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落到实处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落到实处

更新时间:2024-02-16 点赞:27660 浏览:1231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在教学中要确立阅读教学,培养语感、精讲多读,读出情感、阅读在教学中的作用等多种教学的理念。为了落实这些理念,全面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我们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全面、整体的把握能力和不同类型课文的教学模式,精讲多读,深入感悟的教学理念。将阅读教学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关键词]:阅读教学 语感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阅读教学要重视阅读和默读。在阅读中加以指导,培养语感。那么如何把阅读教学落到实处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浅见。

一、确立阅读教学,培养语感

引导学生多读书,指导学生读好书,教师必须明确读书的重要意义。多读书最大的好处和最突出的优势是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

1、明确“读”的意义

重视培养学生全面、整体的把握能力,要引领学生从高角度、大视野“高瞻远瞩”去进行综合探究。实施整体性阅读教学、有效培养学生的整体感悟和把握能力。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表达丰富的句段,让学生反复诵读,并在诵读中仔细品味句子语调、节奏的变化,使学生入情入境,与作者产生感情共鸣,进而生发强烈的语感。

2、诱发孩子高涨的阅读热情

教学过程是一个认知的过程,而认知过程中必须有良好情感的参与。我们说:没有情境的教学如同一杯清淡的白开水,学生是品不出味儿来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如开展竞赛、巧设问题、电教手段的使用等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内驱力被极大地激发起来,产生极强的学习动机。就会把读书看成是一大乐事,就会释放巨大的潜能,觉得越读越有兴趣,越读越想读。

3、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阅读,既在主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又能在遇到问题时,排除困难,坚持达到阅读的目标。要善于发现并及时纠正学生的一些不良的读书习惯,如唱读、语速过缓、平淡乏味等。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指导学生在读书过程中适当进行圈点勾画,以把握阅读内容源于:本科www.618jyw.com
的重点、要点和理解方面的疑难之处。让学生熟悉了解并学会运用速读、跳读、精读、略读、赏读等多种读法。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生受用。

二、精讲多读,读出情感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最反对的是教师无休止的教授、讲授再讲授,一般达不到预期效果。只要引导孩子们理解难懂的重点句、重点段。通俗易懂的句段,则充分让孩子们反复读,反复念,让其读出情感,念出含义。阅读课文则全权放手,让学生自读,自疑,自己解决问题,遇到较难的先让他们互议,再做适当点拨。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提高,知识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升华,教学任务完成得轻松愉快。

(一)钻研教材,重视范读

范读是阅读教学中任何指导方法都无法取代的。范读能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阅读和欣赏水平。好的范读,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美的熏陶。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特别注重备"范读"。要范读得好,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弄清课文的基本东西。

1、理解教材,把握情感

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掌握当时当地作者的思想感情,掌握时代的脉搏,读起来就能把握感情的尺度。

2、激发兴趣,创造气氛

我们知道:“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在读时,学生可以互相帮助、互相启发,让每个孩子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已的潜能,快乐地学习。

二、阅读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在阅读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注重尊重学生的个性,善于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不同的文章说出自己不同的感悟和见解,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增强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一)多形式练,加深理解和体验

在阅读的教学中,要多为学生创造读的机会,读要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要从教学目的出发,运用多样的阅读方式。
1、小组自由读——学生互相提高 小组内自由读书,可以采用自己读的方式,因为自己读不受速度的限制。根据自己的水平可读得慢一点,也可以读的快一点;可以每人读一段,也可以每人读一句;还可以一人读,其他人听。读得好的学生,别人可以学习他们的优点。
2、情境读——增强情感渗透力 如《燕子》一课教学中,教师课前可播放小燕子的歌曲,播放燕子课件,创设情景,让学生入情入境,从而激起读课文的兴趣。
3、分角色朗读——融入角色 可让学生自选角色、自由组合进行表演朗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陶罐和铁罐》的教学,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生带着自己喜欢头饰进行分角色表演读文章,极大地提升了学习兴趣。
4、比赛读——培养学生竞争意识 激发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感受比赛乐趣,发挥自己朗读的技巧。
5、个性化阅读——展示自我 交流自己的思想,畅谈自己的感受,让学生真正的在读中有所感悟,深入体会文章。

(二)训练学生边读边想

读书不能孤立地死板地读,应该注重方方面面的联系,如前后课文的联系,句、段、篇之间的联系,课文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等。训练联系地想,有利于学生开拓思路,综合理解,深化认识。在诗歌教学中,可着重引导学生想象诗的意境,理解诗歌中描绘的生活画面,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散文教学中,可根据散文构思精巧、意境深邃、感情充沛、语言优美等特点,来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小说戏剧及神话故事,都有着动人的情节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因此可重点培养学生通过形象的再现,深刻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与现实意义的能力。

(三)对朗读内容实施评价

1、教师评价

教师对学生阅读文章的评判标准应呵护学生的感受体验,不能用大一统的标准,整齐划一的答案去衡量学生。学生阅读时出现错误,教师可及时纠正。学生阅读时的表情、体态也是评价的内容。针对学生的发展需求给予适当的肯定、鼓励和引导。学生能从评价中及时得到回应、激励和暗示性引导,这样的评价才更有实际意义。

2、自我评价

在阅读教学中,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读。通过阅读交流,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解。引导学生经历了一个自我发现、自我提升的探究过程。

3、相互评价

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由于自身的生活经验、社会阅历、文化积淀的不同,往往在对同一个阅读材料的理解上带上自己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产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结果。这样的相互评价,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去,品尝阅读学习的乐趣,真正的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落到了实处。”
总之,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是新教学大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培养自己创新意识的基础条件。所以,在教学中要把语文阅读教学落到实处。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