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以人为本评价指标探讨

更新时间:2024-03-24 点赞:15996 浏览:7034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以人为本是当前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等诸领域使用概率最高的,具有广泛普适性的词汇之一,这是令人欣喜与兴奋的时代文明之音,社会进步之声。因此深入研究以人为本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可以推动以人为本思想本身的发展,丰富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而且还有利于我国当前发展的各种困难,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弊端,进一步加快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和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真正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有人民共享的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本文的导论部分,主要是从历史的视野对以人为本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题进行阐述,分析了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研究的方法和思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研究的创新之处以及选题缘起和意义。第一章以人为本思想和评价指标体系界说,主要是对以人为本相关概念和以人为本评价指标体系相关概念解析,提出以人为本的“人”,就是指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人民在内的中国最广大人民。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本源,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以人为本有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以人的生命、个人为本。二是以人民为本,以大多数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少数人的利益与多数人的利益发生矛盾时,必须服从集体利益,服从多数人的利益,也更应夸大|教学论文网|第二层含义,我国实践的以人为本就是两层含义的有机统一。“以人为本”,这最简明的四个字体现了我们党的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实践活动的精华。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以及每个人的自由发展,这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第二章以人为本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本章以为|教育论文网|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系统科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理论是其理论基础,而当今的世情、国情、党情、实情是实在践基础。第三章以人为本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目的和原则。主要阐述研究以人为本评价指标体系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更好地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更好地建立我国政府政绩评价指标体系,在研究中一定要坚持科学性、系统性、层次性、操纵性、实用性、可持续性以及注重可比性和权威性等原则。第四章以人为本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深刻领会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充分鉴戒吸收国家和部分省市有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成果,拓宽视野和思路,确立了以人为本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架,其主体构架为:3个分目标、10个复合指标、50个具体指标,从而共同构成了的以人为本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涵盖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等三个领域,每个领域都由若干个复合指标和具体指标构成。首先以人为本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过程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辩证逻辑思维过程,分为以下三个环节:首先,确定以人为本评价指标初选方法为德尔菲法(专家咨询法)、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频度统计法,这是一个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依据党的十七大报告的第三部分,选取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等三方面作为以人为本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分目标:围绕三个分目标,采用问卷形式,预约40名专家,对问卷进行统计,确定了经济发展水平指标,社会公正指标,教科文卫指标,生存环境指标,建设指标、公民权利保障指标、政府工作的化指标,生活水平指标、教育培训指标、信息技术普及应用指标等10个复合指标:类似复合指标的选取,且围绕10个复合指标确定了GDP增长速度、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投资额、产业化率、城镇化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基尼系数、.城乡居民收入比、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贫困发生率、就业歧视指标、性别同等指标、慈善捐款占GDP比重、司法公正情况指标等50个指标为具体指标,这样终极选取并构建了以人为本评价指标体系,即包括3个分目标,10个复合指标,50个具体指标。其次采用的是定性分析,对以人为本评价指标进行优化,然后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FuzzyComprehensiveEvaluation,简称FCE),随机从本文选定的40位专家中抽取5位专家,让他们给我们已经建立的以人为本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分目标、复合指标、具体指标分别赋予相应的权重,各级指标权重的确定,这样才能够建立一套科学公道的以人为本评价指标体系表。最后收集与处理统计指标,采用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从而计算领域指标值和总指标值。第五章以人为本评价指标体系的表现形式与运用。本文以为|教育论文网|综合指标形式(包括总目标指标和三个分目标指标)和分析报告形式(包括总体报告和专题报告)为以人为本评价指标体系的表现形式。而评价我国政府落实以人为本的总体情况和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和政策建议,这是本文研究成果的具体运用,并且运用本文以人为本评价指标体系总表,依据重庆市2009年、2010统计年鉴年,对重庆市政府2008年、2009年以人为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为重庆市政府2008年以人为本指标值为72.35、2009年以人为本指标值为81.99,可见重庆市2009年以人为本评价指标值比2008年以人为本评价指标值高出9.64,说明重庆市以人为本水平在提高,这符合重庆市的实际,由于2008年7月20日重庆市市委召开了三届三次会议,会议提出了建设以民生为核心的“平安重庆、畅通重庆、宜居重庆、森林重庆、健康重庆”等五个重庆建设,因而2009年重庆市以人为本评价指标值比2008年指标值高出9.64个百分点。通过重庆市2008、2009年以人为本指标的实证研究和比较分析,强有力地说明了重庆市政府以人为本的程度和水平在提高,也彰显了重庆市政府所实施的系列民生工程的伟大成效,这当然更是我国政府以人为本的小小缩影,因此本文为我国各级政府提供政策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评价指标以人为本研究
【论文提纲】:摘要6-9Abstract9-13导论13-29一、论题的缘起与意义13-19(一)选题的缘起13-15(二)研究的意义15-19二、研究的方法与思路19-21(一)研究的方法19-20(二)研究的思路20-21三、研究的现状21-25(一)国内研究的现状21-23(二)国外研究的现状23-25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25-29(一)研究的重点和难点25-26(二)研究的创新之处26-29第一章以人为本思想和评价指标界说29-53一、以人为本思想界说29-47(一)以人为本及相关概念界说29-44(二)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44-47二、以人为本评价指标界说47-53(一)以人为本评价指标及相关概念界说47-48(二)以人为本评价指标研究界说48-50(三)以人为本评价指标的特点50-53第二章我国政府以人为本评价指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53-73一、我国政府以人为本评价指标研究的理论基础53-65(一)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53-58(二)马克思主义的系统科学理论58-60(三)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科学理论60-62(四)科学发展观理论62-65二、我国政府以人为本评价指标研究的实践基础65-73(一)当代世界发展变化的客观要求65-66(二)反思我国改革与发展经验教训的需要66-68(三)加强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68-69(四)现有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诸多缺陷69-73第三章我国政府以人为本评价指标研究的目的和原则73-85一、我国政府以人为本评价指标研究的目的73-80(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73-75(二)更好地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75-78(三)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78-79(四)完善我国政府政绩评价指标体系79-80二、我国政府以人为本评价指标研究的原则80-85(一)科学性原则81(二)系统性原则81-82(三)层次性原则82(四)可操纵性原则82(五)可持续性原则82-83(六)实用性原则83(七)注重可比性和权威性83-85第四章我国政府以人为本评价指标的构建85-127一、我国政府以人为本评价指标的确立86-88(一)对科学发展观的再熟悉86-87(二)以人为本评价指标的构架87-88二、我国政府以人为本评价指标选取的方法与步骤88-100(一)以人为本评价指标选取的方法88-91(二)以人为本评价指标构建的步骤91-100三、我国政府以人为本评价指标的具体构建100-114(一)我国政府以人为本评价指标中的分目标的构建100-101(二)我国政府以人为本评价指标中的复合指标的构建101(三)我国政府以人为本评价指标中的具体指标的构建101-112(四)我国政府以人为本评价指标构建应留意的问题112-114四、我国政府以人为本评价指标中具体指标的分析114-119(一)发展为了人民方面的具体指标的分析114-116(二)发展依靠人民方面的具体指标的分析116-117(三)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方面的具体指标的分析117-119五、我国政府以人为本评价指标的指标值的计算119-127(一)我国政府以人为本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119-122(二)我国政府以人为本评价指标值的计算122-125(三)我国政府以人为本评价指标的评价方法125-127第五章我国政府以人为本评价指标的表现形式与运用127-139一、我国政府以人为本评价指标的表现形式127(一)综合指标值形式127(二)分析报告形式127二、我国政府以人为本评价指标的运用127-139(一)评价我国政府落实以人为本的总体情况128-133(二)重庆市政府2008年、2009年以人为本评价指标实证研究133-136(三)我国政府进一步落实以人为本的政策建议136-139结论139-141参考文献141-147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147-149致谢149-151附录1:我国政府以人为本评价指标表151-161附录2:重庆市政府以人为本评价指标数据表161-171附录3:问卷调查171-175附录4:量纲的含义175-176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