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述杂粮果蔬杂粮,蕴育手工制作无限创意结论

更新时间:2023-12-25 点赞:5366 浏览:1419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课程资源”走进我们的视线,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给了教学更多的实践空间。农村小学虽然没有博物馆、图书馆、网络环境等资源,但有多姿多彩的大自然作背景,开展美术学习活动时,学生也就有了取之不尽的自然材料。
笔者进行了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利用果蔬杂粮作为创作素材,设计了系列手工制作活动,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独立、创新的精神,提升了学习兴趣。果蔬杂粮,蕴育出美术制作的无限创意。

一、材料发掘,感受创意

观察,发现材质之美。瓜果、蔬菜、五谷等对于学生来说,因为常见往往疏于观察和思考,大多数学生的认知仅停留在食用阶段,缺少敏锐的发现美的意识。其实,这些丰富艳丽的色彩,奇特多样的形状,甚至散发出的芬香气味,尤其有待学生去细细观察,去慢慢感受。教师或者家长应带领孩子走近自然,去亲近这些原始、质朴的美丽:春天,有冒尖的竹笋,成熟的麦穗;夏天,有挂须的玉米,红艳的草莓;秋天,有色泽鲜艳的水果,形状各异的五谷种子等。看一看,摸一摸,从形状、色彩、光泽、质感、纹理等方面感受,司空见惯的果蔬杂粮竟然是如此美丽!美好能唤醒创作,艺术和生活都需要有发现美的眼睛。
摆弄,激发创作灵感。孩子制作的和冲动与生俱来。教师的信手摆弄,几块做成肥肥的小猪,鲜亮的草莓稍加雕刻成了可爱的面孔,一个蚕豆荚和一根麦秆做成了展翅飞翔的小鸟……这样的示范一定会让孩子眼睛发亮,面泛红潮:世界多奇妙,双手真神奇,散发着泥土气息的材料竟变成了艺术品!他们也在触摸和探索中迸发灵感,对果蔬杂粮的手工制作兴趣盎然。
欣赏,感受创意无限。给学生欣赏一些大师的作品,或学生作品,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图片。如形态各异的萝卜雕刻,多姿多彩的种子贴画,鲜艳夺目的水果拼盘……用大量可爱的制作,新奇的想法对孩子来一个更为波澜壮阔的冲击,拓宽视野和思路。生活里,创意无限!

二、动手制作,表现创意

培养孩子动手创作,需要引导学生把握材质的造型、色彩等特点,并尊重孩子的个别差异和学习兴趣,用轻松开放的活动氛围,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巧妙多变的制作手法,让其自我学习、探索、创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满足其发展需要。对引领学生在果蔬杂粮的创作中表现自己的创意,笔者进行了以下实践和探索:

1.给定主题创作,凸显表现力

给定主题,让学生根据主题选择材料,展开联想进行创作,重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独特的表现力。夏天,蔬菜丰富水灵,我给定“蔬菜时装秀”的主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一周时间构思、设计、制作。美术课上,学生穿上自主设计的蔬菜时装惊艳登场,造型别具一格,颜色搭配和谐。服装“绿色夏日”:尖椒衫,圆白菜裙,西瓜帽,豌豆手链,小模特一身养眼的绿色,给人扑面的清凉;“紫气冬来”:紫色的茄子切片,做成小衫和短裙,配上“粗犷”的冬瓜项链,头上是一顶紫甘蓝做成的蓬松得夸张的帽子,名字贴切,设计大胆有范儿;服装“五光十色”:青、黄、红各色彩椒,小西红柿,大白菜,颜色的炫丽搭配,真把小姑娘打扮得花枝招展……造型、名字、颜色、创意,无不让人惊叹学生的表现力。

2.给定材料创作,培养想象力

教学中,教者也尝试给学生一些材料,主题自定。同样的材料,设计制作不同的作品,富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展现个体独特的魅力,更能培养其想象力。
学生对萝卜的设计五花八门:有花、人像的萝卜雕刻;有萝卜组合做成的娃娃、飞船;有吊在窗前的萝卜盆景等。给学生水果,学生有的做水果雕刻,有的做水果拼盘,有的做“水果捧花”等。学生把杂粮五谷的种子变成了:种子贴画,种子项链,种子珠帘……更有甚者,一位学生利用家里开馒头店的技术优势,把五谷磨粉做成糕点,辅以形状、颜色各异的各种种子摆成装饰图案,这样的作品已经跳跃了思维,超越了设计本身的目标。学生的设计让人感叹,不受约束的艺术想象力正是好的作品的基石。

3.无限制创作,训练生活感悟力

不定主题,不限材料,学生拥有更广阔的创作空间。教者此时更多的是要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学会发现,培养对生活、对艺术的感悟力,并转化为今后的主动感受、欣赏、创作的能力。
自由创作中,有的学生特别选取了“长相怪异”的土豆,做成了各种造型:弥勒佛、假山、海豹等。也有学生带来了鲜嫩的玉米,给玉米须当了一回“美发师”:板寸头,爆炸头,麻花辫;黑发,白发,彩发……作品形象简朴灵动,色彩纯粹自然。儿童对生源于:免费论文网www.618jyw.com
活独特的视角,细腻、敏锐,挟带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和民间美术朴实新鲜的质感,给人以无限惊喜。

三、展示评价,延展创意

生活就是艺术,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展示。学生缺的并不是创造力,只是我们没有给他们更多机会。每件作品都是一次灵感与材料碰撞的结晶,学生会很在乎。将他们的作品展示与评价,是每个孩子所期望的。所以,教师可以从选材、搭配、色彩、技法等方面,多角度、多层面发现学生作品的闪光点,给予正面、积极的评价、展示。各种形式的展览、发表,或上传至网络,让学生参与到评价当中,分享别人的成功和经验,做到共同发展,以此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这不但有利于美术学习的延伸,有利于学生对美术创作的持久兴趣,同时还丰富了校园文化。
根据新课标“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美术教学”的建议,笔者以果蔬杂粮的手工创作为例,进行了部分探讨,试图为提高农村孩子创造能力、动手能力以及美术素养找到一条可行之路。事实证明,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充分利用本土人文、自然资源,开展美术教学活动,就能最有性价比地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在平凡事物中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为他们的未来拓展更大的空间。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