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观历史演变线索 摸索

更新时间:2024-03-18 点赞:5534 浏览:1519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的研究范围是1978年至2006年,共二十九年的时间。在这二十九年间,人们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观念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科学化开端(初始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在这一时期,人们重视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科学化的两个基本特征——“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知识体系和语文教学方法序列化,也是在这个时期提出来的。第二阶段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系统建构(发展和阶段: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至80年代末)。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由教学法发展到关注整体化改革。系统科学的引进给科学化提供了科学依据,推动了整体化改革的纵深发展,科学化改革进入时期。第三阶段是对中学语文教学科学化的反思(反思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在这一时期,人们的观念是糊涂的,简而言之,是人们不知道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究竟该往何处去,中学语文教学失去了主流思想的引导。第四阶段是人文性的追求与语文课堂教学系统的重构(新探索时期:20世纪下半期至2006年)。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由于人文精神找不到一个落实到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恰切的模式,使得它与决定着学生的前途的语文选拔考试格格不入。这些因素使得人文主义课堂备受责难,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回归思想随即产生。回归主义者以为|教育论文网|人文主义中学语文课堂过分关注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而有忽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之嫌,要求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真正统一。回归主义并不是一种新的教学观,而是人文主义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自身调整与优化。【关键词】: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观历史演变线索
【论文提纲】:中文摘要4-5Abstract5-9前言9-11第一章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科学化开端(初始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11-21第一节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科学化的提出11-13第二节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科学化的开端13-15第三节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科学化开端时期的基本思想15-21一、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性质和任务观16-17二、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教法观17-18三、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能力观18-21第二章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系统建构(发展和阶段: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至80年代下半期)21-34第一节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科学化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至80年代下半期)21-23一、科学化运动获得平稳发展21二、科学化运动改革思路的调整21-22三、科学化运动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22-23第二节整体化改革——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系统建构(: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23-27一、整体化改革思想的孕育23-24二、整体改革的发展与复兴24-27第三节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科学化时期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得失27-34一、钱梦龙的“三主四式”阅读课堂教学法28-29二、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29三、宁鸿彬29-31四、于漪31五、张孝纯的“大语文教育”31-34第三章对中学语文教学科学化的反思(反思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34-42第一节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科学化落潮34-35一、——程式化严重34-35二、——孕育着危机35第二节对中学语文教学科学化的反思35-37一、落潮——反思中学语文课堂教学35-36二、不实用——升学唯一性的弊端36-37三、没有绝对的序列——科学化改革的困难37四、创造——改革的更高要求37第三节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关注思想教育始末(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37-42一、反思期的沉寂局面37-38二、反思期关注思想教育38-39三、反思期思想教育推陈出新39-40四、反思期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失去了主流思想引导40-42第四章人文性的追求与语文课堂教学系统的重构(新探索时期: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至2006年)42-58第一节人文精神的崛起和改革的素质教育走向(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42-47一、人文精神的崛起42-45二、改革的素质教育走向45-47第二节人文主义的复兴(21世纪初至2003年)47-48一、人文主义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观被上升为国家意志47-48二、人文主义中学语文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铺开48第三节人文——让中学语文课堂教学闪射人性之光48-51一、茫茫宇宙我为谁——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关注人的存在48-49二、我创造我欢快——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关注人的创造潜能的发挥49-50三、做个真正的自己——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在全球化中寻找个性50-51第四节世纪的回归——人文主义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调整与优化(2004年至2006年)51-58一、新世纪的迷茫51-53二、世纪的回归——人文主义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调整与优化53-55三、世纪之初五彩缤纷的教学理论55-58结语58-59附件:大事记59-62参考文献62-75一、引用文献62-69二、于漪教学观其它参考文献(见22-23页)69-71三、1990年教改情况其它参考文献(见31页)71-73四、2003-2006年教学模式探索其它参考书目(见42页)73-74五、其它参考文献74-75致谢75-76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