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作室高职院校数字媒体工作室制课程群建设

更新时间:2024-03-21 点赞:12590 浏览:489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在数字媒体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及其培养模式被更多院校重视,同时,工作室制这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被广泛认识和应用。但由于数字媒体行业在我国发展还刚起步,工作室制的体系还没完善,如何使数字媒体专业工作室制在不同的发展环境中健康成长,促使产学研教学改革成功还需要不断的检验与深化。文章从工作室制的本质出发,提出了工作室制课程群建设中需要关注的五个“不同”和需要把握的四个“原则”,期望能为我国的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作出贡献。
[关键词]数字媒体专业 工作室 课程
[作者简介]鲁家皓(1981- ),女,山东威海人,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数字媒体设计。(上海 201411)张捷(1980- ),男,浙江绍兴人,上海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工业产品设计。(上海 201800)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了2011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和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晨光计划”的资助。
[]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0-0133-02
继北京奥运、上海世博、伦敦奥运之后,数字媒体产业被公认为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产业。它在各国的GDP中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美国GDP的4%由数字媒体产业贡献,总产值超4000亿美元;英国的数字媒体产业产值约合900亿美元,占GDP的7.9%;日本的数字媒体产业成为第二大支柱产业(仅次于汽车),产值约合2700亿美元;在韩国数字媒体产业已超过汽车成为第一大产业,占GDP的28%,产值约合6490亿美元。2010年我国的数字媒体产业产值约合2400亿美元。我国的水晶石公司成为伦敦奥运会数字内容唯一供应商;中国数字媒体产学研联盟在2010年成立,吸引了包括联想、汉王、英伟达、Autodesk等知名国内外企业加盟,这一系列现状和举措都说明了我国对数字媒体产业创意型人才的需求将有井喷式的上升。

一、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状况

数字媒体专业是培养兼具技术和艺术素质的现代高级工程师和艺术设计创新性复合型人才。目前开设数字媒体专业和方向的院校已超过100所,不同院校由于硬件投入、师资水平、培养模式、配套产业等情况的不同,孕育出人才的素质也大相径庭。其中,中国传媒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的数字媒体专业发展较有特点,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同时,随着全国范围内的教育与教学改革推进,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涌现,其中采用源于包豪斯的工作室制培养模式被广泛推广并得到认可。工作室制被认为比较适合今天专业细分化,强调专业特色的教育现状。就数字媒体专业的特点来说,它强调技术与艺术结合,重视人才的复合性与实践能力,注重知识结构的交叉性,是传统传授式教学方式无法满足的,采用工作室制是目前更为合理的教学模式。

二、工作室制的定义与特点

工作室有不同的形式,有主要进行教学活动的教学工作室,有教师从事科研项目的科研工作室,有与企业合作成立的项目工作室,有为名师打造的大师工作室,有学生自发建立的学生工作室等,一个工作室可以一种形式存在也可以综合多种形式存在。工作室制站在教学改革的角度来说,它的定义是“由教师将企业项目与教学课程结合,以高年级学生为主,由合作企业支持,拥有配套场地和设备的一种人才培养机制”。它的关键点是要有企业项目嵌入、要有企业专家参与教学、要由校企双方联合评估,任课教师将承担教学与科研、课程与课题的双重任务,这对学校、教师、学生和企业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正由于要求高,很多院校缺乏充分的前期准备就一拥而上,没有把工作室制执行到位,效果便大打折扣,甚至成为滋生不良教学现象的温床。比如教师只注重课题而忽略课程,学生只做项目而不去上课,学生专业素质差距被迅速扩大,课堂成为企业廉价劳动力市场等现象。有的观点认为实行了工作室制的工作室就等同于企业部门,比如“把企业研发部整体引入工作室,研发部日常的设计工作完全可以在校内工作室独立进行,而企业的市场、财务、后勤等业务则留在原企业”。这种观点存在片面性,既不利于正常教学秩序的展开,也不利于企业机密信息的保密。另外,也有观点认为把工作室看作企业部门有失教育公平。在英国有一种“工作室学校”,直接对接当地公司,19岁上下的学生每周投入1~2天在合作企业工作,这一模式遭到教学工会反对,认为剥夺了“差”生得到更高层次教育的机会,有意让他们分流。
由于院校与企业追求的目标不同,院校的工作室与企业部门虽然有相似处但存在更多不同点。它们的相似之处是:都有项目,有经费支持,有特定场所,需团队工作,有考核机制。它们的不同点是:(1)企业部门承担的项目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而工作室嵌入的项目在课堂时间内可以只完成部分(其他部分由教师组织人员在课外继续在工作室完成)。(2)企业部门里的单个员工只负责某项工作任务,而工作室里的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后应该掌握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虽然课程中可以采用分工形式,但教师要设法把握学习内容的公平性。(3)企业部门里的员工能力水平都是合格的,而工作室里的学生能力水平高低不同,要求教师能够以多种教学方法缩短学生专业素质的差距。(4)企业部门里的员工工作时间长,工作专心,而工作室里的学生课堂时间有限,还要学习其他课程,超负荷的课程内容会使学生感到压力,产生反感。(5)企业部门人员相对稳定,而工作室的学生每轮都不一样。基于以上客观存在的众多不同点,采用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不能违背教育本质、背离教学规律,其目的是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为企业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助力,最终形成产学研共同协调发展的共赢局面。

三、嵌入企业项目的工作室制课程群建设

基于遵循教学规律与嵌入企业项目高度融合的宗旨,采用工作室制建立课程群必须遵循一些原则,归纳下来主要有以下四条:摘自:学报论文格式www.618jyw.com
1.依托企业需求建框架,同时展现各自特色。不同企业对数字媒体设计服务的需求和要求各不相同,比如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媒体专业的“产品推广工作室”目前主要和淘宝、天猫、阿里的电子商务企业合作。为了满足店铺产品不断更新的需求,工作室开设了跨度较大的课程,由“商品摄影”“图像后期处理”“WEB动画”形成课程群。它包含了企业的产品从拍摄到上网的全过程,原本独立的三门课通过依托企业需要无缝地衔接在一起。随着与更多相关企业合作中企业需求的变化与扩大,工作室可以纳入更多的课程,从而进一步打破各课程间的阻隔,形成完整的课程群。同时,由于数字媒体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很多院校都是从无到有或由其他专业演变整合过来,原专业的特色要在课程群中得以体现,不应该照搬其他院校或国外的体系。比如浙江大学的数字媒体专业设在计算机学院,它的课程群偏重数字媒体及其软件开发;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借助自身扎实的艺术与设计底蕴,把数字媒体专业定位于艺术与信息科学的交叉领域,通过课程群培养学生的原创能力、整合能力、策划能力。
2.由企业主导课题命题,同时重视前瞻发展。在依托企业需求的前提下,课程群的课题应以企业课题为主导,这能使教学案例更真实、丰富,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也能使企业专家更快地融入教学辅导中。但由于企业追逐利益的本质,特别是规模上较小的企业无暇顾及长期发展,往往只重视眼前利益,设置的课题太“功利化”,大大限制了教师能力发挥,也无法满足“创新性数字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这时就要求校企双方能本着公平合作的原则进行课题的探讨与调整,因为在产学研合作中无论偏重哪一方都只能使合作效果降低。比如“产品推广工作室”可以设定“商品摄影”“图像后期处理”“WEB动画”三门课程为企业的近期课题服务,以满足企业的眼前需求;再围绕企业今后可能发展的方向开设“网购用户研究”“虚拟展示开发”两门课程为企业的中长期课题服务,做好企业发展的战略储备,最终能使企业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3.用项目运作推进课程,同时注意灵活变通。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与环境有利于课程以项目运作方式进行,但前文提到工作室与企业部门存在五个不同点,完全照搬项目在企业部门中的运行模式是无法在课堂中顺利展开的,这时就需要教师发动主观能动性,灵活变通项目运作方式,预想会发生的各种情况和细节,做足课程的前期准备,随时进行调整改善。比如,对学生进行分工会造成某时段有些同学忙,有些同学闲的状况,这时应该把项目阶段再进行更进一步的细化,使每位学生在每个阶段中都有工作可做;又比如,可以在项目流程中定期插入“充电与培训”环节,邀请企业专家、毕业生、专业优秀生进行培训,以拓宽或弥补知识面。
4.注重课堂教学与质量,同时延续课后研究。由于工作室制首先要满足教学内容实施,而课堂时间有限,遇到时间跨度较大的项目时,教师应该明确在教学时间只能进行与教学目标相关的部分,其余部分则放在课后作为教师的科研课题由项目负责人选拔出感兴趣参与的学生一起继续完成,而这些成果将带入下一次课堂作为前期资料或素材,项目就可以持续进行。
只有基于以上四点建设的工作室课程群才能保证教师用心教学,学生充分学习,授教公平对待,项目按时完成。

四、对数字媒体专业工作室制发展的总结与展望

成果考核是促进工作室不断进步、课程群不断完善、教师能力不断加强、学生积极性不断提高的必要因素,就工作室制而言最好的考核方式是成果展示与展览,同时引入市场机制,采用学生、教师互评、企业专家打分等公平手段进行考核。成果优秀的工作室作品将被学校,长期展出,并给予奖励与表彰;更可能被企业选中,直接形成经济效益;已经在工作室中学习的学生能从其他同学的优秀作品中获得再次学习的机会,同时也能吸引还没进入工作室的同学积极投入。
笔者在将近十年的教学实践中一直致力于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在进行产学研融合的摸索、研究、学习与摘自:本科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尝试中,同时负责学院两个工作室运作,对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总结了一些经验,产生了一些看法,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与科研中继续贯彻、完善,能为工作室制这一源于西方的成功教学模式在我国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上的应用作出一点贡献。
[参考文献]
陈教斌.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初探[J].艺术百家,2012(2).
付彧.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3]黄喆.英国创建“工作室学校”,加强青少年职业技能培训[J].比较教育研究,2012(2).
[4]景东,易龙.创新型数字媒体人才培养与技术类课程设置[J].继续教育研究,2012(1)
[5]卢纯福,朱意灏.基于工作室制的工业设计产学研合作模式探讨[J].装饰,2012(10).
[6]梁竞敏.基于服务外包的工学合作工作室探讨——以动漫设计专业为例[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2(1).
[7]苗茹,蔡坤.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9).
[8]万蕴智.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工作室课程教学设计[J].成功:教育,2011(14).
[9]张景鸿.完善与改进高师美术专业导师工作室制的思考[J].艺术探索,2003(2).
[10]朱婷婷,尹贵.浅析数字媒体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J].科教导刊,2012(29).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