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浅谈浅谈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丧失与重建

更新时间:2024-10-03 点赞:17724 浏览:7454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教学活动并非教师的单纯传递知识和学生被动地接受教材。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习能力
在前几天的作文训练中,我们的作文专题为“议论文写作”。课堂上,我问学生:“议论文应当如何写?”问题抛出,学生一片哑然。我在惊愕之余,更多的是感叹:寒窗十载,与文为友,竟不知何为议论文?
这次偶然的触动,让我想到了一个长期困扰着我的问题:为何班上学生的作文在我精心批改下却依然迟迟得不到提高?给学生圈点出来的病句和错别字,为何还是引不起学生的重视,以致常常“旧病复发”?
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学生不会学习。然而,学生不会学习的原因,更在于教师把本该属于学生的自主权给活生生地“剥夺”了!若尝试着换个角度,将作文的修改权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有精修细改的意识,培养他们的发现能力和纠错能力(譬如针对学生作文中的错别字,让学生自己找出来并纠正,相信他们以后会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出现),或许他们的作文能有一定的飞跃,会有更大的长进。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会创造出奇迹。
语文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是个文学的引领者,有人说:“只有站在了山顶,才能有指点江山的可能。”对课堂语言的把握、每篇文章的咀嚼、独特情感的传递,都考验着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在每一节“主战场”上,你如何将“战争”打赢,是场考验,如何将“战争”打漂亮,那更是一种挑战!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必须兼具睿智、才能和博大。在三者中,我坚信睿智的力量,将其细化到课堂,便集中体现在你的课堂提问上。学生有了学习探究的兴趣,就有可能释放出潜能,以一种超乎寻常的热情去主动学习。
前几天,听了组里面老师的一堂公开课——《可以预约的雪》,他对全文的把握体现在宏观上,处理得特别大气且不落俗套,尤其是在文章的某个不经意之处,提出了几个能帮助学生理解主旨的问题,令人耳目一新,譬如:“文章的开头‘东部的朋友来约我到阳明山往金山的阳金公路看秋天的菅芒花’读起来令人甚觉拗口,作者可以直接说‘东部的朋友来约我到阳金公路看秋天的菅芒花’就行,作为一代名家的林清玄为何偏偏‘啰嗦’不已呢?”
对于这样一个提问,我从学生仰着脑袋端坐的背影来看,学生的思维被激起了,他们对于答案的猜测有多种,但只需其中一两个学生的思维便能起到启发大众的作用。这个细节,很难有学生会留意,但这位老师将其设置成了问题,从教学效果来看,确实也不错。学生在以后的阅读过程中,就有可能去关注微言大义,创造奇迹。当然,闵老师睿智的提问是建立在超常的才能和极其博大的文化底蕴上的,这是生动的实源于:论文标准格式范文www.618jyw.com
践证明。
将学习时间还给学生,他们会许你个蓝天。
多年来对学生的教育,我们一直鼓励“不懂要多问”,但在短短的几年教学经历中,我更鼓励学生的“多思”,作为一所重点中学,我们的学生不存在智商上的“短板”,而缺乏时间上的思考,留些时间给学生,让他们独立思考问题,在多“启发”的基础上,鼓励交流探讨,运用“留白”艺术,这将会是一剂良药,可能在达到效果之前,这会是个行为惯性上的痛苦的过程,但相信“风雨之后,必有彩虹!”他们会许你个蓝天。
学生不会学习,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因为他们的大量时间都被作业挤得满满当当,没有时间去思考文章中的一丝遗憾和困惑,没有时间去读一本好书,没有时间去关注生活。
曾经人民网和人民日报的调查显示:近几年,全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三成受访者对自己读书状况不满意,更有六成多国民希望当地有关部门举办阅读活动,带动自己读书。
读书是一种自发的由内而外的愉悦活动,竟然要靠国家统一举办阅读活动去带动本应是自觉自发的行为,可悲,这更是阅读能力的丧失。
对于我所担任的理科班的大部分学生来说,他们缺乏的是人文情感和审美情趣上的思考。但在班级中,还是存在小部分学生,他们默默无闻,很少主动找老师交流,但他们的学习成绩却一直处于班级中上游,除了智商上的些许差别外,我相信他们可能有着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或者说他们有着较强的学习能力,能自主安排好时间,储备知识体系,条分缕析地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这就是会学习的学生和不会学习的学生的最大差异之处。
语文教学活动并非教师的单纯传递知识和学生被动地接受教材。如果将教育简单地机械化了,教师、学生的关系与操作工、产品的关系有何不同呢?教育,就是要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培养其学习能力。
(作者单位 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