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作业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评价功能结论

更新时间:2024-03-05 点赞:4991 浏览:140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作业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既要讲究科学的布置,又要追求正确评价。科学地布置作业能够更好地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作业施以正确的评价,可以激励他们学习,改进教师的教学。
作业评价评价方法师生交流评价功能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作业布置和评价是两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尤其是在作业的批改方面,科学合理的评价不仅能够促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过程、思维状况以及情感体验进行及时地总结和调控,而且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甚至能够借此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师生在交流与沟通的过程中增进友谊、加深情感。

一、改进评价方法,彰显人文特色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教师都习惯于用“√”或“×”来判定学生作业中出现的正误,或者用分数来衡量学生的成绩。这种传统的批改手段,在比较学习差异方面的确能够发挥出一定的效用,但是往往缺乏激励性,尤其是在批改任务繁重的情况下,教师根本无暇顾及学生的作业过程,更考虑不到学生的作业感受。从而导致了教师只是为了“批”而“批”,只看结果不看过程,从而忽视了“改”字的重要意义。久而久之,这种马虎了事的批改行为和随意地滥用“√”“×”会让学生迷失方向,甚至会令部分学生产生厌烦感,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
在作业布置上,我首先针对学习目标和学生的学习实际,设计一些趣味性、实用性和创造性都相对比较强的内容,其中也包括难度大一些的开放性习题。这样既可以使我们布置的作业具有一定导向功能,而且能够让所学的知识内容与学生们的生活实际接轨,促进学生去思考,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是在形式上打破常规,不搞“一刀切”。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梯度、分层次进行作业布置,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得到“均衡”发展,又能避免抄袭现象。
这种“改头换面”的作业评价,不但可以指出学生的不足和错误,而且可以使学生在老师委婉的鼓励之下,养成验算的良好习惯。虽然会增加教师的批改负担,但是却在无形当中彰显了“人文特色”,不仅能够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又可以让每一个学生拥有自主探究的机会,十分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二、调动情感因素,加强师生交流

作业既是数学学习的必摘自:本科毕业论文结论www.618jyw.com
然手段,更是师生交流的一个窗口。学生对教师作业批改关注的程度往往取决于教师的评定结果,尤其是小学生更加在乎这一点。巴尔扎克说:“感情是一种熏陶力量”。如果教师能够在作业批改过程中倾注情感,那么这些情感往往就会成为学生学习发展的动力。
我在教毕业班时,曾出现过这样的现象。受不良风气的影响,班里大多数学生对待学习都不思进取,混日子等毕业。听课习惯和学习热情更是不容乐观,不认真完成作业甚至是不完成作业现象比较严重。面对这种情况,我不但没有斥责学生,反而针对那些越是敷衍了事的作业,我越是用心批改。而事实上,一般数学解题当中并不是都满盘皆错,只要是有一个小步骤做得正确,我就会予以肯定,甚至大加赞赏,多多给予鼓励:“再想想看,我相信你能够解决”“有进步,不要着急,只差一点点了”……针对学生的每一处错误,我都会予以提醒,从不批评指责。久而久之,这些“寥寥数语”便演变为情感因素。学生不再觉得作业是负担,反而对作业的批改产生了期盼感,越来越关注数学学习。尽管倾注情感的作业批改,会占用教师的精力和体力,但是,这种情感之火,却能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这么做的目的在于增强他的学习信心。当众表扬,恰恰满足了他的心理需求,这不仅能够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同时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

三、发挥评价功能,促进思维发展

由于学生生活的经历不同,知识基础不同,作业呈现的情况也不会相同,教师应承认并正视这种差异。针对作业中出现的不良情况,教师要给予客观而公正的评价,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分析学习中差距,检测学习中的得失,从而及时调整学习状态,优化学习方法。
如我在讲解完整数加减小数后,布置了这样一道作业题:6-(3+2.4)=?要求学生进行解答。有的学生只把整数部分相减,得出3+2.4=5.4;有的学生先计算3+2.4得5.4,再从被减数6中减去5.4,结果在退位过程中又出现了问题,得1.4。这两个错误的结果的出现,恰恰把整数加减小数中容易混淆或产生错误的地方暴露出来,而且出现这种错误的学生不在少数。于是,我在讲评时,特别就此类习题进行纠错。及时点拨,扫清他们思维上出现的“模糊”障碍,引导他们学会运用正确思维,辩证地看待问题。
总之,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评价不是完成某种任务,而是一种持续的过程。教育评价不是居高临下的教训,而是平等的交流。在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中,给学生留有面子,为其提供与同伴相比较的时机,让学生从教师的点评中,自我反省,自我纠错,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全面、有效的发展,从而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
\[2\]张阳.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