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特点与地位

更新时间:2024-04-11 点赞:4859 浏览:1476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日本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包括短期大学、高等专门学校、专修学校为主要机构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形成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日本模式。本文通过纵横两方面对日本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以及各相关机构的综合考察,总结出日本高等职业教育形成的特点及其重要地位。第一章先容了战后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按照时间顺序将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二战结束到50年代初期,是战后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恢复与改革时期。这一时期,日本一方面恢复职业教育,另一方面仿照美国模式进行全面教育改革,短期大学得以成立,固然其正当地位迟迟没能得到确立,但这也体现出了高等职业教育方面一定的超前性。第二阶段,50年代初到60年代中后期,是战后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扩充时期。这一时期日本大力增招理工科学生、增设理工科系,修订教育法,将以前作为暂时学校制度的短期大学确立为长久的学校制度。建立了以培养中级骨干技术人才为目标的高等专门学校,使日本的高等职业教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第三阶段,60年代中后期直到现在,是战后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整顿与多样化时期。这一时期,日本开辟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新途径,为高等专门学校毕业生及具有相关技术和学历的人提供深造机会,成立以培养职业或实际生活能力为目标的专修学校以及其它各种职业学校,使日本的高等职业教育呈现出富有日本特色的个性。第二章主要总结了战后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一是依法实施高等职业教育。战后日本颁布了大量的职业教育法,立法严谨、细密,短期大学等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建立与发展都与相关法律规定密切相关。法令在制订或修改前要经过周密的咨询和答申,颁布后要做出相应调整,并设立管理机构严格监视执行。二是财政上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支持。日本在财政上形成针对国立、公立、私立高等职业学校三种不同形式的财政体制,有针对性地予以支持,并用完善的法规来保障其财政政策的实施。三是形成了一支具有高素质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以法律形式严格规定高等职业教师的从业资格,建立完善的教师进修制度,采用多种渠道引进师资,以优厚的待遇吸引优秀人才从事高等职业教育,从而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师资保证。四是培养目标明确。日本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实践性技术人才为根本目标,同时注重学生文化教养的养成,力图使学天生|教育论文网|为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在教育中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开设文化教养及通识等课程,并顺应时展要求,适时调整与更新,保证人才培养与社会的适应性。五是形成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短期大学、高等专门学校和专修学校这三种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教育机构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了一个由不同类型与层次的学校构成且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完整体系。这一体系以私立学校为主导,依存于市场,机构多样,分工明确,相互竞争而又共同发展。第三章先容了战后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首先是战后日本的高等职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的高等教育结构公道。高等院校的类型包括大学和属于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短期大学、高等专门学校和专修学校,可见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已成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大学形成了良性互动。其次,高等职业教育是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助推器。战后日本的高等职业教育根据产业需要来确定学校的类型、设置学校的专业及规定招生模式,并根据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不断做出调整,为战后日本的经济复兴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着人才和劳动力的保障。第三,高等职业教育成为日本创建终身学习社会的有力推动者。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将发展职业教育与创建终身学习社会联系起来,开辟多种渠道向社会开放,致力于教育性能的开发,以其人力物力条件及相关的教育资源上风为建设终身学习社会提供支持。日本的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日本特色,在日本的教育、经济以及社会等各个层面都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和作用,其成功经验对发展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有很好的鉴戒意义。【关键词】: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地位
【论文提纲】:中文摘要6-8ABSTRACT8-10前言10-14第一章战后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14-22一、高等职业教育的恢复与改革15-16二、高等职业教育的扩充16-19三、高等职业教育的整顿与多样化19-21四、小结21-22第二章战后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22-38一、依法实施高等职业教育22-26二、财政支持高等职业教育26-29三、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29-32四、适应时展要求,调整专业设置32-35五、形成高等职业教育体系35-37六、小结37-38第三章战后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38-45一、高职教育成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38-39二、高职教育是战后经济高速发展的助推器39-41三、高职教育成为创建终身学习社会的有力推动者41-43四、小结43-45结语45-48参考文献48-52致谢52-53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53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