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通道不同时距和通道性质对ADHD儿童时距估计影响中心

更新时间:2024-04-07 点赞:7958 浏览:2477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时距估计是ADHD儿童认知缺陷研究的热点,对于这种现象的原因,以往的研究还没有一致结论。研究采用主观时距与客观时距差异百分比以及时距长度变异值作为反应指标,考查不同时距和通道性质对ADHD儿童时距估计的影响。研究发现ADHD混合型儿童时距估计缺陷受时距长度影响,提示不同时距长度涉及到不同认知加工过程;ADHD儿童时间感缺陷没有通道特异性。
关键词 ADHD 亚类型 视听通道性质 时距估计
分类号 13842
1 问题提出
时距估计就是在记忆参与下,将过去一段时间和现在一段时间相联系,或者将过去两个事件相联系的过程。而在对ADHD时距估计的研究中,最常用的是言语估计法和时距复制法。言语估计法也称“口头时距估计(verbal estimation)”,被试需要根据主试提供的时间单位来对当前所呈现的时间间隔进行时距估计;时距复制(time reproduction),就是被试需要根据一个已有的时距,按照自己的判断来对这段时距进行一个即时的复制,现阶段的研究范式主要使用后者。
在ADHD儿童诸多认知缺陷中,时间感缺陷是非常严重的认知缺陷。由于儿童参加的大多数活动都是有时间规定的,因此,这方面缺陷会给ADHD儿童带来严重问题。不少研究者发现,ADHD儿童在时距复制任务上的表现显著差于正常儿童。但以往对ADHD时距估计的研究中通常都采用视觉呈现任务,很少对听觉通道下时距加工进行研究。在现实世界中,人们对时间信息的加工并不是独立的,总是以各种非时间信息为载体,听觉通道的特性同样会影响人们对时距信息的加工。
时距估计的视听通道效应问题一直是时间认知信息加工研究的热点。对于同一物理时距,听觉估计高于视觉估计,听觉估计比视觉估计要精确,这种现象被称为时间知觉通道效应。对于这种现象,以往的研究结论不一。有些研究者发现视觉和听觉刺激的时距估计差异显著,但有的研究者则未发现有任何通道效应,或者发现这种差异相反。有研究者认为,研究结果的矛盾是由于研究方法不同和时间间隔不同所致。
综合前人研究出现的上述问题,为进一步考察ADHD儿童时间感缺陷的表现,同时了解不同亚型ADHD儿童认知加工特异性缺陷,研究考查不同时距和通道性质对ADHD儿童时距估计的影响。 2 研究方法
2.1被试
研究被试年龄范围在8—13岁,包括ADI-ID两个亚类型和正常对照组。筛选标准是让其家长填写D一Ⅳ和Conner儿童行为问卷家长版,选出完全符合D-Ⅳ诊断标准并在Conner儿童行为问卷上得分超过8分的儿童;对筛选出来的以上儿童让其班主任老师填写Conner儿童行为问卷教师版,并进一步抽取在教师问卷上得分也超过8分的儿童。根据以上过程最终选取ADHD混合型(即伴随多动冲动)11人(1女,10男),ADHD注意缺陷型(不伴随多动冲动)13人(7女,6男)。共计24名,智力正常,皆来自某特殊教育中心;正常儿童15名(6女,9男),来自北京市一所普通小学,具体筛选过程与ADHD组一致。两组被试在智力、年龄、性别、教育水平上均匹配,无药物治疗史,无其它明显心理障碍,三组被试均为右利手。
对三组儿童的瑞文成绩进行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三组儿童的智力水平没有显著差异(P=0.267),因此可以认为三组儿童的智力水平是匹配的。

2.2设计与材料

2.1时距长度的确定

基于前人对时距的划分,研究选取2秒、15秒和45秒作为目标时距。

2.2非时间信息刺激材料的确定

为了使得实验材料对每一个被试来说没有任何特殊意义,并且使被试在对非时间信息加工时不会占用太多的注意力资源,研究中非时间信息刺激材料选择遵循简单原则。因此对视觉刺激材料选取红绿黑三种颜色的圆球,听觉刺激材料选取没有任何旋律的鸟鸣声。
2.2.3方法
实验程序用VB语言编写,全部在计算机上呈现,实验采用时距复制研究范式。为避免练习效应,有一半被试先进行视觉刺激实验,后进行听觉刺激呈现实验,另一半被试相反。为避免疲劳效应,两个实验分别在两天完成。
本实验分为3个小实验,实验1、2分别旨在考察两种亚型的ADHD儿童对视觉、听觉刺激呈现时距进行估计的特点和影响因素,为3(被试类型:注意缺陷组、混合组和正常对照组)*3(时距:2秒、15秒和45秒)设计;实验3旨在通过对比实验1和实验2的研究结果以考察ADHD儿童的时距估计是否受刺激通道性质的影响,为3(被试类型:注意缺陷组、混合组和正常对照组)*3(时距:2秒、15秒和45秒)*2(刺激通道性质:视觉和听觉)设计,被试类型为组间变量,时距和刺激通道为组内变量。
实验过程中,整个屏幕背景为灰色,有一个深灰色刺激呈现区域(15era*15era)。进入每次实验单元后,屏幕会呈现一个“+”号,提醒被试目标刺激即将出现。“+”在屏幕上停留1000ms消失,接着空屏500ms,屏幕会出现一个直径3cm圆球(听觉通道刺激为一段鸟鸣声,下同),圆球在屏幕上停留一段时间消失,这段时间即为目标时距。目标时距呈现完毕后,空屏500毫秒,接下来被试对这段目标时距进行复制估计,一个黑色圆球会出现在屏幕的,当被试点击“点击,估计时间”按钮,黑色圆球就会消失。然后进入下一个单元。流程如下:
在正式实验中,每个被试要分别完成12次时距复制任务,其中各时距都需完成4次。整个实验中,时距长度随机安排。电脑自动记录被试复制主观时距。

2.4评价指标

研究选用“平均估计长度(LM)”、“估计变异值(LD)”、“平均估计误差百分比(LP)”作为评价指标。
(1)平均估计长度:儿童对每种长度的时距都要进行四次估计,这四次估计长度的平均值就是儿童在此种范式下对此种时距进行估计的平均估计长度。通过这个指标可以大致看出ADHD儿童高估或者低估目标时距的倾向和程度。 (2)估计变异值:儿童对每种长度的时距进行四次估计的标准差作为其在这种时距下的估计变异值。这个指标反映了儿童时距估计的稳定性。
(3)平均估计误差百分比:每一次儿童对时距进行估计都会产生估计误差,该误差值占时距长度的百分比反映了在一次估计当中儿童对该长度的时距估计的准确性。对同一长度时距进行四次估计的误差百分比的平均值即儿童在这一时距水平上的平均估计误差百分比。

2.3数据分析

本实验的数据分析采用SPSS18.0软件完成。
3 结果

3.1视觉通道刺激

从表2平均成绩比较可以看出,在超短时距(2秒)条件下,三个实验组的被试均高估了目标时距,而在较短时距(15秒)和较长时距(45)条件下,三组被试则低估了目标时距。对LM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被试类别因素上,主效应不显著,但是时距的主效应非常显著(F(2,72)=19

5.36,P<0.001),时距与被试类型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对LD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时距主效应显著(F(2.72)=37.43,P<0.01),说明随着时距长度增加,被试复制估计稳定性逐渐降低。被试类型主效应显著(F(2,36)=5.3,P<0.05)。对被试类型因素进行事后多重比较的结果显示,在2秒和15秒水平下,被试类型主效应达到显著水平(前者F(2,36)=9.19,P<0.01,后者F(2,36)=5.24,P<0.05),ADI-ID混合型的估计变异值都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也显著高于ADHD缺陷型(P<0.01),但ADHD缺陷型与正常组被试问没有显著差异。
对LP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时距主效应显著(F(2.72)=30.34,P<0.01),根据比较可以看出2秒水平下被试的LP最大,其次是45秒和15秒,说明被试在2秒水平的估计准确性最低。被试类型主效应非常显著(F(2,36)=8,25,P<0,01),被试类型与时距长度交互作用边缘显著(F(4,72)=3,13,P=0,06)。以各时距LP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三种时距之下,被试类型主效应均达到显著性水平。其方差分析表见表2。
对各时距水平下被试类别因素进行多重比较源于:硕士论文www.618jyw.com
,结果显示:在2秒水平下,ADHD混合型被试的LP显著高于正常组,也显著高于ADHI)缺陷型,而ADHD缺陷型却和正常组却没有显著差异,说明ADI-ID混合型被试在2秒估计水平条件下的估计准确性最低。在15和45秒水平下,ADHD混合型被试的LP显著高于正,常儿童,而其他组别比较间都没有显著差异。

3.2听觉通道刺激

从表4可以看出,在2秒时距条件下,三组被试均高估时距,而在15秒和45秒条件下均低估时距。对LM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时距的主效应显著(F(2.72)=150.93,P<0.001),时距与被试类别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F(432)=3.69,P<0.01)。通过事后比较发现,在45秒时距条件下,ADHD混合型的平均成绩显著低于正常组,其他被试组别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在45秒条件下,ADHD混合型被试较其他组被试相比,时距估计明显低估。
对LD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时距的主效应显著(F(2,72)=48.41,P<0.01),说明随着时距长度增加,被试复制估计稳定性逐渐变小。时距与被试类型交互作用显著(F(4.72)=3.29,P<0.05),被试类型主效应显著(F(2,36)=6.57,P<0.01)。对被试类型因素进行事后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在2秒水平下,ADI-ID混合型的LD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但是其他组别之间则均不显著。在45秒水平下,ADHI)混合型被试的LD显著高TiE常组(P<0.01)和缺陷型(P<0.05),但是缺陷型和正常组之间差异则不显著。
对LP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时距主效应显著(F(2,72)=3.67,P<0.05)。被试类型主效应非常显著(F(2.36)=8.506,P<0.01),被试类型与时距长度交互作用边缘显著(F(4,72)=2.89,P=0.06)。以各LP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三种时距之下,被试类别主效应均达到了显著性水平。
对各时距水平下被试类别因素进行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在45秒水平下,ADI-ID混合型被试组的LP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ADHD混合型也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其他组对比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在45秒条件下,ADHD混合型被试的时距估计准确性明显低于其他组被试。在2秒和15秒水平下,ADHD混合型被试的LP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其他组对比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3.3视听通道性质比较

对上述数据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15秒时距条件下,三个指标通道主效应均不显著;在2秒和45秒时距条件下三个指标通道主效应均显著。
在2秒复制条件下,视觉LM显著大于听觉IN(P<0.05),视觉LP显著大于听觉LP<0.05),而且视觉LD值也显著大于听觉LD,这就意味在该实验水平下,被试的听觉通道表现要好于视觉通道表现,主要表现为听觉通道估计的精确性高,稳定性也高。
在45秒复制估计条件下,视觉LM显著大于听觉IN,听觉LP显著大于视觉LP,听觉LD大于视觉LD。在该条件下,被试也出现了明显低估倾向,这证明在该实验水平下,被试听觉通道表现差于视觉通道表现,表现为听觉通道下估计精确性和稳定性差。 检验结果还显示,在3种条件下,通道性质和被试类型之间交互作用均不显著。
4 讨论

4.1两种亚型ADHD儿童在时距估计上的表现差异

本研究中任何一个条件下,都没有发现ADHD缺陷型和正常儿童的差别,所以ADHD缺陷型儿童时间感觉能力并未表现出缺陷。
本研究发现在复制估计范式下,ADI-ID混合型儿童对2秒进行高估的程度大于正常儿童,对15秒和45秒则出现了明显低估倾向,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以从反应抑制缺陷理论解释这一现象。
Barkley在1997年提出的反应抑制缺陷理论源于:大学生论文网www.618jyw.com
认为反应抑制缺陷是ADHI的核心缺陷。Barkley认为ADHD注意缺陷型不属于抑制缺陷。由于在2秒这种超短时距下,ADI-ID混合型儿童对于终止一个当前反应的能力很差,所以将注意资源从对时间的知觉转换到行动操作上的过程就很困难,导致他们实际反应落后于他们主观的时间知觉,因此导致明显的高估倾向。而在15秒和45秒这种较长时间的水平上,需要ADHD儿童进行一个较长时间的等待,此外ADI-ID混合型儿童还会受到来自外界的干扰,所以他们无法耐心等待,无法抑制这种干扰对他们的影响,因此导致他们与正常儿童相比,明显带有低估倾向。此外,根据ADHD儿童延迟满足理论也可以解释这一现象,ADHD儿童厌恶长时的等待,他们会更偏好于对即时的、短时的刺激进行反应,所以在等待主观感觉时距终点的来临之前提前做出反应所导致。总之,抑制缺陷因素在AN-K)儿童时距复制缺陷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由于ADHD混合型儿童在时距复制稳定性和准确性上也显著差于正常儿童和ADHI)缺陷型儿童,因此关于其是否在抑制缺陷之外还存在源发性的时间感缺陷还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在考察对视觉刺激呈现时距进行估计的时候,会发现被试类别与时距长度的交互作用都不显著,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在视觉呈现刺激条件下,ADHD儿童在各时距下缺陷的程度和方向都不一致造成的。而在听觉刺激呈现条件下,对估计误差百分比和估计变异值进行考查的时候,被试类别与时距交互作用前者不显著,而后者的交互作用则显著。可见,不同的时距长度确实涉及到不同的认知加工机制。而具体的机制是什么以及与ADHD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进行探讨。

4.2ADHD童时间感缺陷的通道特异性

对于同一物理时距,知觉通道效应一直是时间感研究的一个重点课题。对于这种现象,以往的研究资料说法不一。有些研究者未发现任何通道效应,有些则报告两者差异显著。
本研究比较了视听两种通道下被试对三种水平时距进行时距复制的稳定性和精确性,较以往的研究来看,存在以下两点优势:(一)引入了估计变异值和平均估计误差百分比这两个指标,不但考察了被试的时距估计稳定性,对其估计的准确性也进行了探讨,使得研究结果更加可靠;(二)本研究采用的实验方法更加严谨有效。本研究从实验材料到实验流程的设计尽量考虑了被试的练习效应、疲劳效应和其他实验材料对被试的影响的因素。显然,本研究的结果也和前人的研究结果出现了不同之处。原因可能是之前的研究大多采用了视听竞争技术来研究通道效应。这也印证了实验方法和时间间隔的不同对时距估计视听通道效应的影响。由于不同的实验方法要求被试对时间信息的加工方式(编码、存储、提取)不同,而在不同的时间间隔的条件下,被试的认知过程也存在不同。
从研究结果来看,在2秒复制条件下,听觉通道时距估计的稳定性和精确性都好于视觉通道。而在15秒时距条件下,三个指标的通道性质主效应均不显著,说明在15秒时距条件下并无时距通道效应。在45秒复制条件下,听觉平均估计误差百分比(LP)和听觉估计变异值(LD)显著大于视觉,这说明在该水平下,视觉通道时距估计的稳定性和精确性都好于听觉通道。可以发现,在不同时距长度下,ADHD儿童的通道效应会呈现不同的结果,甚至在45秒条件下会发现,听觉的通道效应要比视觉通道效应差,造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对时间信息的加工主要是大脑的功能,它必然影响感觉通道对时间信息的摄取和输出,例如在之前的讨论中提到的反应抑制理论和厌恶反应理论,由于ADHD儿童对短时和长时时间的偏好不同,大脑的反应可能会有不同的形式,因而造成了上述现象,提示未来的研究可在ADHD儿童神经认知方向进一步探讨。另外,当考察被试类型因素和通道性质的交互作用的时候,发现被试类型与时距的通道性质没有交互作用。这都表明,ADHD儿童的时间感缺陷并不受时距的通道性质的影响,说明ADHD儿童的时间感缺陷并没有通道上的特异性。 5 结论
(1)ADHD混合型儿童时距估计缺陷受时距长度影响,提示不同时距长度涉及到不同认知加工过程。
(2)ADHD儿童时间感缺陷并没有通道特异性。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