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儿童社会教育探讨(1927

更新时间:2024-03-18 点赞:4518 浏览:1336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中外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里,儿童一直处于失声状态,社会对儿童的关注程度不高。儿童一直被视为成人世界的附庸。在古代社会里,儿童教育主要侧重于传统纲常的教育,教育内容偏向于智育和德育,教育方式也较为落后。近代以来,随着儿童本位思想的传入,儿童教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且在1927-1937年的十年间,儿童教育得到极大的发展。本文从社会教育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1927-1937年间国民党统治区域内的儿童教育情况,来对现今儿童教育提供指导和鉴戒。本文分别从以下几部分来进行论述。第一部分,先容民国时期儿童社会教育的背景。首先分析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的儿童社会教育背景,分析从古代到近代儿童教育观念的转变,其次分析1927-1937年间儿童社会教育的背景。将此阶段儿童社会教育的背景具体理清楚,做一个宏观的描述和把握。第二部分,着重先容1927-1937年间倡导儿童社会教育的主要组织机构,通过分析这些组织机构的成立宗旨,具体的活动,来揭示其儿童社会教育的措施和特点。主要是分政府组织和社会组织两方面进行论述。第三部分,论述此时期儿童社会教育的具体措施,分三个方面论述。一是分析当时社会各群体如作家、教育家、画家、音乐家、出版机构等对儿童社会教育的重视及具体的行为;二是分析当时两个重要的儿童节日——儿童节和儿童年里的具体活动,来看当时儿童社会教育取得的成绩和特点,三是分析儿童社会教育的一个具体设施——儿童图书馆,看其在儿童社会教育中的作用。第四部分,论述民国时期儿童社会教育的特点。本文以为|教育论文网|相对于传统儿童社会教育而言,民国时期儿童社会教育内容和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儿童的重视达到了较高的高度,儿童受教育的范围和人数更加广泛,但是也存在消极的方面,最突出的是党化色彩较为浓厚。1927-1937年是民国时期儿童社会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对儿童社会教育的重视程度之高,投入气力|教学论文范文|之大,使得儿童社会教育得到极大的发展。思考当今儿童教育存在的弊端,我们可以从民国时期儿童社会教育的具体举措中吸取经验,促进当今儿童教育的发展。【关键词】:民国时期1927-1937儿童社会教育
【论文提纲】:摘要4-5Abstract5-9绪论9-15(一)选题缘起及意义9-10(二)相关研究回顾10-14(三)研究方法14(四)儿童的定义及儿童社会教育范围的界定14-15一、民国时期(1927-1937)儿童社会教育的背景15-20(一)中国近代儿童教育观念的变革16-181.晚清儿童教育观念的转变16-172.五四时期儿童本位教育观念的传入17-18(二)1927-1937年间的教育方针18-20二、民国时期(1927-1937)倡导儿童社会教育事业的主要组织20-28(一)政府儿童社会教育机构20-231.民众教育馆20-222.上海市儿童幸福会22-23(二)民间儿童社会教育组织23-281.中华儿童教育社23-242.中华慈幼协会24-253.中国童子军25-28三、民国时期(1927-1937)儿童社会教育的具体措施28-47(一)社会各群体对儿童社会教育所做的努力28-381.作家——创作与翻译儿童文学作品28-292.画家——创作儿童漫画29-303.出版机构——儿童刊物的编辑及出版30-334.音乐家——儿童音乐的创作33-345.教育家——积极从事儿童社会教育实践34-38(二)儿童节与儿童年38-441.儿童节38-392.儿童年39-44(三)儿童图书馆的设立44-47四、民国时期(1927-1937)儿童社会教育的特点47-50结语50-51参考文献51-55致谢55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