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分层课堂上实施分层教学一个有效做法

更新时间:2024-02-13 点赞:19291 浏览:8380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当前,提到实施“分层教学”,大家能够产生共识的比较有效的做法很多,诸如将学生分层后,实施分学科走班教学;实施课后分类辅导;合理组合成学习小组,同伴间互助成长;将作业分层,学生自取所需,自主学习;另外还有评价分层、情感分层……梳理这些有效做法,我们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似乎都只停留在课外,即课堂之外的层面。如何在我们的主阵地课堂上有效实施分层教学,使之真正成为实施素质教育、落实课标要求、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一直以来,大家感到没有太多很好的办法。
1 课堂分层教学做法的误区分析
关于在课堂上实施分层教学的探索和总结有很多,查阅有关课堂实施分层教学的文章,其中一种比较流行的交流做法是将教学目标分层。教师事先细致设计好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目标要求,在课的开头展示给已分好“层”的学生,学生根据自己所处的“阶层”对号入座,明确自己应达到的程度和学习目标,然后开始课堂学习,这本没有问题,问题是接下来教师面对这些事先预定了“层”的学生,尽管每个“层”的目标明确了,但在空间和时间都比较有限的课堂里,一般的教师是无法逐一照顾到每一个“层”的群体的。那些“交流”、“展示”、“教师点拨”、“自我修正”、“自主探究”等元素在各种高效课堂的运作模式下,无法针对每一个层面的群体同时或分时展开,教师只能是选择针对某一个“层”(例如“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学生的教学目标来组织课堂教学。这样,课前精心设计的大部分分层教学目标只能由学生自主来完成,这样往往效果不佳,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这样看来,课堂分层与诸多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其他做法之间好像难以融合,更难以驾驭。
2 目前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现象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老师普遍感到,教学目标的分层实施难度是很大的,教学起落点如果把握不准,会造成很多“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课堂的产生。于是,我们发现,课堂上往往容易出现两种现象,一是提高课堂教学的起落点,课堂上教师运用预先设计好的教学模式,会很好地迎合一部分优生的认知节奏,师生间问答呼应此起彼伏,双边互动貌似异常活跃,殊不知,此时的老师正在不自觉地被有限的部分学生牵住了鼻子在走,使得大部分想学而反应没有那么快的学生跟不上老师的节奏,这样,时间一长,这部分学生很容易掉队,甚至放弃。另一种现象是教师面向全体,降低了教学的起落点,优生们会感到一是“吃不饱”,另外一个是,课堂上源于:硕士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教学节奏慢下来了,使得“交流”、“展示”、“自主探究”等各种环节的时间和效果难以保证,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长此以往,会影响优生的发展,影响课堂教学目标的落实。
那么,课堂上,有没有一种行之有效的分层策略来解决这种“顾此失彼”的现象的发生呢?
3 教学法中的有效做法给予的启示
华东师范大学熊川武教授的“自然分材教学法”中关于“知者加速”一个环节的做法,可以让我们课堂分层教学的实施受到启发。“自然分材教学法”认为,学生面临的学习任务会随着学生的个体差异自然分化,而“知者加速”是若干引导学生针对自己存在的学习问题进行自主学习的方法之一,“知者加速”的意思是指在学习过程中,让通过自然分材暂时领先的“知者”,在掌握了当下学习内容的前提下继续前进,不坐等他人。如此,不仅可以让这部分学生能够多学精进,有自己的收获,还可以发展他们的自学能力。我们不难体会到,“自然分材教学法”中的“知者加速”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更多的是涵盖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再次聚焦课堂,我们发现,“自然分材教学法”中通过自然分材领先的“知者”,不正是我们课堂上经常吃不饱的那部分学生吗?教学法中提到的“加速”的办法,能否解决我们的课堂上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既“吃饱”又“吃好”的问题?
4 课堂实施分层教学的有效做法
借鉴“自然分材教学法”中的“知者加速”的做法,我们得出了一个课堂实施分层教学的可行做法,实践证明,这个做法对课堂上实施分层教学是有效的。具体做法是:利用课堂导学案的预设性和生成性的特点,将一定数量的适度拔高了的学习内容事先设置在“课中导学案”的恰当位置上,预设在整个教学过程的某些环节中,在课堂教学时,这部分内容教师不讲,也不设计统一要求,在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的过程中,让已经“掌握了当下学习内容”的同学自行思考和解决。这样教师就可以将课堂教学的落点放在中等或中等偏下的那部分学生身上,放慢了的教学节奏,让学困生有较充分的时间去理解和思考,便于对知识的把握,同时这部分的时间对已经“掌握了当下学习内容”的优生来说,不但不构成时间上的浪费,还能有效地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困扰我们的“吃饱”与“吃好”的问题,进而达到课堂教学要关注全体学生的目的。
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为了达到应有的效果,要注意以下六个细节的处理问题:
4.1 这部分内容一定要在学案上做好可识别的标记或配以固定的栏目名称。如果不做标记,学生就会在识别上浪费功夫,在课堂教学的进行过程中,面对一张不对这部分内容作标记的导学案,让学生自己判断和把握,势必会分散课堂学习的注意力,效果一定会适得其反的。为了下文的表述方便,本文将这一部分的栏目暂定为“知者先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根据情况自行确定。
4.2 “知者先行”的内容一定要经过精心的设计和选择。在内容的选择上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注意与课上当下正在学习的内容相关,“知者先行”不是让优生另起炉灶,不能让学生偏离正在学习的知识的航道,造成应该学的知识掌握和理解不到位,“知者先行”其实就是为分层目标中优生的学习目标服务的。其次是难易要适中,要尽量符合课堂当下学生认知程度的实际需求,太难和太易都不会产生好的效果。
4.3 “知者先行”的内容一定要放在学案所学知识中的恰当的位置。这一类的内容切忌在学案中随意放置或集中放置。随意乱放,会打乱优生的课堂学习节奏,如果在共同学习时还存在障碍的地方又放置了一个障碍,势必会雪上加霜。集中放置不利于学生的即时选择,起不到在课堂上这部分内容应有的适时调节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学案的设计前,充分了解学情,了解优生的认知特点,做到有的放矢。同时,不要布置在当下需要进行小组合作或交流展示等集体课堂活动时,避免影响整体教学效果。
4.4 “知者先行”的内容要灵活多样。思考类的问题、计算类的题目、操作类的活动以及开放的设计类题目等都可以作为“知者先行”的内容,可根据当下课堂的教学行进内容特点投放。当然,各类内容的设置要以不影响周围同学的学习为宜。
4.5 及时、适时解决好优生在“知者先行”中存在的疑问。课堂上,“知者先行”类的问题是要求教师不统一处理的,也不允许在课堂上同学间讨论这类问题,对于此类问题学生存在的疑问,教师在课后要做好相关的答疑和解惑工作。
4.6 运用“知者先行”前,要充分做好学生的必要的学法指导工作。要提前向全体学生解释好学案上这类问题的功能,提出明确的要求,同时关注好不需要处理这类问题的学生的心理感受,从而起到应有的作用。
当然,如何有效地实施课堂分层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提到的这种做法只是其中极其微小的一部分,希望这种做法能在立志研究和实践课堂分层教学的广大教师朋友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