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培养学生初中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更新时间:2024-03-06 点赞:22421 浏览:9729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中学生的创新能力除了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还有教师激励和引导,我主要从以下的角度去探讨初中数学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为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提供条件

实践研究表明,与智力比较,学生创造力受兴趣、动机等多种非智力因素影响更大。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因素,为创新思维的发展创造条件。
1。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数学广泛应用价值的介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潜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介绍神舟飞船在天空的运行,水电站的建设和桥梁的建造等必须应用高深的数学知识来计算和解答。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十分广泛,如,同步卫星在天空的运行、神舟飞船在太空飞行的速度、计算中心软件开发等都需要应用数学知识。以此来帮助学生明白数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强烈的求知欲。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当介绍数学史,使学生看到数学的发现充满智慧和创造。如,在学习正多边形和圆的关系时,可以介绍我国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首创“割圆术”,利用正多边形来计算圆周率。在刘徽之后对推算圆周率作出卓越贡献的祖冲之,是第一个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的人。通过这些生动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源于:论文www.618jyw.com
好奇心和进取之心。
2。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如介绍数学发展中的三次危机和世界一些著名数学家通过艰难的科学探索,取得丰硕的成果,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让学生知道数学发现是科学家们不断探索创新的结果,如果想在科学上取得一定的成就,必须具有坚强不屈的精神,勇于追求真理,勇于挑战的科学信念。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养成自我探索、敢于创新、承认错误并能纠正错误;培养他们敢于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坚强意志。

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兴趣,有自发,也有通过培养形成的。不论属于哪一类,它都能成激发学生不断地自觉学习。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地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之中,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动力。
1。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教学
逐步学会了按这些问题进行自问自答,这样大大提高了解题的能力,也培养了提问题的能力。
4。从求异中提问
求异是教师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式,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从同一问题或同一材料中,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提出问题。从求异过程中提出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例如,学生学会了“同底数的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在学习同底数幂相除时,引导学生提问题,就有学生提出:“同底数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找到答案。这样引导学生提问题,并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5。依据“数学思想方法”提问
怎样分析、综合?怎样联想?怎样分类讨论?怎样类比?怎样总结?如何探索?如何转化?如何构造数学模型……可以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是非常多的,学生模仿、实践的机会也是很多的。
例,学习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后,在学习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时候,要求依据“类比思想”可提问:什么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等等。
6。从实际生活中提问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不少现象与数学相关,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发生在身边的现象,然后概括成数学问题。如,生活中储蓄的利率问题,物价的涨跌问题,生产中的成本问题,合理用料问题,最佳决策问题等等。在平时结合所教内容,渗透应用题的教学,并收集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加以分析解决,给学生以示范作用。
此外,还可引导学生在尝试中提问、反思中提问等,在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提出问题”是数学活动的显著特点,也是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一种手段,还是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的一个窗口,“提出问题”更能改进学生对数学的态度。总之,“提出问题”是新的时代摆在我们每位数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的课题,值得我们去深入地研究。
参考文献
闫承利编著。素质教育课堂优化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黄桂坚)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