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虚词高中文言文虚词教法摭谈

更新时间:2024-02-09 点赞:4204 浏览:1165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文言文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虚词是与文言实词共同组成文言句型的一对兄弟。教学实践中,虚词因为表达和代表的意义众多,难以捉摸,所以成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它有的表示语气,有的缓冲音节,有的连贯转折,没有实意,但是一旦缺失则不成整句,丧失语言功能。从教学实践出发,对文言虚词教学方法进行概括总结,为高中文言文教学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虚词;宾语前置;知识迁移
虚词是构成文言文句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不具有实意而让人难以捉摸。仔细分析,文言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等,笔者认为文言词性不同而教学方法也视情况而定,囿于篇幅限制笔者只概括性地进行如下探索与总结:一是要有意识地增加文言文阅读量,这样才能培养语感,在语言中感悟虚词表达的功能和意义,而不是一个个查字典去进行排查记忆。只有多阅读,结合典型例句多理解才能日积月累丰富虚词知识积累,掌握虚词理解技巧;二是要把握随文定义的技巧,能联系上下文对虚词的作用和意义进行合理的判断。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指导高中生学好高中文言虚词进行如下探索与总结:

一、总结加上练习

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边学边引导学生对文言虚词用法及例句进行比较总结,然后进行有针对的教学训练,让大家迁移知识生成技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量。比如,“之”这个文言虚词是我们最常见的,我们就可以对其总结如下:(1)用作代词。严格来说做代词不算虚词的范畴,但是为了区分这里也做对比和理解,此时通常出现在动词后面,作宾语。《愚公移山》中的“操蛇之神闻之”的第二个“之”就是这个意思。(2)用作助词。这个以虚词出现的方式比较常见,相当于“的”,上例中的第一个“之”字就是这个情况。(3)表示特殊语句。如:A“宋何罪之有?”中的“之”就是宾语前置的标志,缓冲语气没有实意;B“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中的“之”在主谓之间缓冲语气无实义。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大家相互举例总结,然后对比、区分,有助于形成系统化的知识脉络,也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和自我总结的不断积累、不断运用的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习惯。

二、对应位置理解

文言文中常出现相似和相同的语言结构构成的对文句式,这种情况下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通常也是相同的。这是从整体句式全局来俯瞰并掌握虚词的用法,推断和推理相应位置的疑难虚词所传递的信息。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种常见“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这样的对称语句,这类句型中往往需要对应的虚词来连缀,该句中处于相同位置的“以”和“而”就可以由“而”表修饰的连词而推断出“以”也是这个意思。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一定不要拆分式理解,一定要让学生掌握通过上下文整齐句式理解虚词的技能,尤其是对称句中相应位置的虚词应重点分析。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不断地引导和鼓励学生去总结规律,鼓励自主学习和探索,进而对虚词有更为明确的认识。

三、从固定格式分析

虚词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特别高,而且许多常用的虚词,在一篇中会反复出现,所以我们对虚词固定格式的总结势在必行。如通常表被动的虚词有“见”“于”“为”“为所”等,表示宾语前置的“之”(如“何陋之有”)“是”(如“唯利是图”)等。同时识记一些含有虚词的固定格式,如“是以”为“以是”的倒装,译为“因为这”,“无以”意为“用来……的”,“其……,之谓也(乎)”也是一个固定格式,根据情况可译为“大概(恐怕、难道)说的是……吧(吗)”。同时,虚词语能比实词强,实词往往要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体现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语气。也正因为如此,虚词在汉语的发展历史中,变化比实词大,这就需要教师在总结虚词的固定格式过程中,对不断变化的虚词发展状况加以介绍。

四、虚词引导句型分析

文言文句型变化丰富多彩,这其中虚词帮忙不少,诸如:倒装句、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等。其中倒装句子还分为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主谓倒装等。这些句子的特殊结构形式往往与虚词的用法存在关联。例如:怅恨久之(《陈涉世家》)。这句话省略了主语,“久”是个时间词,作谓语的补语,而补语之后的“之”就是句子中可有可无的存在了,因此可以通过句子结构的划分来确定,这句话之中的“之”字可以不译。从这些语言现状可以看出,对于虚词的用法总结和教学,教师必须要借助句子结构的讲解,教师可以在进行句子结构教学的过程中渗透虚词理解教学,让学生能够在文言文的其他学习过程中逐步掌握虚词功能。
总之,教学实践中文言文虚词有着丰富多彩的指导和总结方法,我们一定要遴选符合学生认知和发展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知识的实际运用中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徐安崇.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N].山西科技报,2003.
张丹丹.高考文言文虚词备考策略[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1(18).
(作者单位 陕西省渭南市瑞泉中学) 源于:本科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