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探年轻干部选拔培养之探讨

更新时间:2024-02-27 点赞:13773 浏览:5867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无论是党的领导集体中的一员,还是党的领导集体的核心,都始终关注着年轻干部的成长。想要选调到有能力、有本事的优秀年轻干部比较困难,这种现象制约和影响了社会发展,也反映出当前基层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锻炼工作还比较薄弱。为改变这种状况,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快年轻干部的培养步伐,以更加宽广的渠道培养年轻干部,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储备后备力量,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结构合理,能担当重任的年轻干部队伍,保持干源于:本科论文www.618jyw.com
部队伍新老合作和新老交替的格局。总书记曾说:“基层一线是领导干部了解实际、向群众学习的好课堂,也是领导干部整顿作风、提高素质的大考场。”年轻干部只有真正下到基层,零距离地接触普通群众,一起感受幸福与快乐、困难与艰辛,才能体会到老百姓的所思所想,才能培养出与老百姓的深厚感情,才能较深切地了解基层、熟谙民情、洞察民意,才能在工作中办事情、想问题、做决策贴近群众、依靠群众,符合党的根本宗旨。要建设一支高素质机关党政干部队伍,掌握当前党政机关干部队伍现状是前提。

一、当前党政机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1.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

目前,干部队伍年龄老化现象严重,老、中、青干部比例失调,中层干部多、一般干部少,观望者多、干事者少。一些中层干部的带头观念不强,常常把工作任务移交给一般干部,加上不少单位改非干部因职务变化、年龄偏大、身体不适等原因在岗而不谋事,影响了一般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加重了他们的工作负担。年轻干部相对少、中老干部比重大是大多数区县都面临的问题。尽管不少老干部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但在现代化办公的大环境中,他们的办事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机关工作的进度,部分中老干部受身体状况、经济待遇、家庭因素的影响,没有太多精力投入工作,加上少数干部专心于第二职业,使干部队伍缺乏活力。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工作方法差异大。有关数据显示,机关干部中学历较高的主要集中在领导干部和年轻干部,他们在工作中有远瞻性、开拓性和创新性,致使一些学历较低的老干部在工作方法、工作思路上与他们有较大分歧,在新老搭档共事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观念上的差异,从而难以很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2.优秀复合型人才极度紧缺

在信息时代,各行各业都需要优秀复合型人才。由于种种原因,机关干部队伍中复合型人才相对较少。培养力度不够。竞争上岗、轮岗交流、干部上挂或下派的力度不够,多岗锻炼干部的条件不够成熟。特别是一般干部的交流相对较少,导致不少干部常年待在一个工作岗位,进而阻碍了优秀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待遇微薄、人才难留。不少区县财政收入低,一些乡镇和部门人手少、任务重、待遇差的现状仍没有改变,不少优秀干部主动考调到经济条件较好的主城区或其他县区,造成复合型人才的大量外流。

3.年轻干部培养难度加大

第一,选调生已成为各区县年轻干部的支柱力量,他们既为机关干部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活力。但是,随着选调生队伍的不断壮大,在选调生的管理和培养中呈现出的问题也日益明显。
第二,重提拔使用但管理不到位。选调生往往在现代化办公方面有自己的优势,是机关干部队伍中的紧缺人才,他们在经过1~2年的锻炼后就能得到重用,不少选调生是凭借自己出色的工作能力走上领导岗位。但在选调生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措施等方面,办法还不多、培养手段和方式较单一。一些用人单位让选调生长期从事日常工作,缺乏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养锻炼,难以让他们各尽其能。
第三,文化程度高但工作经验欠缺。由于当前的选调生大多数都是应届大学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他们处理具体问题的能力不强。有的选调生在工作中只注重个人感受、表现欲强、缺乏团结协作精神,因此,对别人的意见或建议缺乏认同感,无法适应基层工作的大环境。有的外省籍选调生由于语言沟通不便,难以与基层群众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开展。
第四,满足于现状且定位不明确。少数选调生面对新的工作岗位,学习不主动,在工作中懒于思考、少于行动。或满足于完成一般任务,或钻营人际关系,对工作马马虎虎,对领导急于迎合,认为自己在基层工作是一种程序,不思进取,失去年轻人应有的朝气与活力,出现“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的心理。
大力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事关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与长治久安。近年来,很多地方通过竞争性公开选拔方式选拔了一批高学历、年轻化的优秀干部,有效改善了干部队伍的年龄和学历结构。

二、地方在年轻干部培养选拔上存在的误区

1.过于强调低龄化

年轻干部的年龄界限需要区别对待,过于死板的年龄限制对培养基层优秀年轻干部、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十分不利。如,在县乡工作的科员过了35岁提拔重用就不太容易;副科级干部40岁左右提不到正科也几乎没有希望晋升更高职级。有些地方对任职年龄要求越来越严格,甚至规定到30岁以下。试想,在基层工作的能有几人符合条件?最后就只能引进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了。

2.过于强调高学历

第一学历成了干部选用的重要标准,一提就是全日制本科、硕士博士学历,有走向学历、年龄框框极端的倾向。从文化程度看,县乡基层干部中第一学历是本科的很少。学历与能力并不都成正比关系。一些地方选拔年轻干部特别强调第一学历要全日制本科以上,甚至是重点大学本科、研究生以上学历的,这让很多基层优秀年轻干部失去了晋升的机会和动力。

3.基层干部机会少

部分地区依然存在的干部论资排辈、平衡照顾、出口不畅等现象,使基层优秀年轻干部很难脱颖而出。让年轻干部脱颖而出,需要一种机制,如通过考试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从年轻后备干部中考试选拔,专业型干部的定向考试选拔、干部选调、通过考试选拔建立不同级别后备干部库等。在这方面给年轻干部提供的机会并不多。
为政之要,贵在用人。地方在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方面要有所突破,我们要通过多种形式,进一步提高认识,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年轻干部的培养锻炼工作,站在保证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重视年轻干部的培养工作,把年轻干部培养工作做实做好。进一步增强做好年轻干部培养锻炼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断拓宽工作思路、总结工作经验、创新工作方式、增强培养效果;为每一位优秀年轻干部确定一名领导或优秀干部作为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带领年轻干部学习和锻炼。

三、拓宽渠道,培养年轻干部

为进一步加快年轻干部的培养步伐,以更加宽广的渠道培养年轻干部,结合年轻干部的成长经历和单位工作实际,选派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到对口帮扶部门和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培训锻炼,到情况复杂、矛盾突出、任务繁重、条件艰苦的基层一线挂职锻炼,进行岗位轮换、调整分工、交流任职等锻炼,切实增强年轻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经济工作一线

每年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招商引资一线和重点工程建设指挥部锻炼,使优秀年轻干部进一步增强事业心、责任感,积累工作经验、强化宗旨意识、丰富知识阅历。

2.基层挂职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驻村帮扶工作,选派县直部门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挂任乡镇副职、农村中小学校长、卫生院院长等,进一步深入群众、了解民意、丰富基层工作经验,学会做群众工作,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走出去实践

选派县直部门优秀年轻干部到省市有关对口部门和“关天经济区”挂职锻炼,让他们学习工作经验,增强协调和服务能力,提高工作的规范化程度和法制意识、增长才干。

4.多岗交流

通过调整交流,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专业对口部门和岗位进行培养锻炼,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让他们在现职岗位上多承担一些急、难、险、重的任务,多压担子、压重担子,帮助他们在工作中扬长补短,加快成长。

5.创业基地

选派年轻干部到县农业高科技示范园、畜牧养殖园区等农业产业化基地实践锻炼,学习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能,使他们成为懂技术、善经营的行家,并成为带领群众艰苦创业脱贫致富的领头人。

6.提供平台

开展以“找优点、找特色、找成绩、找不足、明方向”为主要内容的“青年创业讲坛”电视专题系列活动,由年轻干部轮流担任主讲人,结合自身工作、学习等情况进行剖析。同时,邀请经验丰富的干部给予点评,并共同探讨。以“青年创业讲坛”活动为平台,培养年轻干部能学会讲的能力,激发年轻干部的自身动力和工作热情,促进年轻干部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责任编辑:范可〕
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