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力提升探讨

更新时间:2024-04-05 点赞:16988 浏览:7210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区域品牌管理实践及品牌竞争力理论等热门领域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绿色食品区域品牌建设及竞争力提升问题,就是在经济全球化与竞争国际化背景下,相关学科的理论研究交叉、拓展以及不断融合演进的结果。绿色食品区域品牌建设及竞争力的提升,对于拓展市场,促进产业升级,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深入实施“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发展战略,突出生态与资源比较上风,建立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上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界和学术界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绿色食品区域品牌建设及竞争力的提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理论分析的关键点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绿色食品标志作为证实商标是品牌的一种表现形式,绿色食品区域品牌是其从属概念。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是绿色食品标志的基本内涵,也是其核心价值,这种价值具有信息不对称性。信息不对称问题轻易引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终极形成“柠檬市场”。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的关键在于不同区域对绿色食品核心价值的坚守与强化,在于对绿色食品核心价值赋予与众不同的附加内涵,形成更加鲜明的绿色食品产业区域声誉与形象。另一方面,区域品牌作为地方性公共产品,既具有“私有性元素”,又具有公共性特点。从私有性视角来看,区域品牌是其所属团体介入市场竞争的强力工具,具有私有品牌的全部属性;从公共性视角来看,作为团体内多元主体的公共产品,区域品牌既可能因“搭便车”而导致供给不足,又可能因“公地悲剧”而受到极端机会主义侵害。区域品牌的公共性与私有性是区域品牌建设及竞争力提升分析的两条基本路线,假如从公共性角度团体内的多元主体无法达成目标一致,就谈不上竞争力问题,区域品牌多元主体的目标一致性是其介入市场竞争的关键,也就是说区域品牌“私有性元素”所体现的市场竞争力是以其从“公共性”角度形成的目标一致性为基本条件|教育论文网|。合作竞争机制是多元主体实现目标一致性的制度基础。绿色食品区域品牌建设及竞争力提升问题实质上就是在绿色食品标志管理框架下区域品牌多元主体联合供给问题。绿色食品区域品牌多元主体积极介入到目标一致的品牌战略体系,共同协作建设集体声誉,打造一个层次丰富、内涵完整的公共形象,是实现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力提升的问题关键。绿色食品区域品牌多元主体在区域品牌建设及竞争力提升过程中各具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其中,地方政府居于主导地位,企业是主体,行业协会具有组织管理职能,其他外部作用气力|教学论文范文|,诸如竞争对手、投资商、消费者等都是通过这三种主体对区域品牌发挥作用。区域品牌竞争力的提升是多元主体在合作竞争的基础上通过积极有效的品牌管理建立市场竞争上风的动态发展过程。区域品牌多元主体的动态提升问题可以转换为影响要素的静态构成分析,具体可以分为产业要素、区域要素和品牌要素和支持要素四个方面。根据静态构成要素可以构建相应的评价体系开展评测分析,依据静态要素指标评测结果,同样可以揭示区域品牌竞争力动态提升存在的主要问题。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及评价是提升对策制定的基础。本文运用层次分析和模糊数学方法,采用黑龙江省有关数据资料进行测度与分析,得出竞争力指数为80.89,说明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力处于一般水平。评测结果表明,关键要素中的龙头企业与市场监管以及重要因素中的品牌集聚、产业组织、品牌定位、投资额、教育程度等指标是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建设及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制约瓶颈。评价结果验证了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根据国内外经验、评测分析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建设与竞争力提升的相应对策,即通过加强龙头企业建设增加信誉供给;加强管理制度建设防范市场风险;加强品牌集群建设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强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管理体系建设形成区域品牌整体竞争上风。这些对策可以有效改进那些权重较大且具发展潜力的关键因素,对重要因素中影响较大的指标也具有促动作用。明确劣势并加以改进,突出上风并加以保持,这是本文的实践意义所在。【关键词】:绿色食品区域品牌建设竞争力提升地方性公共产品
【论文提纲】:摘要4-6Abstract6-161绪论16-30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6-181.1.1研究背景16-171.1.2研究意义17-181.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18-251.2.1国外研究现状18-211.2.2国内研究现状21-231.2.3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23-251.3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25-271.3.1研究方法25-261.3.2技术路线26-271.4内容结构和主要创新点27-301.4.1内容结构安排27-281.4.2本文的主要创新点28-302研究的理论基础30-512.1区域品牌理论30-362.1.1品牌的概念与特征30-312.1.2区域品牌的概念与特征31-352.1.3区域品牌的功能、效应及战略管理过程35-362.2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与区域品牌建设36-422.2.1绿色食品信息不对称问题36-382.2.2绿色食品标志管理问题38-402.2.3区域品牌是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40-422.3绿色食品区域品牌建设与竞争力提升42-502.3.1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的概念界定42-432.3.2建设与提升:从比较上风到竞争上风43-462.3.3研究的范式基础:品牌竞争力理论46-502.4本章小结50-513绿色食品区域品牌建设及竞争力提升的机制分析51-643.1区域品牌的公共产品属性51-543.1.1基于公共产品理论的分析51-523.1.2区域品有公共性运营风险52-533.1.3区域品有私有性竞争功能53-543.2区域品牌的建设主体及供给模式54-583.2.1区域品牌的建设主体54-553.2.2区域品牌的供给失灵55-573.2.3区域品牌多元主体联合供给模式57-583.3绿色食品区域品牌建设及竞争力提升机制58-633.3.1相关研究58-593.3.2合作竞争机制:理论与应用59-613.3.3绿色食品区域品牌建设及竞争力提升的机制设计61-633.4本章小结63-644国内外经验鉴戒64-764.1国外实践经验64-684.1.1新西兰国家品牌建设经验64-654.1.2印度班加罗尔软件业品牌建设经验65-674.1.3美国新奇士橙协会品牌建设经验67-684.2国内案例分析68-734.2.1金华火腿品牌的危机管理经验68-704.2.2寒地黑土品牌建设与发展的对策70-714.2.3赣南脐橙品牌建设及竞争力提升的做法71-734.3主要启示及鉴戒73-744.3.1区域品牌建设及竞争力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734.3.2政府是区域品牌建设及竞争力提升的主导气力|教学论文范文|73-744.3.3整体营销建设是区域品牌建设及竞争力提升的关键744.3.4加强区域品牌建设及竞争力提升需要完善管理体系建设744.4本章小结74-765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及综合测评76-975.1影响要素分析与评价指标体系设计76-835.1.1影响要素分析76-825.1.2评价指标体系设计82-835.2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的综合测度83-925.2.1评价模型的建立84-865.2.2评价数据的来源及处理86-895.2.3竞争力的综合测度89-925.3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综合评价92-965.3.1要素及指标的权重分析93-945.3.2竞争力指数的贡献值分析94-965.4本章小结96-976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97-1086.1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发展历程97-986.1.1区域品牌萌芽的资源带动阶段976.1.2区域品牌初步形成的政府推动阶段97-986.1.3区域品牌发展的市场拉动阶段986.2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建设成效98-1046.2.1绿色食品名牌集群整体上风逐步建立98-1016.2.2绿色食品质量监视管理建设成效明显101-1026.2.3绿色食品产业整体实力不断提升102-1036.2.4绿色食品区域品牌建设作用明显103-1046.3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04-1076.3.1问题表现104-1056.3.2原因分析105-1076.4本章小结107-1087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建设及竞争力提升的对策108-1207.1加强龙头企业建设促进品牌信誉供给108-1107.1.1通过政策扶持建设绿色食品企业团体108-1097.1.2鼓励企业创建名牌建设树立品牌形象109-1107.1.3强化企业作为信誉供给的主体作用1107.2加强管理制度建设防范市场风险110-1147.2.1建立绿色食品区域品牌发展保护机制110-1127.2.2完善绿色食品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112-1147.3加强品牌集群建设增强市场竞争力114-1167.3.1做强做大现有品牌促进区域品牌发展114-1157.3.2发展产业集群促进品牌集聚115-1167.4加强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管理体系建设116-1197.4.1构建基于协作的多元主体联合供给体系116-1187.4.2完善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的市场运营体系118-1197.5本章小结119-120结论120-122参考文献122-129附录129-137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137-138致谢138-139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