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农业政策和法律探讨

更新时间:2024-02-06 点赞:23183 浏览:10586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长期以来,由于天气和人们高耗能、高成本、高污染的耕作方式等原因,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及荒漠化现象凸显,农业面源污染严重,水资源短缺,森林资源危机,生物多样性锐减。随着石油农业不可持续性的日渐暴露,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农业领域的发展和应用,生态农业应运而生,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一股新生气力|教学论文范文|。实践证实,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途径。然而,现阶段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其中政策和法律的不健全是最大障碍。因此,构建科学公道的政策和法律体系,为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对促进生态农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所界定的生态农业政策和法律是指调整人们在从事生态农业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各类规范的总称。它在表现形式上,可以是法律法规,也可以是指导文件、规章、制度、标准、机制和规划。本文运用系统分析法,对我国生态农业政策和法律的现状从整体上进行剖析,指出相关政策和法律的缺陷及其危害,即缺乏生态农业政策和法律的框架体系、缺少基本法、缺少基本规划、生态农业技术规程不完善、生态农产品认证制度存在缺陷、科研服务和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不健全、缺乏激励机制、缺乏监视管理制度、考核制度不当和宣传教育体系不健全。本文运用比较分析法,在研究国外生态农业政策和法律的基础上,提出可以移植到我国的相关立法理念、政策、机制和措施。运用归纳与综合分析法,提出构建我国生态农业政策和法律体系的设想,在确定构建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的基本原则:整体性原则、符合我国生态农业内涵的原则、服务生态农业实践的原则与应用现有规范和补充缺位规范相结合的原则。提出了我国生态农业政策和法律体系的框架,主要由四个层次构成:基本规范,即基本法和基本规划;核心规范,即技术规程和产品认证制度;基础规范,即科研、教育培训政策和激励机制;辅助规范,即监视、考核制度和宣传教育政策,阐述了各层次规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体系构建的外部保障机制。本文提出完善生态农业政策和法律体系中主要内容的构想,主要包括:制定生态农业基本法,拟定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目标及原则、生产规定、生态标识、认证管理、监视管理、贸易规则和法律责任等内容;制定生态农业发展规划,着重夸大|教学论文网|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农业规划问题;健全生态农产品认证制度,提出整合认证体系、完善认证标准、组建认证的辅助机构和推行认证机构社会化的构想;创新激励机制,从财政、金融、税收、生态效益补偿四个方面提出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激励措施,并提出重大农业投入政策法制化构想;完善监管制度,主张生态农业工程实施监理制度;变革考核制度,从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绿色会计制度、绿色审计制度和绿色干部考核制度的角度提出变革的方向与完善制度的内容及形式;健全宣传教育政策,针对不同的受众提出应从生态文化教育、环境法制宣传教育、生态农业知识教育和食品安全教育四个方面加强生态农业意识、理论与实务的宣传教育。总之,我国生态农业的科学持续发展有赖于构建科学的政策和法律体系。其中,生态农业法和规划是推进生态农业发展的核心,健全的认证制度是落实生态农产品销售的关键,法制化的激励措施是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保证,健全的考核和宣传教育政策是增强生态农业发展后劲的有力支撑,构建科学高效的监视制度是其他各项制度得以有效落实的保障。【关键词】:生态农业政策和法律框架体系生态农产品认证农业生态补偿
【论文提纲】:摘要3-5Abstract5-151绪论15-291.1研究背景15-171.2研究目的和意义17-211.2.1生态农业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重要措施17-201.2.2完善生态农业政策和法律是发展生态农业的关键20-211.3国内外研究概况21-271.3.1对国外生态农业的界定21-221.3.2国外研究概况22-251.3.3国内研究概况25-271.3.4生态农业政策和法律的发展趋势271.4研究内容与方法27-291.4.1研究内容27-281.4.2研究方法28-292主要概念与相关基础理论29-412.1概念界定29-312.1.1生态农业29-302.1.2生态农业政策和法律30-312.2相关基础理论31-402.2.1生态学原理31-332.2.2可持续发展理论33-352.2.3生态经济学理论35-362.2.4循环经济理论36-382.2.5制度变迁理论38-402.3本章小结40-413我国生态农业政策和法律的现状及其分析41-553.1我国生态农业政策和法律的现状41-463.1.1产生背景413.1.2主要发展阶段41-453.1.3实施现状与问题45-463.2我国生态农业政策和法律的缺陷分析46-543.2.1生态农业政策和法律的框架体系46-473.2.2基本法473.2.3基本规划47-483.2.4技术规程48-493.2.5生态农产品认证制度49-503.2.6科研服务和农民教育培训体系50-513.2.7激励机制51-533.2.8监视管理制度533.2.9考核制度53-543.2.10宣传教育政策543.3本章小结54-554国外的生态农业政策和法律及启示55-664.1国外的生态农业政策和法律55-634.1.1美国55-584.1.2德国58-604.1.3日本60-624.1.4国外生态农业政策和法律的特点62-634.2国外生态农业政策和法律的启示63-654.2.1构建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63-644.2.2重视生态农业政策和法律的配套性和可操纵性644.2.3移植先进的政策和法律制度644.2.4规范各类主管部分的管理体制644.2.5完善相应的法律责任64-654.3本章小结65-665我国生态农业政策和法律体系的构建66-755.1目标665.2基本原则66-675.2.1整体性原则665.2.2符合我国生态农业内涵的原则66-675.2.3服务生态农业实践的原则675.2.4应用现有规范和补充缺位规范相结合的原则675.3我国生态农业政策和法律体系的框架67-715.3.1基本规范685.3.2核心规范68-695.3.3基础规范695.3.4辅助规范69-705.3.5各层次规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70-715.4外部保障机制71-745.4.1政府的供给和保障机制71-725.4.2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保障机制72-745.5本章小结74-756完善我国生态农业政策和法律体系的内容75-1006.1基本法75-776.1.1立法宗旨756.1.2调整对象756.1.3基本原则75-766.1.4主要内容76-776.2基本规划77-806.2.1生态农业发展规划786.2.2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农业规划78-806.3技术规程80-826.3.1生态农业标准80-816.3.2生态农业添加物标准81-826.4生态农产品认证制度82-846.4.1认证体系826.4.2认证标准82-836.4.3认证的辅助机构836.4.4认证机构社会化83-846.5科研和教育培训政策84-856.5.1农业科研体系84-856.5.2教育培训政策856.6激励机制85-916.6.1财政补贴机制86-876.6.2金融扶持机制87-886.6.3税收调节机制88-896.6.4生态补偿机制89-916.7监管制度91-936.7.1生态农业工程监理制度91-936.7.2政府监管制度936.8考核制度93-966.8.1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93-946.8.2绿色会计制度94-956.8.3绿色审计制度956.8.4绿色干部考核制度95-966.9宣传教育政策96-986.9.1生态文化教育96-976.9.2环境法制宣传教育976.9.3生态农业知识教育97-986.9.4食品安全教育986.10本章小结98-100结论100-102参考文献102-110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110-111致谢111-11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