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初探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探讨

更新时间:2024-01-01 点赞:20904 浏览:944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地理实验教学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实践性和探究性,通过实验手段,高度浓缩地展示人们认识和发现某一知识、原理的过程,既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又培养了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和获取新知的能力。本文从课内演示和课外或野外实践两个方面,通过具体的实验案例对地理实验教学作了探究,同时对当前中学的地理实验教学的开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地理实验教学;课内演示实验;课外实践性实验
地理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是中学生基础知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对于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他们对中学的学习、生活还不是很适应,对地理课程也了解甚少,因此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往往不足。教师应通过深入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直观、形象的实验教学方法,激发起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
达·芬奇有句名言:“实验是科学知识的来源,智慧是实验的女儿。”地理实验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实践性和探究性,通过实验手段,高度浓缩地展示人们认识和发现某一知识、原理的过程,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知识、巩固知识,以及提高他们实际操作能力,也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和获取新知的能力。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地理实验教学是目前初中地理教学中值得提倡的教学模式。
在新课程地理教学实施过程中,本人主要从课内演示和课外或野外实践两个方面对地理实验教学作了探究:

一、课内演示实验

课内演示实验指利用地理实验器材,采用演示手段,配合讲解,使学生获得地理事物感性认识的一种方法。演示实验能使学生获得生动而直观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学习对象的印象,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际事物联系起来,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深刻的概念,因其能提供形象的感性经验,较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高质量、高效率地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地理教学中的实验多以模拟实验为主,这是将自然界中不易观察到的现象和演变过程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的直观方法,其内容又以宏观的自然现象和过程为多。这些自然现象和过程,都是时间跨度大、空间范围广,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的,必须通过实验,才能让学生认识和理解。模拟实验既可以使自然现象和过程形象化、具体化和动态化,使抽象的概念易于理解,又能使学生对地理对象的空间分布和发生规律获得较为形象而生动的感知。
实验案例一:模拟地球的运动,理解其地理意义
实验材料:地球仪、手电筒(或灯泡)
实验步骤:
(1)用手自西向东慢速拨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自转方向。
(2)分别从北极和南极上空观察地球的自转方向。
(3)在光线较暗的地方用手电筒或灯泡模拟太阳光照射在地球上。
(4)当太阳光直射赤道时,观察地球自转时昼夜半球的交替现象,注意晨昏圈的位置和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情况。
(5)当太阳光直射南、北回归线时,观察晨昏圈位置的变化,注意全球各地昼夜长短情况的变化。
课内地理实验可以是教师演示实验,也可以是学生操作实验。在教师演示实验中,教师是表演者,学生是观察者。学生只是观察实验演示,而不参与实验工作,这使学生的思维和个性发展受到限制。新课标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取新知的能力。对于教材、生活中的一些已知的结论,可设计实验加以验证,使学生能够从中体验“实践出真知”的过程,对科学研究方法和技能有所认识。学生操作实验强调了学生的自主参与,教师起指导作用,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多元化的。

二、课外或野外实践性实验

课外实践性实验指利用现实中存在的地理事物或地理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应用一定的仪器或工具设备,通过学生独立作业或实地操作,引出要观察认识的现象或使其变化,获得对地理事物亲身感受来掌握地理知识的一种方法。该类实验通过学生的独立作业或实地操作来完成实验,具有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实际操作能力的作用。
实验案例二:如学完地图一节后,要求学生绘制校园平面图
要求:全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绘制一幅校园平面图。
工具:皮尺、指南针、图纸、直尺、笔等。
在这个实践性的实验中要注意地图上方向的表示如操场、道路、教学楼、围墙等建筑物和花、草、树木等绿色植物所处的方向;比例尺的选择如在平面图中如何表示所测量操场、道路、教学楼、围墙等建筑物和花、草、树木等绿色植物之间的实地距离和它们所占的面积;确定操场、道路、教学楼、围墙等建筑物和花、草、树木等绿色植物用什么图例、使用何种色彩。同时在班上交流的过程中,可着重介绍小组同学是如何合作的?碰到哪些困难?有哪些感想?通过这样的实践性操作,不仅使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能深刻理解及熟悉运用,还能培养起他们对自己校园、对学校的亲切感、及对自己劳作的成就感。
教育谚语说:“告诉我,我忘记了;演示给我看,我记住了;让我参与,我理解了”。实验教学强调演示与参与,它能够有力地改变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记录、实验分析研究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得出结论。在设计实验时,能锻炼和培养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实验操作时,需要精细敏锐的感知和观察力去发现一些重要现象,从而培养了观察能力;在研究原因、结果、形成概念的过程中,通过分析、比较、判断、推理等,能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分析能力;还能够培养组织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
地理实验教学的起步较晚、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中学开展地理实验的条件有限,地理教师实验观念和能力欠缺等原因的影响,当前的中学地理实验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我们还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摘自:本科毕业论文范文www.618jyw.com
1)学校应不断完善地理实验的软、硬件的建设,使地理实验成为常规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逐步增添实验器材,有条件的能建成地理实验室,为开展地理实验提供必要的空间和资金保障;学校应建立健全地理实验制度,如成立地理实验领导小组,制订地理实验操作制度、研究制度、评价制度等等,并在地理教师业务评价中加入实验板块,以规范教师的实验行为,调动教师开展实验教学的积极性。
(2)地理教师应树立重视实验的教学观念,积极探究与设计有价值的地理实验。在内容上,教师要着力挖掘教学内容的实验因素,使更多内容可通过实验设计来呈现,让地理实验贯穿地理教材内容的全过程;在实验氛围上,教师要注意营造具有趣味性、创造性和实践性的实验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以便引导所有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到实验活动中;在实验方式上,除了演示实验外,可多设计合作、互动的实验项目;在实验完成后,要注意引导同学个体及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和磋商,使全体同学置身于全员参与、相互促进、多重互动。
(3)教师要注意在实验教学中的情感因素的运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因素也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实验进程中,教师既要及时矫正学生的偏差,更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细微进步和创新思路,以赏识的表情、赞许的目光、精当的语言及时给予激励性评价,调动其他同学的积极性;实验结束后,教师既要客观、科学地评价实验结果,捕捉并放大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的独到见解,也要引导学生体验和反思,真实感受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收获,体验实验带来的喜悦和成就,形成主动参与实验的和信心。
参考文献:
制定.《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
《实验与装备》,2006年第6期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