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外动脉硬化发生与血管相关危险因素联系探讨

更新时间:2024-02-15 点赞:24871 浏览:10934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研究背景:急性脑血管病是世界范围内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我国急性脑血管病年发病率为250/10万人,居世界第二位;而且与全球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急性脑血管病的复发率居世界首位;在北京等大型城市,急性脑血管病发病率更高达每年270/10万人,并且逐渐上升。每年由于急性脑血管病死亡的患者数量是冠心病的3倍,存活者中约3/4不同程度地致残。这给社会、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急性脑血管病的高发病率、高致残率以及高死亡率使得急性脑血管病的防治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根据2004年中国脑血管病指南的推测,我国每年新发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70为缺血性卒中。颅内外动脉硬化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的病理基础。进一步研究颅内外动脉硬化与血管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为颅内外动脉硬化针对性的治疗奠定基础,也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防治提供客观依据。此外随着我国老年人所占人口比重逐年增加,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率日益升高成为影响老年人健康及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颅内外动脉硬化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已引起广泛关注,颅内外动脉硬化人群认知功能障碍与血管相关危险因素关系如何?能否通过对颅内外动脉硬化人群认知功能障碍与血管相关危险因素关系研究对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提供帮助呢。因此,本研究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了研究:(1)颅内外动脉硬化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的研究,探讨症状性颅内外动脉硬化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2)颅内外动脉硬化与载脂蛋白B基因多态性的关系研究,探讨载脂蛋白B基因多态性在颅内外动脉硬化中的作用和机制。(3)颅内外动脉硬化与血浆脂肪细胞因子水平的研究,观察颅内外动脉硬化以及其不同狭窄程度的血浆脂肪细胞因子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并进一步探讨颅内外动脉硬化与血浆脂肪细胞因子水平是否存在着相关性。(4)颅内外动脉硬化所致认知功能障碍中代谢综合征的作用,探讨颅内外动脉硬化人群认知功能障碍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第一部分颅内外动脉硬化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目的通过横断面研究,探讨颅内外动脉硬化和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旨在为今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防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连续收集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因脑梗死或TIA在我科住院并行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检查的年龄≥60岁的31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DSA检查结果区分颅内及颅外动脉硬化,共有192名患者作为病例组(颅内外动脉硬化组)进入研究,其中颅内动脉硬化组105名,颅外动脉硬化组87名。选择同一时期与病例组性别、年龄相匹配经超声或CTA检查排除颅内外动脉硬化的196名门诊职员为对照组。对上述人群进行临床一般资料及血管影像资料收集、抽取血液标本并对有无代谢综合征进行判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分析颅内及颅外动脉硬化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的相关性。结果1.在388名研究人群中男性250人,女性138人。均匀年龄65.8±9.3岁。颅内外动脉硬化患者中男性共131例,其中颅内动脉硬化组74名,颅外动脉硬化组58名,对照组男性119名。颅内外动脉硬化组男性人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颅内与颅外动脉硬化组相比较性男性人数也无明显差异(P﹥0.05);颅内外动脉硬化组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而颅内与颅外动脉硬化组相比较,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颅内外动脉硬化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apoB及apo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但颅内与颅外动脉硬化组间相比较血浆同型半胱氨酸、apoB及apoE水平没有明显差异。代谢综合征总体患病率31.4。颅内动脉硬化组各代谢异常组分患病率均比颅外动脉硬化组及对照组增多。颅内动脉硬化组代谢综合征均匀组分个数高于颅外动脉硬化组及对照组。2.颅内动脉硬化狭窄程度≥70的患者与狭窄程度30-69的患者相比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有明显差异(P﹤0.05);狭窄程度≥70的患者中有高血压、高血糖的人数明显高于狭窄程度30-69的患者;狭窄程度≥70的患者具有3、4和5项代谢综合征组分的也明显高于狭窄程度30-69的患者(P﹤0.05);颅外动脉硬化组不同狭窄程度的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无明显差异(P﹤0.05);狭窄程度≥70的患者代谢综合征各项患病人数与狭窄程度30-69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狭窄程度≥70的患者符合1-5项代谢综合征组分的人数与狭窄程度30-69的患者相比也无明显差别。3.在调整了性别、吸烟、冠心病因素后颅内动脉硬化与代谢综合征呈现出明显相关性(p0.001),代谢综合征组分中的高血压、高血糖、低高密度脂蛋白均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有着相关性,此外年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也与颅内动脉硬化明显相关(OR,1.96P=0.01;OR,1.89P=0.007);3、4及5个代谢综合征组分增加了颅内动脉硬化的风险;在调整了性别因素后颅外动脉硬化与代谢综合征没有呈现出相关性,代谢综合征组分中只有高血糖与颅外动脉硬化存在着相关性,另外年龄、吸烟、冠心病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也与颅外动脉硬化有着明显相关性;颅外动脉硬化与代谢综合征组分个数没有呈现出相关性。结论1.颅内外动脉硬化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2.颅内动脉硬化与代谢综合征明显相关,与代谢综合征组分中的高血糖、高血压明显相关;颅外动脉硬化与代谢综合征组分中的高血糖明显相关。第二部分颅内外动脉硬化与载脂蛋白B基因多态性的关系目的通过对颅内外动脉硬化患者的apoB基因多态性的研究,比较颅内与颅外动脉硬化的apoB基因多态性差异,并分别对颅内和颅外动脉硬化与apoB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从分子水平探讨颅内、颅外动脉硬化之间发病差异的机制,为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颅内外动脉硬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连续收集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因脑梗死或TIA在我科住院并行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检查的年龄≥60岁的31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DSA检查结果区分颅内及颅外动脉硬化,共有192名患者作为病例组(颅内外动脉硬化组)进入研究,其中颅内动脉硬化组105名,颅外动脉硬化组87名。选择同一时期与病例组性别、年龄相匹配经超声或CTA检查排除颅内外动脉硬化的196名门诊职员为对照组。对上述人群进行临床一般资料及血管影像资料收集、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apoB水平,焦磷酸测序法分析apoB基因A66848G、G79834A及A47458G突变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分析apoB基因A66848G、G79834A及A47458G多态性与颅内及颅外动脉硬化的相关性。结果1.颅内外动脉硬化组血浆apo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但颅内与颅外动脉硬化组间相比较血浆apoB水平没有明显差异。2.颅内颅外动脉硬化组apoB基因A66848G突变频率高于对照组,但颅内动脉硬化组及颅外动脉硬化组相比无明显性差异;颅内、颅外动脉硬化组不同狭窄程度的A/G基因型分布及G等位基因频率相比较均无明显差异;无论是颅内、颅外动脉硬化组还是对照组,apoB基因A66848G多态性不同基因类型的血浆apoB水平没有明显差异。3.颅内外动脉硬化组的apoB基因G79834A突变频率高于对照组,但颅内动脉硬化组及颅外动脉硬化组相比无明显性差异;颅内动脉硬化组及颅外动脉硬化组不同狭窄程度的G/A基因型分布及A等位基因频率相比较均无明显差异;无论是颅内、颅外动脉硬化组还是对照组,apoB基因G79834A多态性不同基因类型的血浆apoB水均匀有明显差异(P﹤0.05)。4.颅内外动脉硬化组apoB基因A47458G突变频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性差异;但颅外动脉硬化组的A/G基因型分布和G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颅内动脉硬化组;颅外及颅内动脉硬化组组内比较,狭窄程度≥70的患者A/G基因型分布及G等位基因频率与狭窄程度30-69的患者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颅外与颅内动脉硬化组组间比较,无论是狭窄程度≥70的A/G基因型分布及G等位基因频率还是狭窄程度≥30的的A/G基因型分布及G等位基因频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颅内、外动脉硬化组A/G基因型亚组较之A/A基因型亚组apoB水平明显增高。5.颅外动脉硬化与A47458G多态性存在着明显相关性。结论1.颅内外动脉硬化血浆apoB水平明显升高,apoB基因G79834A、A47458G多态性影响血浆apoB水平;2.apoB基因A47458G多态性是颅内动脉硬化与颅外动脉硬化之间差异的遗传决定子。第三部分颅内外动脉硬化与血浆脂肪细胞因子水平的关系目的对颅内外动脉硬化患者的血浆脂肪细胞因子:APN、TNF-α、IL-6、PAI-1水平进行检测,分别观察颅内、颅外动脉硬化以及其不同狭窄程度的血浆APN、TNF-α、IL-6、PAI-1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并进一步探讨颅内、颅外动脉硬化与上述脂肪细胞因子是否存在着相关性,为今后临床颅内外动脉硬化的针对性预防及治疗奠定基础,并为其提供新的猜测指标。方法连续收集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因脑梗死或TIA在我科住院并行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检查的年龄≥60岁的31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DSA检查结果区分颅内及颅外动脉硬化,共有192名患者作为病例组(颅内外动脉硬化组)进入研究,其中颅内动脉硬化组105名,颅外动脉硬化组87名。选择同一时期与病例组性别、年龄相匹配经超声或CTA检查排除颅内外动脉硬化的196名门诊职员为对照组。使用ELISA方法分别检测其血浆APN、TNF-α、IL-6、PAI-1水平,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比较组间、组内血浆APN、TNF-α、IL-6、PAI-1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用于研究颅内动脉硬化及颅外动脉硬化与血浆APN、TNF-α、IL-6及PAI-1水平的相关性。结果1.颅内外动脉硬化组血浆AP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浆PAI-1、TNF-α及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颅内动脉硬化组血浆APN水平明显低于颅外动脉硬化组(P﹤0.05)。2.颅内动脉硬化组中狭窄程度≥70的血浆APN水平与狭窄程度30-69的血浆APN水平相比明显降低,具有明显差异(P0.05),狭窄程度≥70的血浆PAI-1、TNF-α及IL-6水平比狭窄程度30-69的水平相对增高,但并没有明显性差异;在颅外动脉硬化组中狭窄程度≥70的血浆APN水平比狭窄程度30-69的血浆APN水平相对降低,但无明显性差异(P0.05),狭窄程度≥70的血浆PAI-1、TNF-α及IL-6水平比狭窄程度30-69的水平相对增高,但也没有明显性差异。颅内动脉硬化与颅外动脉硬化不同狭窄程度的组间比较,颅内动脉硬化组狭窄程度≥70及狭窄程度30-69的血浆APN水均匀比颅外动脉硬化组不同狭窄程度的血浆APN水平低,有明显性差异(P0.05),但组间不同狭窄程度的血浆PAI-1、TNF-α及IL-6水平相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3.调整了性别、吸烟、冠心病后,颅内动脉硬化与血浆APN、PAI-1、TNF-α、及IL-6水平变化均呈现出明显相关性;在调整了性别因素后,颅外动脉硬化与血浆PAI-1、TNF-α、IL-6水平变化呈现出相关性,与血浆APN水平变化无明显相关性。结论1.颅内外动脉硬化血浆APN水平比对照组明显降低,血浆PAI-1、IL-6及TNF-α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升高;2.颅内外动脉硬化与血浆PAI-1、IL-6及TNF-α水平的升高明显相关;3.颅内动脉硬化与APN水平降低明显相关。第四部分颅内外动脉硬化所致认知功能障碍中代谢综合征的作用目的通过横断面研究,探讨无症状性颅内外动脉硬化人群认知功能障碍与代谢综合征关系,旨在为今后颅内外动脉硬化人群认知功能障碍的防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择重庆渝北、渝中和高新区社区3409名老年人,并在我院门诊行颈动脉超声和CTA/或MRA检查有无颅内外动脉硬化。对上述人群进行临床一般资料代谢综合征判定及神经心理学量表测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人群认知功能障碍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结果1.3216名老年人进入研究,均匀年龄69.4±3.81岁,45.9为女性。470人认知功能障碍占14.6,733人有代谢综合征占22.8其中183人认知障碍.442人有颅内外动脉硬化人数占13.70,其中92人认知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组年龄、吸烟、体重指数、收缩压、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与无认知功能障碍组相比有明显性差异(P﹤0.05,P﹤0.01);此外认知功能障碍组高血压病、糖尿病及颅内外动脉硬化患病率与无认知功能障碍组相比有明显性差异(P﹤0.01)2.与无颅内外动脉硬化者比较颅内外动脉硬化者MMSE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DL明显升高(P0.05)。3.在调整了性别、饮酒和教育后,认知功能障碍仍然与代谢综合征明显相关,此外年龄、吸烟、高血压病以及糖尿病也都和认知功能障碍密切相关结论1.颅内外动脉硬化加重了认知功能障碍进展;2.颅内外动脉硬化人群认知功能障碍与代谢综合征明显相关。【关键词】:动脉硬化代谢综合征脂联素载脂蛋B基因多态性
【论文提纲】:英文缩写一览表6-7英文摘要7-15中文摘要15-23论文正文颅内外动脉硬化发生与血管相关危险因素关系的研究23-92第一部分颅内外动脉硬化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23-43研究背景23-24对象和方法24-26结果26-30讨论30-35结论35-36参考文献36-43第二部分颅内外动脉硬化与载脂蛋白B基因多态性的关系43-68研究背景43-45材料和方法45-51结果51-59讨论59-64结论64-65参考文献65-68第三部分颅内外动脉硬化与血浆脂肪细胞因子水平的关系68-82研究背景68对象和方法68-72结果72-75讨论75-78结论78-79参考文献79-82第四部分颅内外动脉硬化所致认知功能障碍中代谢综合征的作用82-92研究背景82对象和方法82-84结果84-87讨论87-88结论88-89参考文献89-92致谢92-93照片93-99英文综述99-122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论文122-123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