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深挖深挖文本试述从情设计

更新时间:2024-03-06 点赞:4051 浏览:1146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设计“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基础上还要增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这就要求教师深入把握课文中作者情感的脉络、挖掘教材蕴含的情感因素,以情,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进行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徜徉在情感的海洋中,充分地感悟语言的“情”与“理”。促使学生不仅在认知方面得到发展,而且还能使他们的情感得到
熏陶。
关键词:语文课堂;渗透;情感教育;教学案例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不同态度和体验。陶行知先生说:“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由此可见,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设计“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基础上还要增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从而使我们可以感受到教育凸显“情感”的重要性。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可知:只有良好的情感教育才能促进这些接受知识形式单一的耳聋学生的认知和发展,推动聋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探索和追求真理。要想达到以上目标,这就要求教师深入地把握课文作者情感的脉络、挖掘教材蕴含的情感因素,以情,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进行情感的熏陶。这样学生就能徜徉在情感的海洋中,充分地感悟语摘自:硕士论文答辩技巧www.618jyw.com
言中的“情”与“理”。最终使作者、教者与学者三者的情感融会在一起,产生情感的共鸣。下面我就以一篇《地震中的父与子》为例,来谈一谈我是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渗透情感教育的。
【教材分析】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震撼人心、情感性很强的文章。但文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生离死别的痛苦学生很少有体验。文章值得推敲的句段很多,人物的心理变化较复杂。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入情入境,情有所动,理有所悟,我引领学生潜心会文,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感悟人物坚定的信念、品味人物的饱满形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板书:“地震”)
师:同学们,看到“地震”这个词,你们会想到什么?
(5·12四川地震)
师: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
使得6万9千多名宝贵的生命过早地凋谢了,使得3000多名孩
子瞬间成为孤儿。地震是残酷的。在1994年美国洛杉矶也发生了一场地震。在这次地震中,有一对父子演绎了一个传奇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了解这个故事,认识这对父子。
(板书:地震中的父与子)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感知大意

1.生带着要求自读课文

(1)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地震?
(2)地震中发生了什么事?

2.生自读课文

3.交流汇报

(1)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地震?
(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内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①指导朗读:30万人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突出“大”)
②出示“大地震图片”。
师:我带来了一组当年大地震的图片(课件出示:简介几组图片,屏幕随机出示:废墟、大爆炸、瓦砾,理解“爆炸”“废墟”)
(2)地震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地震中,一位父亲不顾他人的劝阻,手无寸铁地在废墟中连续挖了38小时,终于救出了7岁的儿子和13个同学。)
(3)文中是怎样评价这对父子的?
(了不起——板书:了不起的)

三、精读课文,品味父亲的“了不起”

1.师:从哪些语句中能体会到父亲的“了不起”?

就在他挖掘的时候,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2.逐句感悟父亲的伟大。

(1)屏幕出示:“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①有哪些人来劝父亲(好心人、消防队长、)
师:他们是怎么劝的?(①太晚了,没有希望了。②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③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
师:请你们再读这一片段,你有什么发现?
②理解父亲每次回答的心情
A.恳求 B.急切 C.崩溃 D.生气
③指导朗读理解心情:恳求,急切,崩溃地朗读:
A.师,面对好心人的相劝,父亲恳求着问道:“谁愿意帮助我?”面对消防队长的阻拦,父亲急切地问:“你是——”面对的劝阻,父亲崩溃地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B.这是一场大地震,别人的行为可以理解,父亲的行为可以理解吗?
课件出示:“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都读读这句话。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师:不论发生什么,想一想会发生什么?
师:现在发生什么了?(地震)
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怎么理解?
师:他为什么不向别人解释对儿子的承诺?(节约时间)
C.再次朗读这三句话。
不管别人是否理解,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等着我!”
(2)屏幕出示:他挖了8小时、12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 ①生齐读这句话。
师:读完后,你有什么感受?(时间漫长,36小时)
为什么不直接呈现他挖了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师:这就是文字处理的魅力,这就是文字的艺术,短文的一句话,让我们感受到了时间的漫长,父亲的坚毅。
②师:38小时,父亲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但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8小时过去了,父亲一直在——(生:挖)12小时呢——(生:还在挖)24小时……36小时……大家都来读一读,你们又看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
出示课件:他满脸灰尘——到处都是血迹。
师:同学们,请你们齐读这句话,读完后,闭上眼睛,看这伟大的父亲的形象是否浮现在你的脑海中?
③师:这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连续挖了36小时呢?
(随时有大爆炸、余震,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双手已被瓦砾以及其他倒塌的器物磨得血肉模糊。)
多么感人的一幕!多么坚韧的父亲,多么有责任心的父亲!
④感悟:父亲此时已挖了36小时,可儿子生死未卜,这一刻,父亲的内心怎么样?他会想什么呢?

四、精读课文,品味儿子的“了不起”

导:挖呀,挖呀,挖呀,奇迹终于出现了,当父亲挖了38小时时,父亲听到了什么?

1.师:从哪些语句能体会儿子的“了不起”

2.师:38小时被困在瓦砾堆里,十几个七岁的孩子会怎么样?阿曼达说什么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事,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3.师: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出口开辟出来了。当父亲让阿曼达出来时,他又听到了什么?
(“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事,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师:可是孩子,你已经在废墟下待了将近39个小时,你才七岁呀!(学生自由发言)
4.师:父亲的话给了你勇气;你在用这种信念影响身边的同学;被埋在深深的废墟中,信念支撑着七岁的阿曼达,鼓励着同学们,迎来了希望。所以,儿子也是“了不起的”。

五、升华文章的结尾

1.师(展示课文插图):就这样,第一个孩子出来了,第二个……第三个……第十三个……直到第十四个。于是,我们眼前出现了这样感人的场景——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2.师:你们有怎样的感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引导)

3.师:这是生死离别后的重逢;这是一份创造了生命奇迹的父爱;有爱,生命就有了希望。

4.师:请同学们带着各自的感受放声读一读吧。

六、课外延伸

地震过去了,阿曼达父子团聚了,这爱的故事将长久地流传下去。在很多书中同学们也会读到这样的故事,大家可以在课后阅读更多的文章,感受亲情与友情的可贵。

七、课堂小结

都说风,能让石头吹裂;都说雨,能将钢针锈蚀;都说岁月,能把你的脊梁压弯;唯有你的意志,百折不挠,不变,挑起全家老小一生的重量。文中父亲的言行,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父爱
如山”。
【教学反思】

一、创设情境,调动情感

这篇课文发生的背景是一次大地震,由于文本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知识面较远,因而我在教学时注意资源的运用。上课伊始,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段有关地震的视频资料,然后出示汶川大地震、日本福岛大地震等图片和资料,用饱含感情的语言描述地震的场景,唤起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再通过朗读,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现场,入情入境,亲身经历事件感受父爱的伟大和了不起,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我的谈话充满:“大家看,一场大地震正在发生,一个儿子被埋在废墟中,父亲该怎么办呢?这节课,我们将一起读一读这个发生在地震中的故事。”这样,一下子就缩短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

二、抓住文眼,聚焦形象

这篇文章中,坚定的父亲和勇敢的儿子给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可是,高年级的文章这么长,时间又有限制,如何才能做到长文短教呢?我细细分析,决定抓住“一个中心线索,两个突破点”整体规划全文教学。这个中心线索就是父与子始终信守的诺言、毫不动摇的信念:“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两个突破点就是“父亲爱的了不起”和“儿子‘让’的了不起”。这是文章的精华所在!把这两个“点”拿出来,以点带面,在这两个点上把朗读、感受、体验、想象、情感的升华结合起来,反复诵读、反复叩问、反复感悟,使其发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
文中的父亲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首爱的颂歌。有三个描写父亲的场景感天动地:第一个是他悲痛欲绝,但重新挺立的场景;第二个是许多人劝他别挖,但他不听劝的场景;第三个是他孤军作战,伤痕累累的场景。仔细研读,不难发现第三个场景令人刻骨铭心。“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
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段话具有很强的辐射力,由这一片段完全可以辐射前面父亲在绝望中重新挺立,人们再三劝阻但父亲依然坚持的场景,从中还能体味到父亲承受着肉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以及父亲绝不放弃的信念。同样,“有其父必有其子”。阿曼达简简单单的一“让”,
“让”得感人肺腑。这一“让”,不仅让出了小小年纪的勇敢、让出了对他人的关爱、让出了父子血浓于水的亲情,更让出了一种难能可贵的信念。
在整个教学中,我以寻找最震撼你心灵的场景为主线,抓住“父亲爱的了不起”和“儿子‘让’的了不起”这两个文眼折射全文的语段,在承上启下处反复回扣读中心句“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种立体多维式的建构,体现了阅读的整体性,提升了阅读品质。

三、情感震撼,读中体验

在这节课中,语文教学要达到高层次和理想化的境界,我感觉调动学生的情感尤为重要。要想使学生动情,教师自己首先得动情,用饱含感情的语言点燃学生源于:本科www.618jyw.com
情感的火花,使充满主观意识的课堂教学活动得到充分发挥。
这篇课文中父亲的情感变化是全文的主线,我以此为线索,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父亲的情感变化:着急、担心—绝望—坚定—激动—幸福。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采用自由读、个别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力争将每一个学生带入课文所描述的情景中,用语感连接学生的感官、感受和情感。当读“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时,所有的学生都被感动了,不由自主地都跟着读了起来。只有朗读才能使学生与主人公共同体验、共同感受;只有朗读才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熏陶,从而实现文本的教学目标,感受文本的强烈震撼,引起共鸣。

四、深切体验,发挥想象

面对不同的课文,我们都应该寻文精神与语言训练的契合点。用综合性的语文练习促进学生的阅读,以训练促人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这节课中,我引入“听话想象”:在教师的范读中,请学生闭眼想象,在漫长的36小时里究竟会发生怎样触目惊心的场面?父亲怎么会变得伤痕累累、憔悴不堪?“想象写话”:漫长的38个小时里,同学们和阿曼达在漆黑的废墟下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这些环节的设计,都是想通过不同角度、不同训练点、不同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句意,并在美好情感的体验中得到人文熏陶。
教无定法,学无止境。其实,在语文课堂中不用教师再耗费苦心地去说教,只要把握住作者的思想脉络,有机地层层渗透,就会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意想不到的效果。
(作者单位 吉林特殊教育实验学校)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