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沟通论述探讨与实践

更新时间:2024-02-04 点赞:33245 浏览:1556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传统语文教学注重单向传递,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学天生|教育论文网|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语文教学成了背诵之学、识记之学,消解了语文教学的审美性、体验性、情感性和想象性,它成了语文教育发展的桎梏。随着现代知识的后现代转型,人们开始把语文教学引向沟通和理解,注重语文教学的体验性、情感性、理解性和对话性,把语文教学看作一个交互主体性的对话和沟通的过程,是学生、教师、编者和教学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活动。可见,语文教学沟通引入语文教学,不仅标志着语文教学范式的转型,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首先对语文教学沟通进行了阐释,指出了语文教学沟通的价值取向,论述了语文教学沟通的理论基础:解释学理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第二部分论述了语文教学沟通的本质特征,即交互主体性、多元开放性、意义天生|教育论文网|性和情感审美性。在对语文教学沟通本质特征阐释的基础上,提出了语文教学沟通的实施策略—体验策略、对话策略、多元互动策略。语文教学范式由传递向沟通转型,语文课程也相应开始转型,由传递型课程走向沟通型课程。语文沟通型课程的建构是本文的创新点。语文沟通型课程是建构在后现代知识观的基础上的,它以为|教育论文网|:语文课程的实施是以交往、对话和理解为基础的,语文教学应创设一种真诚、自由、和开放的氛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展开对话,师生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接纳着对方,同时又把自己投向对方,获得理解和沟通、精神交流和意义共享。教师和学生必须介入课程的开发,课程文本只有进入师生诠释的境遇之中,才能把潜在的文本转化为现实的文本,使课程文本具有了价值和意义。语文沟通型课程把语文教育看作既是练习学生语言能力的过程,又是传递文化、陶冶人性、促进生命个体总体天生|教育论文网|的过程。因此,语文课程的实施过程不仅是创生课程的过程,而且也是个体精神完整性建构的过程。在语文沟通型课程建构中,本文提出了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观、实施过程观、文化反思观,阐明了语文沟通型课程的本质特征及建构策略。语文课程由传递型课程转向沟通型课程,不但标志着语文课程价值取向由“工具理性”向“解放理性”的转变,也标志着语文课程的评价方式由定量评价转向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语文课程走向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整合。语文沟通型课程的建构必将推动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使语文教育走向以“立人”为本,精神完整性建构为鹄的自由、广阔的天空。【关键词】:语文教学沟通传递型课程沟通型课程
【论文提纲】:中文摘要6-8Abstract8-10引言10-11一语文教学沟通的阐释及理论基础11-20(一)语文教学沟通的阐释11-14(二)语文教学沟通的价值14-16(三)语文教学沟通的理论基础16-201解释学理论与语文教学沟通16-172.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与语文教学沟通17-183.建构主义理论与语文教学沟通18-20二语文教学沟通的本质特征20-26(一)语文教学沟通的交互主体性20-21(二)语文教学沟通的多元开放性21-23(三)语文教学沟通的意义天生|教育论文网|性23-25(四)语文教学沟通的情感审美性25-26三、语文教学沟通的策略26-36(一)体验策略26-301.加强诵读教学26-272.注重文化背景和角色的体验27-283.注重生活体验28-30(二)同等对话策略30-331.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达成与文本视野融合30-312.注重人与人之间对话的引领、合作和反思31-33(三)多元互动策略33-361.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积极介入33-352.利用小组讨论学习,培养学生沟通、协商与合作能力35-36四、语文沟通型课程的新建构36-49(一)从“传递型课程”到“沟通型课程”的转向37-421.现代知识观与“传递型课程”37-402.后现代知识观与“沟通型课程”40-42(二)语文沟通型课程的建构42-491.语文沟通型课程的价值取向观43-442.语文沟通型课程的实施过程观44-473.语文沟通型课程的文化反思观47-49结语49-51注释51-53参考文献53-55致谢55-56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56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