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概念抓住概念核心来开展数学概念教学

更新时间:2024-03-04 点赞:6991 浏览:2328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关键词】小学数学 概念教学
表象 线索
0450-9889(2013)11A-
0027-01
概念是小学数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材中,那些反映数和形本质属性的符号、图形、数字、定义、术语、法则都属于数学概念。教会学生掌握数学概念,对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形成空间观念都是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概念教学一直都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了教会学生掌握数学概念,老师应该教会学生掌握概念核心。为此,笔者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试论述概念核心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一、以概念核心为基础,建立概念表象

概念教学往往比较抽象,如何让学生理解概念?笔者认为,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数学教师应以概念核心为基础,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感知,源于:论文格式范文www.618jyw.com
建立数学概念的表象。
如,在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行线》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平行线”这一概念,教师应根据“平行线”的内涵,准确把握其概念的核心是“永不相交”。为此,教师应先安排学生去感知实物,如让学生去观察桌子、黑板上的边框,通过“长”与“宽”的关系理解两条“边长”与两条“边宽”的关系;并从这些表象认识中,建立起关于平行线这一概念的表象,就是“在同一平面内,两条无限延长永不相交的直线”。
数学概念本质是对一类事物本质、共同属性的概括。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列举一些体现概念特征的具体事物,让学生从这些事物中得到了概念的表象认识,然后从这些具体事物中概括抽象概念的核心,从而得到对概念的深刻认识。
如,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直角》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举例观察,黑板上“长”与“宽”这两条线的角度、埃及金字塔的塔顶两条线的角度、埃菲尔铁塔两条线的角度等例子。让学生得到“直角的两条线互相垂直”这一表象,并理解这一直角概念核心就是“垂直”。

二、以概念核心为线索,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概念

实质上,概念的形成是一个过程。教师可以以概念核心为线索,引导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理解概念,并在理解的过程中感知概念的本质特征。
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可以抓住分数这个概念的核心是“平均分”为线索,向学生讲述分数的性质。有一个农民把一块地分给了三个儿子,第一个儿子分得这块地的■,第二个儿子分得这块地的■,第三个儿子分得这块地的■。二儿子和三儿子都觉得非常吃亏,于是为了这块地大吵了起来。刚好聪明的阿凡提经过,听了他们吵架的原因后,哈哈大笑说,其实你们的父亲是很公平的。
之后,为了让学生理解农民分地的方法很公平,教师可以抓住“平均分”这一线索,让学生在黑板上画三个图。
通过图形,学生观察到■与■的份额,与■的份额是一样的。然后以“平均分”为线索,指出分数就是把单位一给平均分,所以,当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同时乘以或者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三、以概念核心为本质,突破概念认识上的难点

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在感性认识基础上,借助于比较、综合、概括、抽象等思维活动,对概念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辨证思维加工过程。为此,教师在教学时,如果以“概念本质”为核心,往往能扫除学生对概念认识上的盲区,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在课上舍弃数学材料的现实意义,保留数量、空间等方面的本质信息,指导学生在体验数学概念的核心过程中,理解数学概念的实质。
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因数与倍数》时,因数与倍数这两个概念,从字面上学生也比较容易混淆,很难理解这两个数的区别和联系。在此,教师可以紧紧抓住因数与倍数,“乘”为核心,通过向学生举例2×8=16,4×4=16,16×1=18,然后以2×8=16为例子,重点向学生说明在这等式中,2乘以8等于16,所以2和8是16的因数,而16是2和8的倍数。这样,通过“乘”为核心,让学生理解了因数与倍数这两个概念的本质。然后通过数与数之间的相乘,让学生找出谁是因数,谁是倍数。因此,通过“相乘”这核心,学生理解了因数与倍数“乘”与“被乘”的关系,自然弄清了因数与倍数的区别,深刻理解了因数与倍数的本质涵义。
(责编 林 剑)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