意义19-20第三节以往研究状况20-31一、对隐性力的研究20-26二、对少数民族学校教育中隐性力的研究26-31第四节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31-33第五节本研究可能的突破和创新33-34第六节研究方法34-38第七节研究态度与基本观点38-41一、弱势群体的研究态度38二、研究过程及基本观点38-41第二章研究框架:空间中的主体——实践41-63第一节社会空间理论:空间中的主体——实践42-59一、从马克思到齐美尔:空间的入场42-43二、从列斐伏尔到戴维·哈维:空间的发展43-56三、理论反思56-59第二节隐性力、学校空间与行动策略:概念和分析框架59-63一、本研究的主要概念59-62二、分析框架62-63第三章石龙乡的社会文化状况及学校所处的社会场域63-96第一节石龙乡的社会生活全景图63-76一、聚落类型与设施64-68二、生产和生活习俗68-69三、民族文化69-76第二节石龙乡的学校教育状况76-82一、学校教育的发端76-79二、学校教育的现状79-82第三节社会场域中的民族学校教育82-88一、渗透国家权力的政治场域83-84二、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经济场域84-85三、以主流文化的"普适知识"与"身份文化"为价值取向的文化场域85-87四、考试主导下以精英教育为主的教育场域87-88第四节学校的运作88-96一、"应试才是硬道理"89-91二、追求效益最大化91-92三、加强英语教学92-96第四章权力的规训:学校生活的常态96-124第一节时间和空间的分配97-111一、时间的分配98-102二、空间的控制102-111第二节制度文化的管理111-117第三节仪式的渗透117-124一、升旗仪式117-120二、捐赠仪式120-121三、会餐仪式121-124第五章知识的僭越:学校中的文化传承124-157第一节语言的宰制124-131一、语言与权力的共生124-125二、少数民族语言的异质性125-131第二节知识的僭越:学校中的文化传承131-146一、仪式化的课程知识132-134二、课程知识中的文化倾向134-146第三节民族文化和地方性知识的消隐146-157一、学校教育与乡土社会的暌违146-147二、民族文化的淡化147-151三、地方性知识的消隐151-154四、教育出来的"陌生人"154-157第六章文化资本的差异:身份等级的标定157-202第一节不同学生文化资本的差异159-181一、山地苗族学生159-172二、山地布依族学生172-178三、平坝布依族学生178-181第二节身份等级的标定181-190一、"聪明"、"散漫"但"考得出去"的九(3)班183-184二、"笨"、"呆"、"纯"的九(2)班184-185三、"无可救药"的九(1)班185-187四、班级内部的等级标定187-190第三节学校教育中的再生产190-202一、学校教育的正当性190-192二、学生的自我淘汰192-198三、打工成为一种"惯习"198-202第七章学生的抵制:主体的实践策略202-224第一节学生主体的能动性202-204第二节学生的抵制策略204-224一、权宜策略205-209二、假发策略209-213三、戏谑策略213-215四、对抗策略215-218五、自我淘汰策略218-224第八章结论与思考224-237第一节论文的基本结论224-231一、通过权力的规训,学校有效地实现了对学生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渗透224-225二、学校教育的同质性造成了民族文化和地方性知识的消隐225-227三、学校教育的外向型取向造就了乡土社会的"陌生人"227-229四、学校通过对学生文化资本的等级标定,实现了再生产的功能229-230五、学校教育中的抵制230-231第二节关于发展少数民族学校教育的思考231-237一、在多元文化背景中重新构建关于少数民族学校教育的理念231-233二、实现国家教育与地方性知识的有效整合233-235三、坚持以社会公正为价值取向,发展少数民族学校教育235-237参考文献237-249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249-251后记251-254附图254-255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