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浅析作文教学浅析

更新时间:2024-01-27 点赞:22617 浏览:1049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孩子的眼中,作文简直比登天还难,然而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只是教师平时点拨和培养的不到位,才使得学生有了如此之大的为难情绪。若要让学生轻松跨越这一思想上的障碍,就看我们教师如何去正确引导和点拨,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和写作习惯了。

一、养成观察和积累的习惯

俗话说:“眼中有物,心中有数”。意思是说,动笔前我们一定要对所写的事物进行观察和了解,这样才能从中汲取写作素材。众所周知,作文离不开生活,很多写作素材都来源于生活,但是由于学生缺乏观察的习惯和方法,才会出现“无米下锅”的状况。此时,就需要教师去加以引导。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产生了,才能做到细心地观察,才能萌生写作的欲念,动起笔来才能有的放矢。
俗语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厨艺再高明的主妇如果没有米下锅,也只能望洋兴叹。所以,我们要帮助学生找到“下锅之米”,找到写作的素材,让学生有话可说。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很多形形色色的摘自: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人和事,充满了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有时,我们看到的也只是表面,如果不用心思考,很难从中悟出道理。因此,在指导学生观察人或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引导他们学会用心去体会,唯有如此,才能养成习惯,才能进入良好的写作状态。
观察的目的在于积累,积累是提升写作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小学生受年龄的限制,学习上欠缺主动性。所以,在平时的授课当中,我们要侧重创设一些“生活情境”,以使学生加深对事物的体验。尤其是涉及到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场景,由于这些内容与孩子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更能引发他们的观察兴趣,更能刺激他们产生联想,如此一来,也就有了写的。此外,在学习过程中,还要让学生养成积累的好习惯,比如一些好词好句或好的片段,从中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掌握写作方法,将来应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去。久而久之,对于他们来说写作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二、引导学生主动阅读

阅读是提高学生理解能力的一个标志性开端,它可以将课堂内容从情境式的无纸张教学导向有纸张教学。通过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首先让学生对所读的内容产生兴趣,目的就是对学生的思维不进行捆绑,只是起到成长错误扶正的作用,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开放式的思维,这样便可以促进学生主动表达,非常有助于他们写作能力的提高。
会读才会写,二者息息相关。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升华,只有先借鉴别人的作品,才能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所以,我们提倡读赏结合,读写结合。从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入手,从自己的真切感受中去提炼生活,去进行审美活动,要让学生学会美的创造,领悟美的情理。无论是语言文字的锤炼还是篇章结构的谋求,都应该把握好课内训练、课外练笔和自觉创作这三个层次,才能写出美的文字,作出个性鲜明的文章。
例如,阅读《灰姑娘》时,有关继母和灰姑娘姐姐们的评判,我们可以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完全可以向学生提问:继母和灰姑娘姐姐们是不是坏人,为什么?学生的回答肯定是会认为她们是坏人,理由很多。此时,我们还可以进行追问:如果我非要说继母和灰姑娘的姐姐们不是坏人,你们能不能找出她们不是坏人的理由吗?这种正反两方的提问可以增加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也可以说是将学生思维的单一性转变为多样性,丰富想象空间,不但提高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去观察和判断事物的能力。这对于学生日后的写作构思是大有裨益的。

三、在感悟中加深体验

作文要有真情实感,这就要求学生在表达上要能从实际出发,从生活实践出发,让孩子在玩中感悟,在生活中去体验。身边的人、周围的事、眼中的景等等。这些都是培养他们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只有学会感悟,体验才能加深。这样他们就不会再为写作而苦恼了。
所以,我们要尝试和鼓励学生去通过实践去感悟,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去写真人真事,做真实表达,从粗犷到细微,从书本到生活,由被动到主动。长此以往,学生在写作时就也就有话可写,我们只要稍加指导,学生就能轻松写作了。
而这些,就都要取决于教师平时的帮助和指引,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会积累,最终能够真正实现用我手写我心。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