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刍议刍议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

更新时间:2024-04-11 点赞:23845 浏览:1076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更应注意学生的思维训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具,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学具操作中发挥潜力,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学具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现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谈几点做法。

一、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要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开始。

有为哲人说:“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把知识传给学生的先结条件,培养和激发学生学知识的兴趣,必然成为他们热爱生活、陶冶情操、主动学习的助长剂。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时,先布置学生用硬纸板剪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在复习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应用的基础上,让学生把准备好的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同时设置悬念(1)新拼出图形的底边与原来梯形的底边关系怎样?(2)它的高与原梯形的高有什么关系?(3)新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与原梯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等等,在新旧知识衔接处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就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入到“获取新知识”的求知上来,从而达到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的目的。同时,通过剪一剪,比一比,拼一拼,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就要为学生多创造动手参与的条件。

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实践活动,操作学具可以开发利用右脑,促进左、右脑协调发展。在低年级数学加减法运算时,让学生自己准备几种不同的计算物,如小棒、拼板、积木、花等,让小朋友通过亲手操作来感知物体的实际量,例如在运算2加3等于5时,先让小朋友点数处两根小棒(或其他等量计算物),然后再点数处3根小棒,把它们合在一起,再数一数,一共有几根,答案就一目了然了,这样小朋友们就理解了2加3等于5是正确的。在操作过程中,通过拿、放、数的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就得让学生探索研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先让学生准备小棒,小棒长度分别为9厘米、3厘米、6厘米、7厘米、5厘米。学生从5根中任意选出三根。看看能否用选定的三根小棒首尾相连围成一个三角形。同时把每次操作的情况记录下来。附表:
从记录表中找出不能围成三角形两组小棒。两组小棒中每一组的三根小棒为什么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9、3、6)这一组三根小棒,其中两根小棒摆成了一条直线,(9、3、5)这一组三根小棒,无论怎样摆总有缺口。同时让学生将任意两根小棒加起来与第三根小棒比较。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三边时,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那么具体怎样的条件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呢?学生不难得出: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就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

源于:毕业设计论文范文www.618jyw.com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根据教学进度、内容,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如教学“植树问题”。该内容安排在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笔者在教学时,根据3月12日植树节,就把该节课内容调到这天上,并布置学生每人准备一棵小树苗和栽树工具,在校园里植树。让学生在植树过程中理解“间隔”这一点知识。通过观察和实际点数。让学生领会植树问题几种情况的计算。
两端都种:植树棵数=间隔数+1
两端都不种:植树棵数=间隔数-1
只种一端:植树棵数=间隔数
封闭图形:植树棵数=间隔数
同时,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中类似的想象,如安装路灯、花盆摆放,站队中的方阵、锯木条、走楼梯等等。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
总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