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教学“基本能力”教学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再深思大专

更新时间:2024-02-16 点赞:28497 浏览:12489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山东省从2007年开始,在高考中加进“基本能力”测试距今已有六年了,音乐学科被列为高考必考科目,高中音乐教学得到了广泛地重视,学校为学生积极创造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开阔的视野、灵活的思路以及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和创新的能力,学生的音乐素养有了很大的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平台。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出现了新的困惑,有些教学行为背离了音乐学科的特点,也背离了在高考中加进“基本能力”的初衷。

1.题海战术,背离学科特点

作为一门艺术,音乐最大的学科属性就是赋予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让人们无拘无束地表达着自己的情感,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满足着人们的精神需求。在我们的调研过程中发现,各学校对于应对“基本能力”测试,都采取了很多积极措施,但有些学校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方面,早已经离音乐学科的教学特点渐行渐远。我们常说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但目前我们的高考只是以书面的形式进行,这种考试是脱离音响的,随之而来的,我们的课堂教学出现了另外一种景象,课堂不再以鉴赏为主(甚至是在高一、高二),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讲义、练习题,学生接触的不再是美妙的音乐,而是生硬的知识点,无形之中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而从这四年的高考题来看,更多考察的知识点仍然是集中在学生的综合能力。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对于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并没有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对于音乐学科的发展,不仅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更与我们学科本身的特点,与高考的出发点相背离。

2.一人多能,打造多面手教师

经过几年的实践,很多学校探索出一条应对“基本能力”的捷径,“基本能力”所涉及的六大学习领域,几位负责“基本能力”的老师一起研究,印发讲义,教师集体备课,熟悉讲义中涉及的教学内容,由一位教师负责几个班学生的学习、讲解,既解决了师资不足的现象,也便于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可谓一举多得。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样的教学看似富有实效,但在教学实践中有几位教师能在除了自己的学科教学之外,可以短时间内摸清新知识的“门道”?“基本能力”所涉及的音乐、美术、体育、技术等领域,大都是专业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由于受专业知识的限制,不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更有些教师不能用专业语言来指导学生回答问题,既增加了教师的负担,也不利于学生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虽然我们接触“基本能力”的时间尚短,但在几年的实践过程中,有些学校和老师的做法也为我们的音乐教学提供了探索的方向。我们也希望,无论高考采取何种形式,我们的音乐教学还是要理性地回归到音乐学科的特点和价值上来。

3.脚踏实地才是硬道理

在教学中,必须以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据,开齐开足课,开好课。通过扎扎实实地开好课,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这是应对“基本能力”测试的根本。“以不变应万变”,无论高考怎样综合,怎样变化,涉及到我们学科的基础知识,我们都可以让学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如:
(2010年,山东卷)女高音独唱歌曲《我爱你,中国》表达了炎黄子孙对祖国的爱,下面是这首歌曲的乐谱片段。
1=F 4/4 辽阔,自由地
(1)对这首歌曲片段描述正确的是
①节奏紧凑 ②节奏舒展 ③旋律平稳流畅 ④旋律跌宕起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乐谱中的是三连音,在这首歌曲中唱拍。
对于此类题目,如果我们的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注意了对学生音乐素养养成的灌输,在高考中遇到类似的问题学生完全可以做到触类旁通。事实证明,那些尊重学科教学特点,脚踏实地开齐开好课的学校和教师,学生的音乐素养相对较高,也通常能在高考中取得较好成绩。相反,有些学校把三年的教学时间压缩到高三一年,违备学科课程标准和教学规律,高考成绩也相对不太理想。

4.有创造才有可能

任何的循规蹈矩都无异于复制、重复和模仿,尤其是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更要成为教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创造性地、灵活地使用教材,如《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人民音乐出版社)第十二单元——《传统风格体裁的解体》,这个单元主要欣赏现代音乐流派代表人物勋伯格的《五首管弦乐曲》,初步了解表现主义音乐的特点和无调性音乐、十二音音乐知识等。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平时就很少接触这类体裁的音乐作品,欣赏起来是有难度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源于:科技论文www.618jyw.com
积极性较差,效果也不理想,这样的作品,在高一、高二学习时,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欣赏、了解、感受表现主义音乐和无调性音乐的特点。但在高三有限的时间内,就可以少涉及甚至不涉及。

5.有尊重才能有学科尊严

《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良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这一理念,是经过多年实践得出的结论,是符合音乐学科的特点的。音乐课程的本质是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它所采取的教育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这是音乐课程的性质所决定的。面对高考,作为教师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深刻领会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科特点,使音乐教学健康地发展。叶圣陶曾说:“教师的教要致力于导”,在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以学生为本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给予有利的引导。不能因为学生的爱好,一味迁就学生,让他们在音乐课上毫无选择地接受流行歌曲,也不能放手的让学生自由活动,一方面课堂次序容易混乱,另一方面学生遇到困难和难题也不能及时得到帮助和解答。当然教师的引导还包括传授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这些必要的技能和知识是学生通向音乐的桥梁。通常只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有利的引导,学生是能够接受音乐教材上的那些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音乐的。这就要求我们的音乐教师要学会在课堂中尊重所教授的知识、尊重学科、尊重学生,只有在尊重的基础上音乐学科的发展;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才能获得更多的尊严。试想让学生每每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让学生时时保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更让学生学会学海无崖“乐”作舟,那是多么的美妙啊!
另外,对广大音乐教师来说,音乐教学要真正做到“以音乐为本”,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练好内功,尽可能正确、到位地理解和把握音乐,平时要多聆听优秀的音乐作品,注意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我们自身积淀厚了、视野宽了、立足点高了,既能宏观把握,又能微观深入,我们的音乐教学才能进入游刃有余的境界。立足于音乐,从音乐的角度出发,围绕音乐展开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受到音乐的熏陶,这是音乐课的实质,也是我们音乐教师的本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