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探讨

更新时间:2024-01-19 点赞:4798 浏览:162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我国古代不仅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方面呈现出极大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同时也形成了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本文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和古为今用的原则展开研究,结合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形成的理论渊源和历史条件|教育论文网|,全面探析这一模式形成的历史进程、构成要素、历史特点、作用和现代启示等。全文主要分五个部分:第一章主要从先秦儒家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入手,阐述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得以形成的理论渊源。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与先秦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成形是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得以构建的理论渊源。秦朝的勃兴和速亡,一定程度上与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禁”和“堵”有关。秦朝速亡的教训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得失正是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得以构建的历史条件|教育论文网|。第二章主要研究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形成的历史过程。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汉高祖至景帝时期为探索阶段,汉武帝时期为形成阶段,后汉武帝时期为完善阶段。第三章具体分析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结构及其构成要素。其构成要素包括西汉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基本方法、实现途径和主要对象等。西汉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天人合一”的天道观、以“孝”为核心的孝道思想、以“忠”为核心的政治、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道德架构、以“礼”为核心的等级观念、以“大一统”为核心的政治理念等;基本方法有奉天法古、道德灌输、行为示范、化民成俗等;基本途径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主要对象是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等。第四章则是对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制度支持和历史特点进行了相关研究。一个模式得以形成并在实践中能够发挥作用,必须有相关的制度支持。三老、官学、私学教育以及察举选士等制度则为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供了制度支持。同时,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其不可避免的带有它那个时代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包括教育对象的普及化、教育价值取向的一维化、教育方法、途径的多样化、“教”与“化”相得益彰、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相辅相成等。第五章是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对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历史作用及局限进行评价。西汉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树立儒学的意识形态地位,促进西汉社会核心价值观念的形成,促成西汉社会风俗的转变,维护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本着古为今用的原则,本章还交待了从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过程中得到的相应现代启示。【关键词】: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教化模式儒家思想
【论文提纲】:摘要4-6Abstract6-8目录8-11导论11-20一、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缘起与发展11-12二、研究现状述评12-15三、相关概念界定15-18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8-20第一章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的理论渊源与历史条件|教育论文网|20-44第一节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的理论渊源20-34一、孔子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20-29二、孟子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29-31三、荀子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31-34第二节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的历史条件|教育论文网|34-44一、秦朝的建立与倾覆34-35二、秦朝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及其得失35-41三、西汉的建立及其对秦朝覆灭的反思41-44第二章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形成的历史进程44-67第一节汉高祖至景帝时期:探索阶段44-51一、汉初思想文化领域的政策调整44-46二、汉初国家统治思想的选择46-48三、汉初思想政治教育实践48-51第二节汉武帝时期:形成阶段51-64一、汉武帝时期的社会情况分析51-54二、汉武帝的诏举贤良与董仲舒的贤良对策54-58三、汉武帝的政治更化与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形成58-64第三节后汉武帝时期:完善阶段64-67一、增设博士、发展官学,促进儒学人才培养64-65二、石渠阁议经,进一步强化儒学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地位65-67第三章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及其构成要素67-115第一节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结构67-70第二节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成要素之一:教育内容70-86一、"天人合一"的天道观70-73二、以"孝"为核心的孝道思想73-75三、以"忠"为核心的政治75-78四、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道德架构78-81五、以"礼"为核心的等级观念81-83六、以"大一统"为核心的政治理念83-86第三节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成要素之二:教育方法86-96一、奉天法古86-88二、道德灌输88-89三、行为示范89-92四、化民成俗92-96第四节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成要素之三:教育途径96-105一、学校教育96-99二、社会教育99-101三、家庭教育101-105第五节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成要素之四:教育对象105-115一、天子105-109二、诸侯109-110三、卿大夫110-112四、士112-113五、庶人113-115第四章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制度支持和历史特点115-133第一节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制度支持115-126一、沿置"三老"制度115-118二、置五经博士、兴太学、办官学教育118-122三、发展私学教育122-124四、确立察举选士制度124-126第二节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历史特点126-133一、教育对象的普及化126-127二、教育价值取向的一维化127-128三、教育方法、途径的多样化128-129四、"教"与"化"相得益彰129-130五、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相辅相成130-133第五章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历史作用与现代启示133-150第一节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历史作用及其局限133-143一、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历史作用133-141二、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历史局限141-143第二节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的现代启示143-150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国家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143-144二、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144-145三、深入挖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夯实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底蕴145-150结束语150-152参考文献152-159致谢159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