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润色巧借诗词谚语,润色地理课堂

更新时间:2024-01-07 点赞:5226 浏览:1603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中国的诗词谚语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瑰宝,其中蕴藏了许多地理事物的特点以及有用的地理信息。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分析了诗词谚语的艺术特点,并总结出诗词谚语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合理运用,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诗词 谚语 地理教学
1674-4810(2013)28-0110-01
在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地理知识教育,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其实是一个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统一的过程。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引下,把优美的古代诗词谚语巧妙地运用于地理教学中,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还注重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以下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些具体做法。

一、巧借诗词导入,增添地理兴趣

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导入,能够促进学生的情感深入,使其如同身临其境。巧借诗词谚语导入新课,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还能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强烈的求知欲,从而顺利完成地理教学任务。例如,在讲授“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一节时,播放降水形式的动画,同时借用杜甫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思考:降水除了降雨外,还有哪些形式?有了诗词谚语的润色,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教学,还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从而激发地理学习的兴趣。

二、巧用诗词谚语,润色地理课堂

要上好一节精彩的地理课,离开了生动有趣的地理语言是做不到的。为了改变传统地理课堂上枯燥无味的现状,教师有时巧用一句或几句诗词谚语,课堂气氛会迅速变得生动活泼、趣味无穷,学生学习的热情也会随之高涨。例如,在讲授“东南亚”的中南半岛与我国山水相连的山河形势时,我借用陈毅的诗句:“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再如,在“地球的运动”一课中,利用课件展示的诗词“坐地日行八万里”,引导学生思考:这句诗中蕴涵了哪些地理知识?学生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坐地日行”蕴涵了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指的是赤道,“八万里”等于四万千米,蕴涵了地球最大周长约为四万千米的地理意义,也就是地球自转一周所经过的长度。通过以上的教学活动,巧借诗词谚语,突出地理事物的特点,为地理课堂教学添姿添彩。

三、巧借诗词谚语,探究地理问题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巧妙地借用诗词谚语,不仅能突破地理教学中的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还能激活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探究问题的热情。例如,在讲授“地势和地形”一课时,同学们通过判读分层设色地形图中颜色的不同,探究讨论,得出我国地势的特征:西部高,东部低,呈阶梯状分布。我随即说出几句诗词谚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滚滚长江东逝水”等等,我接着问:“同学们,为什么古人诗词中的河流都向东流呢?”小组讨论,学生代表回答:“我国大部分河流向东流,流入太平洋,是由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造成的。”我继续提问:“我们已经知道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东部濒临太平洋,这种分布特点对我国气候有什么影响?”小组内合作探究,学生代表发言:“一般情况下,在同一纬度地区,气温大致东部高西部低,降水东部地区多西部地区少。”通过诗词谚语在课堂教学中的巧妙运用,不仅达到了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白了我国地势特点与河流流向、气候特征之间的关系,还培养了他们思考、分析、探究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四、巧编诗词习题,激发地理热情

课堂反馈练习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有利于对课堂地理知识的掌握和巩固。一般简单枯燥的地理练习题会让学生失去做题的兴趣。如果我们巧妙利用诗词谚语来精编地理习题,能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例如,在讲完“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一课时,课件展示习题:“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中的“春风”指什么风?再如,“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是哪一个地形区的自然景观?这样的题目一出现,不仅让学生耳目一新,还会增添答题的乐趣。

五、诗词渗透德育,丰富地理内容

地理学科中有很多知识都是德育教育的好素材,教师如果巧借诗词谚语,抓住其中的闪光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不仅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还能激起学生情感思想上的共鸣。例如,在讲授“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一课中,讲青藏高原的地表形态时,用“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来描述。再如,在“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节时,讲述新疆的气温日较差大时,巧妙地说出“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谚语,不知不觉地把学生引入异乡的情境。这样,既摘自:毕业论文免费下载www.618jyw.com
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知识,还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古代的诗词谚语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折射出我国历史沉淀了几千年的思想变化,是中国灿烂文化的无价瑰宝,其中蕴涵着许多优美的地理景观以及丰富的地理信息,所以我们可以将这些诗词和谚语适时贯穿于地理课堂教学中,不仅使地理知识寓于文学艺术之中,还丰富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相结合的优秀人才,从而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责任编辑:庞远燕〕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